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初一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

2021-01-18 16:48:43 浏览量: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下面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答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5、ABBAB

  6-10、DAACB

  11-14、ACAB

  二、非选择题

  15、问题一:人工钻木取火。证据:考古资料证明,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问题二:用火烤熟食物,可以提高人的体质;用火驱赶野兽,维护自身安全;用火照明取暖,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火的使用,提高人们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演变过程中的重大进步。

  16、问题一:山顶洞人遗址。

  问题二:制作这样的器具,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说明山顶洞人生活时期,人们已学会缝制衣服,懂得美。这是生产力的重大进步。

  拓展与探究

  思考一:旧石器时代;北京人。

  思考二:群居在洞*中;用打制石器和木器劳动,获取食物等等(合理的想象均可)。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答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5、ACDDB

  6-10、DCCCC

  11-15、CCDAD

  二、非选择题

  16、问题一:陶器上的这些动物图案,说明这些动物与原始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过着原始渔猎生活。

  问题二:在当时条件下,人们制作陶器的水平高超,反映了手工业的进步;陶器上的纹饰反映了他们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

  17、问题一:“北京人”、山顶洞人居住在自然形成的山洞中,半坡人、河姆渡人居住的是人工建筑,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重大进步。

  问题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问题三:由于两地自然环境不同。半坡遗址处于北方黄河流域,河姆渡遗址处于长江流域。启示:人类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拓展与探究

  思考一:研究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广东境内的古人类化石主要有封开垌中岩人牙齿化石、马坝人头骨化石等。

  思考二:不能删除“已知”二字。因为,随着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索,人们可能发现现在未知的,年代更早的古人类化石。

  【第3课 华夏之祖答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5、ADBAC

  6-10、DCADC

  11-13、CDA

  二、非选择题

  14、问题一:禅让制(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首领制度);没有;大禹传子启后,夏朝建

  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问题二:材料表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之位,各部落首领之间互相斗争。跟课本说法不一致。说明:历存在的许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必须多方面考证。

  15、问题一:材料一属于历史传说;材料二属于文字记录;材料三属于实物资料。

  问题二:材料三代表的实物资料。

  拓展与探究

  思考一: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足,对许多现象不理解,存在着敬畏心理,于是,人们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作为自己的祖先等崇拜的对象,并将其符号化,这就是图腾。

  思考二:通过民族大融合,以华夏族为主体,其他各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答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5、BCBCB

  6-10、CAACC

  11-15、DACBD

  二、非选择题

  16、问题一:这些预言都是错误的。夏桀与商纣王的统治都因为*被*。

  问题二:*会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17、问题一:指周王。依据所分封等级的高低得到不同的分赐。

  问题二:周王会降低受封人的爵位,削减受封人的封地,甚至剥夺受封的一切特权。

  问题三:西周的分封制。

  拓展与探究

  思考一:标志性成果《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确立了夏商周的起止年代。

  思考二:没有得到最终结论。因为,夏商周的断代问题,没有确切文献记录,现在的研究成果是根据已有资料得出的。随着新史料发现,这一结论有可能被修订。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答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5、CDCDB

  6-10、ABBDC

  11-14、DBBC

  二、非选择题

  15、问题一: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多;工艺精美。

  问题二:上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去博物馆参观;实地考察已发现的商周时期的铜矿遗址;等等。

  问题三:只有贵族才能使用青铜器。理由:制造青铜器的费用昂贵;青铜器的使用,还代表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

  16、问题一:奴隶社会。

  问题二:奴隶们的悲惨处境,最终会激起奴隶们反抗斗争;奴隶们的斗争,一定程度上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甚至改朝换代,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灿烂的夏商周文明是奴隶们辛勤创造的。

  拓展与探究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社会发展水平看,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繁荣,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从奴隶处境看,奴隶们处境悲惨,社会黑暗。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答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5、DCABA

  6-10、BCBCA

  11-14、DBDD

  二、非选择题

  15、问题一:图2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晋文公图1齐秦楚燕

  问题二:齐桓公。原因:任用管仲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正确策略。

  问题三:城濮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

  16、问题一:公元前770年。东周开始(春秋时期开始)。

  问题二:周王受到少数民族侵扰;周王地位衰落,诸侯国之间发展更加不平衡,强国吞并弱国,强大诸侯国称霸。

  问题三: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灾难,人们生活动荡,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但大国兼并小国,蕴藏着国家统一的趋势。

  拓展与探究

  这种说法不正确,片面夸大了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秦赵长平之战,赵国的战败,以至于赵国灭亡,是秦国实力超过赵国的必然结果。当然,赵括个人的错误,在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赵括个人的错误,不能成为秦赵两国战争胜败的关键。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答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5、CDDBA

  6-10、ABBCD

  11-14、BDAC

  二、非选择题

  15、问题一:商鞅。他主持的改革直接促使秦国强大;推动中国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法家学说。

  问题二:嬴政。秦灭其他六国,统一全中国。

  问题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大的诸侯国,为秦灭其他六国,统一全中国奠定基础。

  16、问题一:大禹和李冰;都江堰

  问题二:中国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问题三: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水利兴修。

  拓展与探究

  思考一:奖励耕战,农业生产不积极、没有军功的人不授爵位,废除了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任免官吏,剥夺了贵族世袭把持地方的特权。

  思考二:商鞅因变法而死,说明秦国当时保守势力依然强大;任何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答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5、ACCBC

  6-10、DBDCA

  11-15、ACACB

  二、非选择题

  16、问题一:图1,龟甲和兽骨;甲骨文。图2,青铜器;铭文。图3,竹简;小篆。图4,纸;楷书。

  问题二:商;图1。

  问题三:毛公鼎。

  17、问题一:扁鹊,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能用针刺、按摩和四诊法治疗疾病。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政治家。创造了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

  问题二:分别为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领域成就。

  问题三:扁鹊创造的四诊法,流传至今;与屈原相关的,就是端午节。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答案】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5、AAABD

  6-10、BBCDB

  11-15、DABAB

  二、非选择题

  16、问题一:图1,道家思想;图2,法家思想;图3,儒家思想。

  问题二:(本题以下三种答案均可)

  答案一:认同道家思想。道家学派思想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均有对立的方面,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答案二:认同法家思想。法家学派提倡法治,主张改革,主张建立*主义中央集权政治。

  答案三:认同儒家思想。儒家学派强调“仁”和“礼”,主张仁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问题三:百家争鸣。社会生产力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7、“教育观察”栏目主持人应该是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成就、教育思想影响后世。

  “法制园地”栏目主持人应该是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学派代表。他主张法治。

  “军事天地”栏目主持人为孙武。孙武是兵家学派的代表,著有《孙子兵法》,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他指挥作战的经验丰富。

  “自然与环境”栏目主持人应该是孟子。孟子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拓展与探究

  思考一:这一观点有一定局限性。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不是儒家思想的全部。后世许多思想家丰富和完善了儒家学说。

  思考二:孔子是大教育家、思想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是,孔子毕竟生活在春秋战国那个时代。今天,时代变了,孔子的思想难免存在局限性。今天,我们不能否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对他代表的儒家思想要批判地继承、发展。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