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地理课件 > 初二 > 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0月份)

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0月份)

2021-08-31 09:02:27 浏览量:

 

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20*1=20分)

  1.2015年4月4日全球各地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阳光直射.读图,思考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  )

  A.地球的大小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的公转方向 D.地球的自转方向

  2.如果让你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你会选择站在(  )

  A.0°纬线上 B.180°经线上

  C.0°经线上 D.南极或北极点上

  3.一组科学考察队员终于胜利到达南极点,队员们兴奋地将行李奋力掷向前方,则行李落在队员们的(  )方向.

  A.正南 B.正北 C.东南 D.正西

  4.下列各点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W,60°N B.0°,26°N C.180°,17°N D.19°W,15°S

  5.关于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

  B.丙地位于西半球、热带地区

  C.甲地与丁地总是同时日出

  D.某轮船从丁地航行到丙地,日期要加一天

  6.2015年2月13日马刺队与火箭队的常规赛于当地时间 20:00在纽约(西五区)开始.CCTV5的现场直播时间 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在的位置分别是(  )

  A.2月13日9时 ① B.2月12日9时 ②

  C.2月14日9时 ③ D.2月14日9时 ④

  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7~8题.

  7.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5°S~23.5°N B.66.5°S~66.5° N

  C.90°S~90°N D.始终直射赤道

  8.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烟台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回答9~10题.

  9.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0.图示光照现象(  )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王强同学家张贴了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山东省政区图,④济宁市政区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比例尺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1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  )

  A.A B.B C.C D.D

  如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如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作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15﹣16题

  15.根据如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察编号”应为如图(a)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6.该班同学还使用“海拔高度测量仪”对甲、乙、丙、丁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如图(a)中四个村庄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i、ii、iii、iv四个半球分别是(  )

  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18.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

  A.20°E B.160°W C.20°W D.160°E

  19.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结合图文资料.关于尼泊尔地震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处在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造成

  20.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下列地理事件或理论最能体现上述探索过程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中国发射北斗导航卫星

  二、简答题(每空一分,共30分)

  21.读“东半球海陆分布及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B点的经纬度是  .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2)图1中A、B、C三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

  (3)在图2中的地轴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绘图用2B铅笔或签字笔)

  (4)当太阳直射在图1中B点所在的纬线上时,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  处附近.

  (5)根据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并结合你的观察可知,春分到夏至期间,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  (长或短).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它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  .

  (2)B点的经纬度是  ,它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从C点出发,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是正  方.

  (5)A、B、C三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23.今年“六•一”,小明同学外出旅游,登山到甲处,通过GPS定位确定了自己的经纬度位置(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到乙地与甲地到山顶比较,甲地到乙地的坡度   (陡、缓).

  (2)A、B两条线,表示山脊的是   线.

  (3)“六•一”这天,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  ℃.

  (4)“六•一”这天,图中城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5)图示地区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24.临沂某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在“五一”期间对A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A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一下河流干流的流向  .

  (2)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  路线,请解释理由

  (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千米.

  (4)兴趣小组在考察中发现该区域农业部门的布局非常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那么甲村周围的农业部门是  .

  (5)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25.阅读下列资料,完成有关问题.

  资料1: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资料2:“一带一路”示意图.

  (1)“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亚洲、  洲和  洲三大洲.

  (2)“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上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  海峡和亚非分界线  运河.

  (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源丰富,货运繁忙,从波斯湾地区运出的石油必须经过的海峡是  .

  (4)亚洲和欧洲之间的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九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0*1=20分)

  1.2015年4月4日全球各地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阳光直射.读图,思考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  )

  A.地球的大小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的公转方向 D.地球的自转方向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解:月食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因此月食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故选:B.

  2.如果让你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你会选择站在(  )

  A.0°纬线上 B.180°经线上

  C.0°经线上 D.南极或北极点上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地球仪上连接北极和南极,并且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指示东西方向而且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

  【解答】解:经线是连接北极和南极,并且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就是说所有的经线的两端都是南北极点;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选择的地点应是南北极点.四个选项中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一组科学考察队员终于胜利到达南极点,队员们兴奋地将行李奋力掷向前方,则行李落在队员们的(  )方向.

  A.正南 B.正北 C.东南 D.正西

  【考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分析】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先确定在经纬网中何为经线,何为纬线,然后在确定四个方向.因为南极点是地理位置最南的地方,所以地球上除南极点以外的任何地方对于南极点来说都是正北方向.

  【解答】解: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上,任何方向都是北方.因此可知,行李落在队员们的北方.

  故选:B.

  4.下列各点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W,60°N B.0°,26°N C.180°,17°N D.19°W,15°S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析】(1)赤道把地球平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从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之间是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之间是西半球;

  (2)从赤道到两极各有90°,0°~30°划分为低纬度区、30°~60°划分为中纬度区、60°~90°划分为高纬度区.

  【解答】解:(1)赤道把地球平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从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之间是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之间是西半球;

  (2)从赤道到两极各有90°,0°~30°划分为低纬度区、30°~60°划分为中纬度区、60°~90°划分为高纬度区,依据以上规律我们判断C.180°17°N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故选:C

  5.关于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

  B.丙地位于西半球、热带地区

  C.甲地与丁地总是同时日出

  D.某轮船从丁地航行到丙地,日期要加一天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依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故A错误;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丙地的经度是140°,位于西半球,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丙地的纬度是10°S,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故B正确;

  图中甲、丁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在春分、秋分时,两地同时见到日出;在夏至日时,甲地比丁地先见到日出;冬至日时,丁地比甲地先见到日出,故C错误;

  凡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因此轮船从丁地航行到丙地,日期要减一天,故D错误.

  故选:B.

  6.2015年2月13日马刺队与火箭队的常规赛于当地时间 20:00在纽约(西五区)开始.CCTV5的现场直播时间 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在的位置分别是(  )

  A.2月13日9时 ① B.2月12日9时 ②

  C.2月14日9时 ③ D.2月14日9时 ④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的位置产生了时间差异;纽约位于西五时区,我国北京位于东八时区,两地相差13个小时;纽约2月13日 20:00时的时候,中国北京时间应早于纽约13小时,即为2月14日9时.读图可知,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2月13日地球运行在冬至和春分之间,即位于图中的④处.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7~8题.

  7.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5°S~23.5°N B.66.5°S~66.5° N

  C.90°S~90°N D.始终直射赤道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解答】解: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我们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23.5°S~23.5°N.

  故选:A.

  8.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解答】解:读图可知,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在公转轨道上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在演示的过程中太阳光线要对准地球仪的球心,选项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B.

  烟台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回答9~10题.

  9.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产生了太阳高度的变化;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太阳斜射,正午太阳光线照射到屋内的面积最大,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

  故选:D.

  10.图示光照现象(  )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解答】解:图中所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不同,该现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故选:C.

  王强同学家张贴了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山东省政区图,④济宁市政区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比例尺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山东省政区图>④济宁市政区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④济宁市政区图>③山东省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①世界政区图,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2.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山东省政区图>济宁市政区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济宁市政区图>山东省政区图>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因此表示的内容详细的是济宁市政区图.

  故选:D.

  1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定世界的五种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结合图示得知: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故选:B.

  1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图例和注记.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部位是孕育河流的地方.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因此A、C所示为山脊,B、D所示为山谷;山谷部位是孕育河流的地方,所以排除A、C;水是由高出流向低处,B图是从湖泊外流,D图是流入湖泊;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如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如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作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15﹣16题

  15.根据如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察编号”应为如图(a)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的①、②、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这里容易形成河流.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①处海拔位于400﹣500米之间,②处海拔位于300﹣400米之间,③处海拔位于500﹣600米之间;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①、②位于山峰A的东南部;由此可知,图中①、②、③、④点中,②点符合要求.根据题意.

  故选:B.

  16.该班同学还使用“海拔高度测量仪”对甲、乙、丙、丁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如图(a)中四个村庄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等高线上的数值都是海拔高度.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甲地的海拔在500米以下,乙地的海拔是400米,丙地的海拔是300米,丁地的海拔是600米,故四个村庄海拔最高的是丁村.根据题意.

  故选:D.

  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i、ii、iii、iv四个半球分别是(  )

  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答】解:依据大洲大洋的分布,读图分析可知,图中i、ii、iii、iv四个半球分别是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依据题意.

  故选:A.

  18.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

  A.20°E B.160°W C.20°W D.160°E

  【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答】解:依据大洲大洋的分布,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经线①20°W,该经线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

  故选:C.

  19.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结合图文资料.关于尼泊尔地震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处在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造成

  【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A.

  20.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下列地理事件或理论最能体现上述探索过程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中国发射北斗导航卫星

  【考点】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解答】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所以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

  故选:B.

  二、简答题(每空一分,共30分)

  21.读“东半球海陆分布及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B点的经纬度是 20°E,23.5°N .B点位于A点的 西南 方向.

  (2)图1中A、B、C三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点.

  (3)在图2中的地轴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绘图用2B铅笔或签字笔)

  (4)当太阳直射在图1中B点所在的纬线上时,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 ③ 处附近.

  (5)根据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并结合你的观察可知,春分到夏至期间,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 长 (长或短).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1)读图分析可知,图1中B点的经纬度是20°E,23.5°N;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点位于A点的西南方向.

  (2)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读图可知,图1中A、B、C三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4)当地球运动到②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①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④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③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5)春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因此,春分到夏至期间,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长.

  故答案为:(1)20°E,23.5°N;西南;(2)A;

  (3)如图:

  (4)③;(5)长.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0°45°N ,它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 中纬度地区 .

  (2)B点的经纬度是 45°W30°N ,它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西 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 东北 方向.

  (4)从C点出发,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是正 南 方.

  (5)A、B、C三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C .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在北极地区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

  【解答】解:(1)由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判定该图是北极地区图,是北纬(用N表示);A点所在的经线位于0°经线,所在的纬度是45°N,属于中纬度地区;

  (2)0°经线以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应为西经,所以B点所在的经线的度数应是45°W,纬度为30°N.B点的经纬度是45°W,30°N,属于东西半球的西半球;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距离北极点的远近,判定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

  (4)C点位于北极点上,其四周都是南方;

  (5)纬度大于66.5°时,有极昼极夜现象,图中A的纬度是0°,B点的纬度是30°N,C点的纬度是90°N,故C点有极昼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

  (1)0° 45°N;中纬度地区;

  (2)45°W 30°N;西;

  (3)东北;

  (4)南;

  (5)C.

  23.今年“六•一”,小明同学外出旅游,登山到甲处,通过GPS定位确定了自己的经纬度位置(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到乙地与甲地到山顶比较,甲地到乙地的坡度 缓  (陡、缓).

  (2)A、B两条线,表示山脊的是 A  线.

  (3)“六•一”这天,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 16.7 ℃.

  (4)“六•一”这天,图中城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长夜短 .

  (5)图示地区位于东、西半球的 东 半球.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3)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约6•C).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1)甲地到乙地与甲地到山顶比较,甲地到乙地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处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B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中有河流发育;

  (3)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约0.6℃,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20℃﹣÷1000米×6℃=16.7℃;

  (4)30°N可以判定位于北半球,“六•一”这天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

  (5)甲地的地理坐标为35°N,60°E,据此可知它小于160°E,位于东半球;

  故答案为:(1)缓;(2)A;(3)16.7;(4)昼长夜短;(5)东.

  24.临沂某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在“五一”期间对A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A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一下河流干流的流向 自西北流向东南 .

  (2)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 ① 路线,请解释理由 等高线稀疏,坡地平缓,容易攀登

  (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2 千米.

  (4)兴趣小组在考察中发现该区域农业部门的布局非常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那么甲村周围的农业部门是 种植业 .

  (5)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甲村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 .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地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地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2)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登山线路,①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地平缓,容易攀登.

  (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2×1000米=2千米.

  (4)兴趣小组在考察中发现该区域农业部门的布局非常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那么甲村周围海拔低于200米,地形平坦,农业部门为种植业.

  (5)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为:甲村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

  故答案为:

  (1)自西北向东南流;

  (2)①;①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爬山安全;

  (3)2;

  (4)种植业;

  (5)甲村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

  25.阅读下列资料,完成有关问题.

  资料1: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资料2:“一带一路”示意图.

  (1)“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亚洲、 非 洲和 欧 洲三大洲.

  (2)“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上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 马六甲 海峡和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 运河.

  (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源丰富,货运繁忙,从波斯湾地区运出的石油必须经过的海峡是 霍尔木兹海峡 .

  (4)亚洲和欧洲之间的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地带,导致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

  【考点】洲界线;板块的运动.

  【分析】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与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亚洲、欧洲和非洲.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南海、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到达欧洲西部.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

  (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南海、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到达欧洲西部.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是马六甲海峡.

  (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源丰富,货运繁忙,从波斯湾地区运出的石油必须经过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

  (4)亚洲和欧洲之间的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原因是: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地带,导致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故答案为:

  (1)非;欧;(2)马六甲;苏伊士;(3)霍尔木兹海峡;(4)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地带,导致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