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初一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

2021-08-07 10:10:12 浏览量: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其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的史实,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的叙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历年中考真题的训练,切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培养客观、冷静、理智的历史思维。

  二、重难点

  重点: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战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三、学情分析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涵盖了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内容较多,考点密集,在海南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知识点甚至出现4年2考的情况。学生能掌握基础史实,但对单元知识的认识较为感性,不能形成体系,不能把握单元线索和内在逻辑关系,对于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不足,对于当今中日关系的看法也较为肤浅,在教学中应当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逻辑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材分析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的九一八事变,是日军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日军战略东北后,又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危急刺激了一二九运动的爆发,也成为西安事变的催化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基础,七七事变发生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早在1931年,中国人民就开始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牺牲之巨,有目共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可分为两条主线,一是日本的侵华,而是中华民族的抗战,其中抗战又分为两个战场,分别是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两个战场协同作战,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目标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2、教师概述阶段特征

  3、通过时间轴,梳理单元线索

  (一)野蛮的侵略

  1、播放幻灯片,动态地图,依次展示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基本史实发生的地点,学生结合课文和所学知识,简述上述史实的时间、经过和结果。

  2、展示2017年海南中考题

  2017.海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宣布,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申遗的11组档案形成于1937—1948年间,均为记录大屠杀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包括了:①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②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的日军屠杀平民及奸淫妇女的照片、③身中37刀的幸存者李秀英的证词、④中外人士的目击记述、⑤南京军事法庭调查罪证……。——改编自黄金生《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人类记忆》

  材料二 193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报道:今天收到信件,“证明占领南京后日军……集体屠杀平民,处决解除武装的士兵,强暴、屠杀妇女,有计划地摧毁、洗劫财产……。”

  材料三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等人镜头下的日军暴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南京大屠杀档案》第一手史料形成的时段,(1分)并对材料中的史料进行归类,根据提示将其余四个史料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上。(4分)

  史料形成时段:_______。

  史料归类:A.影像资料:____①____、________;B.受害人证词:________;

  C.目击者记述:________;D.法庭调查证据:________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向世人简述南京大屠杀。(字数在120字以内,6分)

  (2014.海南)(3)概括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4分)

  (2014.海南)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12月l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4)对于材料三中的决定,你有何认识?(4分)

  (2017.海南)(3)继2014年确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我国又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这些做法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教师指导学生解读材料,并对史料进行分类,初步掌握史料的不同类型。并强调,南京大屠杀及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两个知识点分别在2014年和2017年的中考中出现,考察方式基本相同,应引起重视。叙述历史史实的答题方法,应注意以下要点: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影响或意义。对于认识、启示类的问题应高度重视,一般分值较高,难度较大,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此类问题的答题方法如下:认识、启示、感悟等类型的问题,答题步骤:1、判断材料中的事件的影响是积极型还是消极型?2、积极型:总结该事件的对后世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或总结其值得借鉴之处。3、消极型:总结其不足之处,并写出改进的措施或建议。

  (二)不屈的抗争

  1、再次通过动态地图,展示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的基本史实。

  2、展示2012年海南中考题

  (2012.海南)从图一中,你获得了哪一重要历史信息?简述它与图二所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图一:1937年,国共两党达成协定。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至此,国共两党并肩前进,共赴国难。

  图二: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指导学生尝试分析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3、以表格形式展示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学生填空完成

  4、展示敌后战场的斗争及根据地的建设,学生口头回答

  总结以上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和支援,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三)百年的胜利

  1、原因

  (1)展示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麻木不仁,贪生怕死的情况。并展示抗日战争中,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从国民到到共产、从国内到国外的广泛合作,团结抗战,并展示海南人民的抗日壮举。通过对比,学生总结抗战胜利的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巨大作用,全民族的抗战。

  (2)展示共产党抗击日军的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教师补充,中国抗战的胜利,和世界其他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意义

  (1)对中华民族

  回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抗战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通过时间轴,将中华民族的抗战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下,学生更直观的看到,早在1931年,中国人民就开始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牺牲之巨,有目共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四)历史的反思

  1、展示一则新闻: 2012年,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引起我国多地发生抗议示威游行,个别地区出现打砸日企门店及打砸日本品牌汽车的情况,西安市民李建利因开日本汽车,被愤怒的游行人士用U型锁砸穿颅骨。

  教师提问:你认为这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吗?学生思考,可以不需要回答

  2、教师继续展示2008年汶川地震中,日本对中国的救援,以及2011年日本海啸,中国对日本的物资援助。并结合疫情期间,日本向中国捐赠大量的口罩及其他防护物资,也可请学生谈一谈自己了解到的中日双方共同抗疫的相关新闻。

  3、展示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日关系的论述,请学生讨论,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并派代表总结发言

  教师补充,对待国际关系应该理智客观,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不应该以个人情绪带其中。

  (五)小结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