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高二 > 高二历史教案:《历史二维思维视野下的——英国的制度创新》

高二历史教案:《历史二维思维视野下的——英国的制度创新》

2021-04-13 10:00:32 浏览量: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二历史教案:《历史二维思维视野下的——英国的制度创新》。
 

高二历史教案:《历史二维思维视野下的——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教学理念

  在新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导下,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贯彻以下教学理念:

  1、大视野的课程观

  2、生本位的学生观

  3、探究式的学习观

  4、对话式的学法观

  5、引领式的教师观

  6、快乐式的课堂观

  7、过程性的评价观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本课地位及主题: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是以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英国的制度创新》是本单元第一课。本课从《大宪章》和议会传统,到《权利法案》的颁布,再到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议会改革,清晰地再现了英国人追求、确立和完善政治民主化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原发型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政治模式的独特性,意义在于以最小的社会动荡换取国家的长足进步,成为近代世界的典范。同时,英国政治模式的普适性也是令人瞩目的。作为英国政治制度核心的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代议制的两种主要形式之一,在当今世界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主题定为: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独特性和普适性。

  三、学情分析

  西工大附中高一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但历史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化繁为间,深入浅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基本史实。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认识英国政治文明的独特性和普适性。

  2.过程与方法:

  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探究本课的知识要点;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利分配情况和实质;绘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图,分析其特点;师生对话,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启示。

  3.情感与价值观: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让学生认识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过程。

  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议会、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我个人教学特色,我决定采用“5C教学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1、整合(conformity):在整合中明确教学内容。本课将英国的制度创新整合为五个环节:从传统中走来;在妥协中革命;在法治下确立;在渐进中完善;在感悟中前行。

  这既是本课内容的整合也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在课堂板书中,我用几个关键词即传统、妥协、法治、渐进、感悟——五个词把这节课的内在结构与逻辑清晰地表达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层层递进、深入浅出。

  2、过程(course):本课的设计强调历史发展的线性化过程和规律性线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3、比较(compare):在比较中拓宽视野。强调中西对比,古今对比。本节课即在中英对比中拓展,在对比中思考,从而凸显出英国政治文明的独特性。

  4、生成(creation):在生成中升华,这是本课设计的一个重要思想。尤其是本课第五部分——“在感悟中前行”,让学生在充分感悟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自然而然的感情流淌和对历史规律、启示的总结。

  5、愉悦(cheerful):在愉悦中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在师生之间轻松、愉快、平等的显性和隐性交流互动之中度过的,有新奇、有欢笑、有感动、有快乐!

  七、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本课选择的学法主要有:1. 信息整合法 2. 合作探究法 3. 中西对比法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有一个特长,会画画!而且是抽象派的!这是我的代表作:(在黑板上画一个十字架)!请问大家,这幅画像什么?

  生1:加号

  生2:十字架

  生3:十字路口

  生4:“十”字

  生5:坐标轴

  生6:瑞士国旗

  生7:准心

  生8:正极、电路图

  生9:阳离子

  生10:地球经纬线

  生11:合纵连横、十字军东征

  ……

  师:非常好!学习历史思维很重要!我们发现,同样一幅画,以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作为历史老师,我以历史的思维和视角来看这幅画,我认为这是历史的二维思维结构图!什么是历史的二维思维结构?就是一种纵向和横向的思维。如纵向——时间,横向——空间;纵向——古今对比,横向——中西对比;纵向——文明的发展性,横向——文明的多样性;纵向——文明的独特性,横向——文明的普适性……

  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历史的二维思维结构走进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设计意图:华南师大黄牧航教授曾经说过“当你把授课的内容建立在学生的个体意义之上时,你的课就成功了一半。”本课导入通过一幅简笔画,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引出本课的指导思想和主题,从而起到一个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2.讲授新课:

  环节一:从传统中走来

  探究1: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传统有哪些?

  通过创设情境,结合《大宪章》和早期议会制度相关材料,师生共同探究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两大历史传统:王在法下和王在议会。

  环节二:在妥协中革命

  探究2:英吉利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

  用曲线图回顾英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让学生从英国最初的革命和激进到后来的妥协和温和的转变中,从英国人对光荣革命的津津乐道中,体会英吉利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

  环节三:在法治下确立

  探究3:《权利法案》对英国的政治权利进行了怎样的分配?

  学生通过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分析提炼《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哪些限制?同时又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利?进而确立了君主立宪的制度的两大原则:王权有限和议会主权。

  环节四:在渐进中完善

  探究4:政治民主化仅仅是体现在立法上吗?

  结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议会改革的相关新材料、新情境,通过分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到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相辅相成,又相互区别。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化不仅要依靠立法,还要建立了一个廉洁高效民主的政府,扩大选民的范围和基础。而这一切英国都是在渐进和和平中完成的,体现了英国政治文明的独特性。

  环节五:在感悟中前行

  探究5: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给我们带来哪些感悟和启示?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思考和感悟中充分表达对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规律和启示的认识,直击主题,升华情感。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认识,整合教材,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本课的课堂小结我用“一、二、三、四”来形象概括。

  一条主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追求、确立和完善过程

  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和内阁权力不断加强

  三个下移:

  立法权由国王下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下移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逐渐下移到公民民主。

  四个制度创新:

  君主立宪制、议会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

  4、结束语:

  结束语是本课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次落实,也是人文和思想的升华。本课的结束语以五种暖色调的颜色分别寓意英国民主政治的独特特点和普世价值:有一种方式叫渐进;有一种尊重叫传统;有一种态度叫和平;有一种权力叫制衡;有一种精神叫创新。

  “在2012年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的珠海年会上,著名英国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先生曾经说过一段名言,大意是:历史就是五色的沙子,你捡什么颜色的沙子给世界,世界就呈现出什么样的颜色!我想,如果历史真的是五色的沙子,那么,英国呈现给世界的就是那种独特而又不失大众化,绚丽而又不失内涵的暖暖的色调!”

  5.板书设计:

  我主张直观的、系统的板书设计,凸显本课重点内容及逻辑结构,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本课板书设计如下: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在河北衡水中学讲的一节全国公开课,因此从设计到实施都是经过精心的打磨,在这个过程中,我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著作、论文和多种版本的教材,也请教了许多专家和老教师,这让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本课教学设计我感觉成功之处主要有四点:

  1、整个教学活动由系统的新课程理念作指导,有教育理论为支撑。

  2、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精致、富有创意和逻辑的整合和设计。

  3、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实现了多元教学目标。

  4、对导入和结语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