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初一 > 语文课文风景谈教学方案2篇

语文课文风景谈教学方案2篇

2020-12-08 13:13:13 浏览量:

  语文课文风景谈教学方案2篇

  《谈风景》字里行间让我感觉到作者对解放区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自由的生活,也从侧面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语文课文风景谈教学方案,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语文课文风景谈教学方案2篇

  风景谈教学方案1

  教学要点

  1.从分析语言入手,分析第四、五、六个画面所蕴含的思想内容,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2.弄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归纳各段大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分析课文的第四、五、六个画面。

  1.正音释词。

  2.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

  3.问:在第1和第4自然段里,作者由赞美人的活动进而赞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在刚才读的第6自然段里,作者赞颂的又是什么呢?

  明确: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

  4.老师讲述:这一个画面跟其他画面一样,先描写了自然景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还有“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的崖岸,”,然后写道:但是,有了那两个在石洞里读书的青年人,就使大自然顿时生色!这里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明确:反衬法,用景物的荒凉衬托人的精神。

  5.问:这里写公园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有什么作用?

  明确:构成对比,强调“只有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才能主宰自然。

  问:为了构成对比,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分别描写国统区城市公园里的“一对儿”和抗日根据地的“一对人儿”?

  明确:从环境、人物衣着、行为和精神几方面去写,从而构成鲜明的对比。

  6.问:作者把石洞读书的一对人儿称为“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呢?

  明确:他们“清楚地明白生活的意义”,“在任何情况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从这些地方可以知道他们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

  7.问:作者说:“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从这一画面理解,“值得怀念”的是什么?

  明确:值得怀念的是在沉闷的雨天、荒山石洞里那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的情景,作者认为这是“奇迹”,因为体现了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

  8.问:上段中哪一句话是与“作为这里的主宰相照应的?

  明确:“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这一句话与“作为这里的主宰”相照应,“使大自然顿时生色,”是“作为这里的主宰”的具体表现。

  9.解决课后练习题一的有关问题。这一画面应以“石洞雨景”来概.'石洞”和“雨”能把特定的环境交代清楚。“一对人儿”在石洞促膝读书,构成雨中的美景。“促膝读书”所指不明确,未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品析

  1.由学生朗读课文中有关桃林描写的部分:“如果你同意……长啸起来。”

  2.问:这一段描写,有些词语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如“半盘旧石磨”,“几尺断碑”、“一截旧阶石”、“怪样的家具”,一连几个数量词和形容词的使用,作者想说明什么?明确: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

  3.问:为了进一步去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文章还有几处文字反复同一意思,你能找出这些语句并作简要分析吗?

  明确:“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磨石,几尺断碣,还有荞麦和大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贻笑大方的。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还有一处这样写:“在有闲的只想找一点什么来消磨时间的人们看来,这里坐的不舒服,吃的喝的也太粗糙简单,也没有什么可以供赏玩,至多来一次,第二次保管厌倦。”这几处文字,意在表明这桃林之极其普通,从而更好地突出“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这一意旨。这里实际用了“欲扬故抑”的手法。

  4.老师讲述:这一段的后半部分主要描写人的活动,写人的高贵精神。先写几个女的,“大概其中有一位刚接到家里寄给她的点钱,今天来请请同伴”吃枣子喝茶,这是从物质方面去写的。下面主要写青年们的精神生活。“有几位,也围着一个石桌子,但只把随身带来的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了”。“男女混合的一群,有坐的,也有蹲的,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时时哗然大笑。”“长石条上躺着一位,一本书掩住了脸”。他们是些怎样的人?明确:“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是为真理、为抗日从四面八方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因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深知自己肩负责任,所以他们“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他们来桃林“只恢复工作后的疲劳,随便喝点,要是袋里有钱;或不喝,随便谈谈天”。这就表明了青年们生活充实、精神高贵。而桃林茶社正好是青年们休息、学习的好地方,所以“半盘旧石磨”成了“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成了“难得的几案”,“怪样的家具”成了“奢侈品”,“值得留恋”。这样的变化,充分增添了景色,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什么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指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青年们在精神物质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可贵,就是创造了第二自然。

  5.这一画面写的是延安青年的休息——生活的一部分,表现他们高贵精神。所以,应该选用“桃林小憩”来概括这一画面的内容。

  6.第四、五两个画面,在描写和议论时,多次采用第二人称,这样写像是在与读者交谈,使读者如亲临其境,觉得特别亲切。从字里行间,我们体会到作者激动炽烈的感情,读者会深受感染。

  风景谈教学方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把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写景的过程中进行精辟的议论的写法;

  2.体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爱国热忱,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设想】

  1.“预习提示”对课文的特点作了精要概括,是帮助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教学中要用好这把“钥匙”;

  2.以“思考和练习”为抓手,启发学生自读、自思、自悟、自练,辅之以必要的点拨、讲解。

  一、由作者简介及题解导入课文: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杰出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是其代表作,也是“五·四”新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

  《风景谈》写作情况,见课文注释①(P225页)

  二、认真阅读“预习提示”,把握学习要点。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风景谈》就是谈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们的活动。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

  2.全篇共写了六幅画面,快速阅读,完成“课后练习一”。

  3.六幅画面,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试归纳,并概括段意:

  1§(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2-4§(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5-8§(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境界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9-10§(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4.“预习提示”中说,六幅画面按照一定的次序先后排列,读者既能在视觉上获得次第加深的鲜明印象,又能在思想上得到逐层深入的教育。

  试简述如下:

  五段议论(其中二、三两幅画面是合议),点出逐层深化的内心感情。议论中“更伟大”、“尤其伟大”、“最伟大”三句将六幅画面的寓意清楚地划分出三个等级。画面如珍珠,议论作彩线,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步步地把读者引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一深化的顺序把这六幅风景画组合在一起的。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

  1.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腥腥峡外一带的沙漠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

  明确:写“沙漠”的好处,可以从两点来考虑:①形象地告诉人们,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瘠的沙漠地区,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完全改观,这就说明了“人类更伟大”的观点,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②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作者之所以要把篇名定为“风景谈”,所以要“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也是为了适应这一斗争的需要。)

  2.作者是怎样描绘这第一幅“风景画”的?又是怎样“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

  明确:作者先写沙漠的自然景观。“茫茫一片”“纯然一色”“不见有半间泥房”,“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驼马的枯骨”也只是“偶尔有些”,突出了它的贫瘠荒凉、人迹罕至,说明它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

  次写人的活动。 “昂然高步的骆驼”(绘形), “腥红的大旗”(绘色),“谐和的合奏”(绘声),使原本是“大自然的最单调钻平板的一面”的沙漠,顿时“改观”,显得庄严、妩媚起来了。

  最后通过议论,奏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旋律。这样就巧妙地自然地“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了”。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