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初三 >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十六 愚公移山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十六 愚公移山

2021-04-06 17:27:44 浏览量: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以下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十六 愚公移山。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十六 愚公移山

  十六 愚公移山

  《列子》

  教学目标:

  一、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

  二、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三、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四、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一、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二、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强调生字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复习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

  二、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

  三、探究讨论:

  (一)、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年老体弱、山高且大、人力微薄、路途简单

  (二)、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各持什么态度?

  妻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担心、想办法)

  智叟: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讥讽、嘲笑、阻止)

  (三)、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

  愚公不“愚”:因为他不怕困难,有雄心壮志,有坚强的毅力,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智叟不“智”: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目光短浅,把困难看得太重,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是这一类典型人物的代表

  (四)、作者塑造愚公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五)、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学习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六)、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结尾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七)、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的?

  四、拓展延伸:

  文中愚公除了移山,还能有其他办法吗?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五、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完成《同步导学》。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