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初二 > 初中历史教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初中历史教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21-07-17 09:19:39 浏览量:

初中历史教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考纲要求] :①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②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①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②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梳理知识(本堂课授课内容)

  (一)“冷战”的兴起

  两极对峙格局的“一、二、三”

  (二)“冷战”中的“热战”

  误区警示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均属于美苏“冷战”的范畴。因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苏没有直接交战,对于美苏而言是“冷战”。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美国与中国、朝鲜、越南均直接交战,因此对于中美、美朝、美越而言是“热战”。

  重难拓展

  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实质和影响

  (1)目的: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和共产主义蔓延,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2)实质:美国要公开干预别国内政,称霸全球。

  (3)影响

  ①美苏“冷战”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②美苏“冷战”造成部分国家的分裂,如德国。

  ③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在欧洲美苏全面对抗;在亚洲导致局部战争——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在美洲,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④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由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又使得世界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重难拓展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打破,为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提供了先决条件。

  (2)美苏两国国家利益上的冲突。二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全球的战略,并把苏联看作是其称霸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苏联也想凭借其实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3)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4)美苏两国在军事上形成均势局面,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命题点三 综合视点——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1)含义

  ①雅尔塔体系是美、苏、英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②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③“冷战”是美苏除了直接战争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对抗的状态。“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关系

  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②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重难拓展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经济等领域。

  (4)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地参与。

  命题点二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联合、日本崛起削弱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过程中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综合国力有较大发展,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中美关系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巧思妙记】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可归纳为“一、二、三、五”

  一个演变:由两极向多极化演变。

  两大特征: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足鼎立:美国、欧盟、日本。

  五强并立: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重难拓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动及中国的国际地位

  1.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

  欧洲为中心(一战前)→欧美为中心(一战后)→美苏为中心(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后)。

  2.国际格局的变动及中国的国际地位

  (1)第一次: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原因: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国地位: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2)第二次: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原因: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各国在战争中普遍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在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中国地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推翻国民党政权,成立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第三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快速发展。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中国地位:在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2Q1`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