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读后感)乌合之众读后感

(读后感)乌合之众读后感

2020-11-26 19:33:04 浏览量: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一本让我很揪心的又觉得很扯淡的书, 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写了很多我不太理解又有点反对的 “情绪用字 ”。例如 P7 群体品质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说服我们的逻辑是他觉得 “整个世界

 要比伏尔泰更聪明 ”,似乎用的是一种智商的平均值作比较,而不是用群众智慧的结晶作对比。再比如 P16,他觉得群体是自我人格消失的野蛮人,个人融入集体,就已经使个人在文明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他也是用群体人性丑恶的例子来证明这样的观点的, 似乎可以理解他产生这样灰暗想法的根源, 但是也无口否认社会文明的进步又是靠群体意识进步和耕耘创造的,这样一系列的绝对的 “情绪用字 ”让我不得不很小心的去寻找它的基本共识、 主旨和论述是什么。

 枯燥的理论和没有感同身受的例子让我一度想放弃对这本书的阅读,直到读到

 4/5 之后和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才发现了它的难能可贵。

 在我大多数的不理解或者说不愿理解的偏见主要还是基于 2 个原因的,首先我觉得他的大多例子都是基于历史的特例作考量, 没有经历所以对自己没有说服力。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觉得他的这种例子在

 当下不太可能会发生,很多故事都像小说一样在虚构。 可后来的这

 句话和一些列的理论依据让我开始重新反思: 当一个种族有了自己的性格之后,该种族就获得了结构稳定的集体精神, 这使得人们摆脱

 了缺乏思考的群体力量支配,从野蛮走向文明。

 也许是因为我对历史积淀的匮乏和对时事关心分析的太少才导致了一些偏见, 所以又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或许过去的历史不会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什么, 但它可以暗示我们应该避免什么。

 这种直接对于群体情绪的判断与描写其实是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而不像一些难以觉察隐藏式的雄辩那么狡

 猾,只是因为现有的经历还有学识的局限才有很多你看不到的很多的群体的一面。所以对那些经典的巨作妄下判断的确不够明智。

 我觉得《乌合之众》 这本书应该是属于实用书的一种, 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第一部分它讲道: 在群体特征中, 群体中个体是无自我人格、 责任感低,无意识本能起作用, 情感和思想受暗示与传染影响并能立即转化为行动。

 在群体感情观和道德观中, 群体受感情奴役、 极端冲动无法认知障碍, 群体情绪的夸张、 单纯、偏执和形象思考容易掩盖真相。在群体观念、推理与想象力中,群体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形象的事情,他们需要宗教与偶像来引导。

 第二部分它讲道: 群体观点和信念受种族、 传统因素、时间等间接因素影响,往往在政治和典章制度中反应出群体需求, 值得我们反思的就是他对教育制造无产阶级大军的理解。

 当然群体观念也受形象、词语、会话、幻觉、经验和理性直接影响。所以领导煽动群众无非就

 是用偏执的信念来断言、重复、传染,创造他们需要的梦境和希望,而不是告诉更多的事。

 想要获得持久力也必须遵从普及性的信念和情感相修的东西。

 第三部分:它将群体分为同质性群体和异质性群体, 在犯罪群体中,谈到群体的犯罪动机尽管可能因为被教唆但所有行为皆以结果论

 而非动机论,群体中的个体犯罪时可能因为自己在完成历史使命, 他们的善举和残忍同样极端。在陪审团群体中,他们也受情感的支配,受灵魂人物的影响。在选民群体中,说服选民的手段和一般群体无异,用套话刺激想象力等。

 在议会群体中, 相比普通群体特征, 他么的观

 点更简单化,意见质朴,议而不决,缺乏决断力,受声望支配,容易夸张恐惧信息、重复许诺等。

 对我来说《乌合之众》帮我解决了 2 个困惑。

 第一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业人士强调不要过多看重学历, 也明白有时候学历越高,员工的发展限制反而就越多。但是在比如晋升、筛选很多条件和情况下为什么他们依然会选择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呢?

 从大众心理研究的角度,我是这么理解的: 大众对这种教育文凭的认可可能就像在同质性群体(派别、身份团队、阶级)中的阶级教育的认可,不是因为共同的信仰或者利益, 相似的身份更多的是潜意识中因某种共同生活经历和习惯以及相同的大众教育而互相认可, 所以一旦阶级教育的人掌权之后, 依然陷于群体意识之中。

 个人的见识和主张都被削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集体的无意识品质

 第二件事,就像 P88已经被郝伯特 `斯宾塞在内许多杰出哲学家证明的论点那样, 教育既不会使人更道德, 也不会使人更幸福, 既不能改变人的本能, 也不会改变人天生的热情。

 而在一个像鹦鹉学舌又无人指点的教育制度体制下, 我到底该怎么培养自己找到自己简单的幸福?庆幸的是自己在旅行中获得了很多判断力、 在实习奔走中积累了经验,不顾别人的看法和妈妈的劝阻去开拓去闯荡。

 我特别相信正确的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 我相信年轻人就该努力从工厂、矿山、医院、建筑工地等各类社会活动和实业中获得大量感官,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更笃信这么多年学习的唯一目的不是为了生活做好准备, 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

 如果成功的出口绝不单一,那我肯定一直在找呢 ~!~!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