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初三 >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2021-03-26 15:51:45 浏览量: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以下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练习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三)

  (第三单元)

  (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1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焙烧(péi) 霎时(shà) 卷帙(yì) 恣情(zì)

  B.逶迤(yí) 龟裂(jūn) 沉滓(zǐ) 跻身(jī)

  C.镌刻(juān) 契合(qiè) 粗犷(guǎng) 驾驭(yǜ)

  D.沉淀(dìn) 解剖(pō) 蹁跹(xiān) 亘古(gèn)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B.1919年的“五四”运动,第一次以不妥协的精神,亮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旗帜。

  C.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前不久放映了“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一批优秀影片,听说不久后还要放映一批。

  D.这段写的是杨志替北京大名府(现在河北省大名县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C.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大赛经验带领一批年轻选手冲击都灵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队的集体里。

  D.我国目前患听力障碍的人数与时俱进,许多青年人在生活中缺乏保护耳朵的意识。

  4、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经过整顿,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场不再互相拥挤。

  B.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C.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二十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D.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定中所应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会出现逆转。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羡林认为成功有三个必要条件,天资、机遇和勤奋,而天资对于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天资是成功的关键条件。

  B.王维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次北固山下》。

  C.罗家伦的《创造学思想录》主张在自由的状态中发挥想象,打破习惯的思维方式,开阔视野,转换观念,勤于思考,大胆实践。

  D.《论美》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6、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从黄山去九华山,太平湖是必经之地。置身于太平湖万顷碧波中,回首眺望,___________;正视前方,_________________;极目远望________________。

  ① 水天一色,无边无际

  ②黄山主峰——莲花峰尽收眼底

  ③九华山主峰——天台峰映入眼帘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第Ⅱ卷(非选择题136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7、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江风海韵,风光qǐ( )丽。南通城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南通古城,被国内外游人yù( )为“少女脖子上的fěi( )翠项链”,正在规划、开发的沿濠河博物馆群将赋yǔ( )南通城更深的文化内涵

  8、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分)

  ⑴ 桃李不言,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⑵ ,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⑶ 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⑷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⑸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⑹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⑺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⑻ ,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9、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抗击暴风雪

  2008年春节前夕,50年一遇的雪灾与冰冻肆虐大半个中国,尤其是从来都极少见到过雪的南方地区更为严重,春运形势“雪上加霜”,滞留在各地车站、机场、广场及附近的返乡旅客达到数千万;大雪无情人有情,在冰天雪地的中国,一份未被冰冻的爱,在冰雪冻雨之间传递着,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救援之手;正是这一双双热手,让所有困于雨雪之中的异乡游子们,在其回家的旅途之中感受到如同家的温暖。

  ⑴中央电视台全国众志成城抗冻灾直播节目“抗击暴风雪”中,有个直面灾区救援的小栏目,名字叫“温暖寒冬”,请你品味下这个栏目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假如你的亲友中有人参与了这场救灾工作,目前正在救灾前线;假如你有亲友正在灾区返乡的路上,请你分别拟写一条手机短信表示慰问和安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你所在的社区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向灾区献爱心的捐助活动,请你帮忙拟写两条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公地悲剧”是经济学里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譬如,在一个牧场里,牧场是公有的,而畜群是个人的,牧民想多赚钱,就无节制地增加牛羊数量,结果牧场因为过度放牧而成了不毛之地。根据以上简介,结合下面几则材料,试归纳“公地悲剧”的含义(4分)

  ⑴近日,国家著名风景名胜区遭影视剧组任意破坏的事情屡见不鲜——

  《大旗英雄传》剧组随意喷涂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区内的芙蓉峡明代摩崖石刻“铁城”。

  《无极》剧组严重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景观,造成多处自然景观永久性破坏。

  《神雕侠侣》剧组在经过上百万年形成的九寨沟森林公园钙化堤上留着数十个清晰的脚印,同时在神仙池钙化层上还搭建了一个人工景观。

  ⑵自2000年后,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九寨沟,并且数量年年递增。九寨沟生态环境遭破坏,专家称其20年后可能消失。云南玉龙雪山也因建索道砍伐了数千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加上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了小气候变化,使原本终年积雪不化的雪山出现了夏秋两季雪山无雪的恶果。

  ⑶地方老字号也成了一块“公地”,而且这种“公地悲剧”愈演愈烈。金华火腿、重庆火锅底料、山西老陈醋等掺入敌敌畏、工业蜡、冰醋酸等“作料”,百年老字号信誉损失殆尽。

  二、阅读理解(53)

  (一)诗歌鉴赏(4分)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1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2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6分)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

  陆 侠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

  汶川大地震,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已经造成了万余人遇难。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而遇难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这一刻,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一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l 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l80人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飞往灾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

  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当他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解救两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流下了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

  这一刻,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行动以分秒计算,援助人员成倍增加。道路损坏,桥梁全部倒塌,车辆无法通行,但挺进汶川的救援之旅没有停步,成都军区700多官兵冒雨日夜前行,济南军区救援部队凌晨徒步开进……

  这一刻,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目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当夜,威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这一刻,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

  这一刻,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启程,赶赴四川灾区……

  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曾经有过同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贴吧里的深情留言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

  (选自2008午5月14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13.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①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

  ②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l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

  14.文末画线句说:“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3分)

  15.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①选材:

  ②结构:

  16.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5分)

  这一刻,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16分)

  ①说话,是门大学问。这学问之大,不仅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说话的艺术变化万端、高深无际;还由于它的“效应”大。一言兴邦、一言误国是因国运系之;巧舌邀宠、祸从口出实与个人命运攸关。会说,话能“扶我上青云”;不会说,话能引出千般烦恼,甚至使人身陷囹圄,殃及九族。虽不见谁专门研究“说话学”,而它却是“人化”了的普遍之“学”。

  ②“说话学”,总是与“处世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说话成为人的品格的一种表征,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说品”。

  ③言为心声,开诚布公,直言不讳,仗义执言,一向被赞为传统美德而行之久远;然而,言不由衷,曲意逢迎,信口雌黄,哄瞒骗诈的恶德竟也随着世事变迁流传开去。

  ④话是人人在说天天在说,如俗话说“谁能照本说”?是的,对平头百姓说话的对与错“众人”并不在意。舆论品评的,主要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怎样说话、说什么话。

  ⑤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任何场合都讲真话,这是共产党人党性的表现,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完全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有人就降低一下标准,叫做“讲话就要讲真话,气氛不宜不讲话,万不得已讲套话,千万不要讲假话”。看来,这很有点“世故”的味道了,但平心而论还是可以理解的。还有的人是“领导没说的话不敢说,有棱有角的话不能说,不痛不痒的话尽管说”。这种“通达世事”“斟酌损益”之为,是以已私为轴心、以油滑为半径来划处事轨迹的,“紧睁眼,慢张口”,八面玲珑,六面见光,说话的“品格”当然等而下之了。

  ⑥人们最厌恶的是说假话。讽刺浮夸风的顺口溜说:“手拿本本眼望天,一面汇报一面编,成绩说得天花坠,问题只谈一点点,要问数字是多少,指标不同有添也有减。”这种人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把假话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信服”,也算是一种“说话”的学问吧。

  ⑦评论某人所说的话总是与其行连在一起的,“听其言,观其行”么。当领导的要有人格的力量。“公仆形象”要义在言行一致。时下,在反腐败斗争中揭露出极少数人,他们在台上作报告,发号召,夸夸其谈,振振有词,教育别人要廉洁,却毫不自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可谓是行愈卑者言愈伪。这种人说的话,尽管妙语连珠也是可鄙的。“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事常见,但愿有“童言无忌”者大叫一声:大人,您还光着身子呐!

  17、第①段中的划线句在表达的逻辑性上有无问题?试作具体分析。(2分)

  18、第①段划曲线的“‘人化’了的普遍之‘学’”的意思是什么?(2分)

  19、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斟酌损益”语出《出师表》,原话为“至于斟酌损益,尽进忠言……”“斟酌损益”在《出师表》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0、“大人,您还光着身子呐”是从《皇帝的新装》变化而成的,这句话在本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21、全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7分)

  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凭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仅看成“读书”。此外,与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尝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来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账、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评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

  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学问只是一种追求利禄的工具。我曾听到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我又曾听到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中学毕业的儿子去谋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是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畅销。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畅销后,当然是“得鱼忘筌”(筌:捕鱼的竹器)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狭窄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⑴学问是为生活,这本是天经地义的。⑵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⑶“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⑷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⑸人有肉体,有心灵。⑹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⑺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荒芜。⑻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⑼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⑽所以衡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⑾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22、第一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一段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阐述了学问的最大功用的?(每项概括不超过10个字)(4分)

  24、第二段“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一句中“稻种”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谷子”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5、第三段开头画线的句子中,作者认为必须及早纠正的“狭窄而错误的观念”,具体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26、从下列说法中,把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项选出来( )(2分)

  A.作者认为治学问可以分成有所为而为和无所为而为

  B.作者认为学问的功用有“通”、“专”之分,是因为人的智力有“普通”和“特殊”之分

  C.作者引用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即德行”是为了证明有德行的人必定知识丰富

  D.作者认为,学问是为生活,而对于人来说,精神生活较之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三、作文(60分)

  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等。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目,自选题材,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