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初一 > 初中一年级历史教学教案明朝文化

初中一年级历史教学教案明朝文化

2021-04-21 09:47:04 浏览量:

  让自己一边成熟,一边寻找时机。等时机成熟时,理想就可以实现了。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初中一年级历史教学教案明朝文化。
 

初中一年级历史教学教案明朝文化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京城和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

  通过李贽和明末三位思想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关于四位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学生不易理解。鉴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给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方法。

  通过北京城和明长城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明朝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回答),那么北京最雄伟的古代建筑是:——天安门和故宫(答)。

  2.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一)”,主要包括明朝的建筑、科技和思想。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和《明长城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想一想,北京城分哪几部分?[答]分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教师综述]北京城最里面的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宫城外面是皇城。有太液池、万岁山,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的太社稷。这种左庙有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一,皇城外面是京城,周围20公里,有9座城门,中央官署分别于皇城南面两侧。京城里店铺林立,商店繁荣。后来,京城南面又加筑了外层,这里有最繁荣的街市,可分为工业区和商业区。整个北京城被高大雄伟的城墙所环绕,街道宽广笔直。这也是古代都城建筑布局的传统形式。其次,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这种相对称的建筑样式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转折]明朝与北京城齐名的伟大建筑是长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最早把长城东西连接贯穿一起的是哪个朝代?[答]秦朝。对,秦始皇时,第一次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了一道东起辽东、西到临洮的城防。此后的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金,都曾进行了长城的修筑工作。明朝时,在古长城的基础上,历时200多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建成了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依山起伏,蜿蜒6000多公里的气势雄伟的明长城。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明朝为什么修建长城?明长城比秦长城有什么变化?

  [答]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北方的防御,明政府一方面修建了长城;另一方面迁都北京。明长城在东部的重要地段,多用石条或巨砖砌成,十分坚固,如八达岭、山海关就是明长城的代表作;而秦长城相对简陋些,防御重点也在西部。

  (3)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呢?

  [讨论,教师综述]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外国人赞誉长城为世界奇迹之一,联合国将长城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把合理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旅游、人文资源创造经济精神效益,又要切实地保护长城不受侵害。

  [过渡]北京城和长城是享誉历史和世界的古代建筑,也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明代的科学和思想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9—101页的内容,先填写板书的“科学”、“思想”两个表格,注意繁难字的笔画。

  同学们通过阅读和填表已经了解了明代著名的科学巨匠和思想家,那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4)明代三大科学巨著各有什么特点?

  [答]《本草纲目》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既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还反映了作者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明代三大科学家创作科学著作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实现理想,不懈努力。

  (6)请同学们回忆、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分别列举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著作(作者)、农业著作(作者)。[答]略。

  (7)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反映在思想领域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请同学们分析、比较一下明代四大思想家进步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答]共同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不同点:李贽反对封建等级和封建礼教;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黄宗羲认为农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踏实钻研、学以致用的学风。

  (8)四大思想家中,王夫之是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哪位同学能列举出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还有哪几位?

  [答]荀子、王充、范镇、柳宗元、刘禹锡。

  3.小结练习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记忆黑板上的内容,然后列表填写空白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列表)。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明朝闻名世界的两大建筑奇观是什么?它们的建筑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明朝有哪些科学巨匠?他们的著作分别是什么?

  明朝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有哪几位?进步思想产生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4.课堂活动

  (1)请参观过故宫和长城的同学们介绍故宫和长城的风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请同学们简要议论一下明朝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3)怎样评价顾炎武的爱国思想?

  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京城和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

  通过李贽和明末三位思想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关于四位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学生不易理解。鉴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给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方法。

  通过北京城和明长城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明朝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回答),那么北京最雄伟的古代建筑是:——天安门和故宫(答)。

  2.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一)”,主要包括明朝的建筑、科技和思想。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和《明长城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想一想,北京城分哪几部分?[答]分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教师综述]北京城最里面的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宫城外面是皇城。有太液池、万岁山,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的太社稷。这种左庙有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一,皇城外面是京城,周围20公里,有9座城门,中央官署分别于皇城南面两侧。京城里店铺林立,商店繁荣。后来,京城南面又加筑了外层,这里有最繁荣的街市,可分为工业区和商业区。整个北京城被高大雄伟的城墙所环绕,街道宽广笔直。这也是古代都城建筑布局的传统形式。其次,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这种相对称的建筑样式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转折]明朝与北京城齐名的伟大建筑是长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最早把长城东西连接贯穿一起的是哪个朝代?[答]秦朝。对,秦始皇时,第一次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了一道东起辽东、西到临洮的城防。此后的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金,都曾进行了长城的修筑工作。明朝时,在古长城的基础上,历时200多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建成了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依山起伏,蜿蜒6000多公里的气势雄伟的明长城。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明朝为什么修建长城?明长城比秦长城有什么变化?

  [答]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北方的防御,明政府一方面修建了长城;另一方面迁都北京。明长城在东部的重要地段,多用石条或巨砖砌成,十分坚固,如八达岭、山海关就是明长城的代表作;而秦长城相对简陋些,防御重点也在西部。

  (3)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呢?

  [讨论,教师综述]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外国人赞誉长城为世界奇迹之一,联合国将长城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把合理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旅游、人文资源创造经济精神效益,又要切实地保护长城不受侵害。

  [过渡]北京城和长城是享誉历史和世界的古代建筑,也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明代的科学和思想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9—101页的内容,先填写板书的“科学”、“思想”两个表格,注意繁难字的笔画。

  同学们通过阅读和填表已经了解了明代著名的科学巨匠和思想家,那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4)明代三大科学巨著各有什么特点?

  [答]《本草纲目》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既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还反映了作者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