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高二 > 高二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高二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2021-01-13 16:28:44 浏览量: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下面是课件网小编带来的高二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高二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一】

  一、分封制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分封制的意义

  1、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逐渐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分封制使得各诸侯在自己领的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权,这为西周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3、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知识点二】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知识点三】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

  ①资金少、规模小;

  ②技术力量薄弱;

  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

  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