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关注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注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03-09 11:53:43 浏览量: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关注他们学习、生活和心理面临的诸多问题,以下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
 
关注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留守儿童进入公众视野已有多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更多帮助,提高其生活质量。根据《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xx》显示,截至20xx年8月底,留守儿童数量已从2013年人口普查时的6102万减少至697万人,社会关爱逐见成效,但仍任重道远。
 
  小时候我也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在农村抚养长大,接管团委工作以来,我特别留意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今年暑期,我镇团委为确保留守儿童可以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暑假,特结合暑期大学生实践面向全镇留守儿童开设“备蕾学堂”。为更好地了解我镇留守儿童的现状,我借此机会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相关调研。

  二、调查情况及分析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长期缺乏父爱母爱,性格存在缺陷,心理发展异常。
 
  青少年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87%的父母在县以外城市打工,且61.5%的孩子半年多没有见到父母,其中10.3%的孩子一年多时间未见到父母,甚至有12.8%的孩童有两年多未见到父母。哪怕是短暂的相聚,也只有两三天时间,亲子间严重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母的关爱,直接导致儿童的性格和心理发展不平衡,59%的孩子性格属于内向、柔弱、暴躁等性格,70%的孩子有心理压力,其中23%的孩子表示压力较大,44%的孩子表示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多数孩子缺乏交流的主动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自卑感重等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各种心理障碍,更是有两个孩子觉得社会不公平,前途一片昏暗,看不到希望。
 
  2.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留守儿童学习存在障碍,学习动机模糊。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51%的监护人是小学文化,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仅占10%。调查中64%的孩子3.易受欺负,生活习惯较差,缺乏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正确引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应当是孩子们童年的保护伞。调查中,46%的留守儿童有时被欺负,其中10%的孩子经常被欺负,询其原因,37%的孩子认为是父母不在,缺乏保护,xx%的孩子认为是自己胆小怕事,还有一些沉默不语。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没有正确的引导,还很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惯,缺乏道德约束。调查中,38.46%的孩子经常有课堂违纪行为,80%的孩子存在爱讲脏话、不讲卫生、撒谎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还有2个小孩承认抽烟。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1.父母责任意识不够,监管义务不到位。
 
  首先,在我国多项法律法规中明确指出父母有教育未成年人子女的义务,但留守儿童的父母明显未尽到父母的职责,责任意识淡薄。《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人子女的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父母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虐待未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认为只要提供给孩子足够的吃喝穿住就够了,但殊不知心理健康更加重要,父爱能给予孩子自信、坚强等性格,母爱能让孩子学会温柔和耐心,缺乏父母的陪伴,往往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最后,父母外出打工多把孩子托给爷爷奶奶照顾,“隔代亲”容易让儿童缺乏道德约束。调查中的一个学生,是独生子女,由爷爷奶奶监护,监护人长期对其溺爱、偏袒和护短,忽视了团结、宽容的教育,导致孩子性格愈发任性暴躁,不光易与同学发生争执,还经常和长辈产生矛盾。
 
  2.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关爱工作不到位。
 
  除了孩子的原生家庭,学校就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老师们更是儿童成长路上的指明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调查结果显示,74.5%的留守儿童表示老师未曾有过家访,74.4%的留守儿童不清楚学校是否开了家长会,46.2%的留守儿童不知道学校有心理疏导老师。升学率的要求、乡村老师人数较少、物质资源匮乏,种种原因致使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3.互联网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手机、电脑、电视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野蛮生长同样带来了消极的一面。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多数又比较溺爱,62%的留守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1小时以上,其中23%的留守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2小时以上,把大好的青春年华浪费在动画片、电视剧上。另一方面,留守儿童虽然在乡镇,但均会使用手机和电脑上网。不良媒体的虚假新闻、利己主义的曲解宣传、读书无用论的喧嚣,往往使三观正处于建立阶段的少年儿童在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面前难辨是非,最终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相关建议

  (一)家长引导,担起教子之责。
 
  一方面,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交流。外出挣钱是离开孩子的理由,但绝不是疏于教育的借口。父母虽然长期在外,但现在信息发达,完全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做到每天联系,填补感情空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关心和引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远方父母的疼爱,身虽远离,心却相通。朱备小学有位吴中楠小朋友,其父亲便是每天和他视频聊天,监督学习,该小朋友明显成绩优异,积极上进。
 
  另一方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监护人也要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孩子的三观塑立阶段影响他们的一生,容不得半点马虎。文化程度不高辅导不了学习没关系,但要监督孩子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身素质不高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成长没关系,但要以身作则,最起码的不说脏话、不乱丢垃圾这种坏习惯不能在孩子面前“展示”;怕孩子难过委屈没关系,但要是非分明,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其任性妄为。
 
  (二)学校关爱,发挥育人职能。
 
  一是搭建爱的亲情桥梁。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还是缺少父母的照顾和完整家庭的温暖,学校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的作用,组建老师和家长、监护人的群或是微信群,用于及时沟通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在老师和家长间构建一个真正的交流平台,搭建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爱的桥梁,而不是只为了布置学习任务的“工作群”。
 
  二是营造爱的校园氛围。很多留守儿童存在内向、自卑等性格,其实他们也很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认可。班级是孩子的第二个家,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关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例如可采用“一对一、手拉手”的结对帮扶方式,结对的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熟悉后方便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适时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营造出爱的氛围。
 
  三是提供爱的学习条件。调查中留守儿童的总体思想是积极上进的,但学习中普遍存在学习无人辅导、图书拥有量少、缺乏指导等困难。学校可与村图书室、镇文化站加强合作,丰富图书来源,规范书籍借阅的管理。且村图书室和镇文化站都干净整洁、舒适安静,可以尝试成立“学习小队”,三五学生一队在这学习,教育引导儿童互相帮助、互相督促。
 
  (三)政府帮助,坚持以人为本。
 
  一是要让留守儿童们能“走出去”。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从入学教育、学校建设、户籍管理等方面健全政策和制度,逐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城就学问题,并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歧视性待遇,确保流动儿童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解决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村流动父母的后顾之忧。
 
  二是要让外出打工的父母们“回得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只要乡村生活条件好、收入稳定适宜、就业岗位多,自然会有年轻人返乡。例如我镇近两年全力发展旅游业,鼓励本乡居民开办农家乐及民宿产业,东桥村青年梁胜利以前在南京工作,现已返乡开了卧云松精品民宿,年收入约50万元,还有老街小院农家乐的何老板,以前在青阳县开饭馆,回乡开了农家乐后生意火爆,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庭也幸福美满。
 
  三是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要杜绝搞“一阵风”,只在“六一”、春节做做样子的这种形式主义,更不能把留守儿童工作完全甩给团委、妇联等部门,这些组织的力量比较薄弱,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要建立以县乡人民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留守儿童工作机制。例如我镇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和朱备中学暑期举办的首届“备蕾学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既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又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也让孩子的暑期安全得到了保障。该活动成效显著,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我镇已计划每年常态化开展。

  四、调研总结及感想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紧密配合,为留守儿童提供干净、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绿水青山”,实现全社会的稳定和谐,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健康成长,迎接灿烂美好的明天。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