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咸阳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镇村撤并调研报告

咸阳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镇村撤并调研报告

2021-03-08 13:32:10 浏览量:

  镇村撤并及机构改革是为了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进行的,以合理调整规模、加快职能转变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深化镇村撤并及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迫切要求,对推动基层民主管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导致有些地方撤并工作进展缓慢,有些地方名撤并实未撤并,有些地方撤并以后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的。
 

咸阳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镇村撤并调研报告

  一、咸阳市镇村设置现状

  省委省政府《关于镇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关中地区不再保留2.5万人以下且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下的乡镇,重点撤并1500人以下的村。

  目前,咸阳市共有乡镇126个,街道办事处25个。全市划入撤并范围的镇共44个,占镇总数的35%。其中:渭城区1个、乾县3个、礼泉县2个、泾阳县2个、三原县3个、彬县7个、永寿县8个、长武县7个、旬邑县3个、淳化县8个。

  目前,咸阳市共有行政村2759个。1500人以下的村1576个,占村总数的57.1%。按照现有村数的34%测算应撤并938个村。其中:秦都区91个、渭城区94个、兴平市64个、武功县75个、乾县79个、礼泉县207个、泾阳县68个、三原县111个、永寿县225个、彬县120个、长武县136个、旬邑县118个、淳化县194个。撤并后行政村总数为1821个,村平均人口约为2200人以上。

  镇村平均面积和人口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量偏多、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乡镇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

  二、镇村撤并的历史沿革和问题

  咸阳市从1983年3月开始实行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权,到1984年5月,撤销咸阳地区行署改为咸阳市时全部完成,全市共建立乡级行政单位223个,其中乡179个、镇39个、街道办事处5个。2001年,全省统一并乡建镇后,全市共有乡级行政区划单位181个,其中乡61个、镇107个、街道办事处13个。2011年在全市开展了乡镇机构改革,13个县市区共撤并镇3个、乡28个、镇改办9个,撤并比例达到了24.1%,撤并后共有镇办151个,其中镇126个、街道办事处25个。

  通过撤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运行机制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了乡镇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壮大了重点镇规模,增强了乡镇经济发展后劲,加速了全市城镇化步伐。但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权责赋予不够对等,财事匹配不够一致,条块关系不够顺畅,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撤并乡镇的一些管理服务功能跟不上,财务债务融合和干部工作磨合较难撤乡并镇改革不够彻底等。

  三、镇村撤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镇村撤并改革严格按省上确定的标准和比例撤并镇、村,具有较大的难度。具体表现在:因为我市虽处在关中地区,但兼具了关中平原、渭北台塬和陕北高原沟壑区共有特征。北部五县沟壑纵横,镇、村比较分散,交通不发达,人口密度在200-300人每平方公里之间,镇与镇之间距离较远,撤乡并镇给群众带来了困难;南部县(市、区)人口密度过大,村庄比较密集,合并后人数过多,“并村不并人,并人不并心”现象存在,并村后群众矛盾纠纷处理问题复杂,管理服务难度大。

  (二)镇村干部人员融合难、管理难。乡镇撤并使大多数镇村干部感到人员分流危机,人心不定,工作不力,有些甚至以得过且过的态度消磨时间,对工作不管不问,严重影响工作状态及效率。撤并以后,两个镇的干部由于管理方式的不同和镇域之间的差异,在心理上肯定存在一定的适应期,之间的磨合还需一定的过程。有些合并后的村内群众居住分散,相距较远,管理相对独立,新的村班子合作共事氛围不浓,内部关系不顺,导致工作中有推诿扯皮现象,群众的矛盾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三)产业结构调整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产业结构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题。乡镇撤并后,涉及到区域布局、种养殖结构、品种结构优化等一系列难题,调整更为复杂。同时,撤并前一些通过结构调整已进入良性发展的产业,由于调整思路、规划的变动,易使农民产生抵触情绪,极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深入开展。

  (四)利益关系难均衡。乡镇撤并中涉及面最广、最不稳定的因素是债务问题,这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关注的问题。乡镇撤并后债务包袱怎么化解,由谁来管,将是撤并后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处理好则可平稳过渡,处理不好则会影响大局稳定。同时由于各个乡镇、行政村之间经济条件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撤并后带来的权利分配、主导产业的定位、基础设施的投入等诸多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显现。四、镇村撤并改革的对策建议

  镇村撤并改革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总体思路,以合理调整镇村规模、加快职能转变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乡镇体制改革,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建设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乡镇机构和农村新型社区,提高基层组织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

  (一)做好科学规划。在乡镇和村撤并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交通通讯状况等因素,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有利发展的要求,结合移民搬迁、传统民俗文化村落保护以及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新型农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等,注重长远,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不能简单地以人口、地域面积为硬杠子,搞一刀切。合理调整镇村规模,合理设置乡镇驻地,做到科学撤并。以经济实力较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人口较多、具有民俗文化特点的村为基础,撤并小村和空心村,建立大村或中心村。统筹兼顾好被撤并乡镇政府驻地、村的管理服务。要将被撤并乡镇集镇和村纳入总体规划,既要与中心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兼顾,又要综合考虑原当地群众的习惯、习俗,合理设置便民服务点,实现发展与服务共赢。

  (二)理顺关系,还权赋能,开展扩权强镇改革。明晰乡镇政府职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事权与机构、人员、财力相匹配的运行体制,提高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扩大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面推行扩权强镇改革。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即放”的原则,将县级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规划建设、社会管理、市场监管以及干部考核等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通过委托或交办的方式下放到所有镇办。

  (三)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镇办公共服务职能,在县级职能部门权限下放的同时,强化乡镇发展经济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乡镇政府在制定实施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要合理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审批事项“一站式”办公,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办事代办制,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在行政村建立便民服务站,建立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办事。

  (四)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作机制,实现村级组织关系和谐化。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实现村级组织决策科学化。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实现村级组织工作民主化。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实现村级管理系统化。使村级组织运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度可量。进一步约束干部的履职行为,确保农村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五)积极适应城乡一体化进程。撤销县政府驻地镇建制,改设街道办事处,工作重心转向城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可根据辖区人口规模,设立若干城镇社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创新体制,规范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要按照城镇社区管理方式,合理设置岗位,规范薪酬待遇,统一招聘管理,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专职化、工作人员专业化。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社区,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