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地理课件 > 高二 > 高二地理必修3知识点汇总大全8篇

高二地理必修3知识点汇总大全8篇

2021-04-13 10:54:55 浏览量: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当我们生活失意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读书会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使我们感到快乐。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二地理必修3知识点汇总大全8篇。

 

高二地理必修3知识点汇总大全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1

  1、季风气候——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不利: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2、地中海气候——利: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不利:雨热不同期——解决灌溉。

  3、温带海洋气候——降水有余、光热、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4、温带大陆性气候——利: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不利:降水量不足——形成干旱——解决灌溉水源。农业生产的一般规律

  (1)水热配合好的平原、三角洲地区——种植业→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2)多数山区——发展林业→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半干旱、半湿润草原地区——发展牧业→垦荒种田会引起土地荒漠化

  (4)降水丰富、河湖较多的地区——适宜发展养殖业,不能围湖造田→阻塞水道,洪水泛滥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2

  综合题主要答题思路类型可分:

  (1)特征描述;

  (2)成因分析;

  (3)总结规律;

  (4)分析评价;

  (5)区位分析

  (6)问题措施;

  (7)区域比较。

  地理综合题常规答题思路整理

  一般地按“宾语”可将地理综合题归纳为:

  (1)原因、成因(自然、人为)

  (2)条件(有利、不利)

  (3)影响(正面、负面)

  (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

  (5)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或环境)

  (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管理)

  (7)评价 (积极(有利)、消极(不利))

  (8)要素(总量、结构)

  (9)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全局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3

  A.审题----要求:定问题、定中心、定角度

  做法:(1)三审: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题分;

  (2)画出关键词;

  (3)提取题目相关信息。

  B.组织答案----要求:套路化、具体化、规范化

  C.书写表述----要求:点列式、述语式、工整式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都要往两个大的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

  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地形、气候(光热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等。

  (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

  (3)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

  如:南水北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

  积极:①社会效益 改善受水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②经济效益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受水区的经济发展 ③生态效应 美化受水区生存环境,控制受水区地面沉降趋势

  消极:①长江径流量减少,影响下游水质 ②水量减少,影响航运 ③影响江淮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 ④易造成沿线土壤盐碱化 ⑤长江自净能力降低

  河流开发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

  积极:①拦蓄洪水 ②发电 ③航运 ④城市供水 ⑤农业灌溉 ⑥旅游 ⑦淡水养殖 ⑧调节库区气候 ⑨调节河流径流 ,⑩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减少河床淤积

  负面影响:①淹没农田 ②居民迁移 ③水库淤积 ④诱发地震 ⑤地下水位变化 ⑥水库富营养化 ⑦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⑧导致水库周边生态环境恶化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4

  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

  问什么就答什么,有什么就答什么。当然,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答题时尽量结合题目所给的图上信.息或资料作答。 ...

  如:云贵高原和广西为什么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

  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②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的地表水渗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

  如:长江中上游大坝选址为何在峡谷地区 ①峡谷地带,工程量小,蓄水条件好; ②峡谷地区,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③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支流多,径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④库区地质条件稳定

  如:读我国某省河流分布图,试描述该省河流特征。

  水系特征:①河流众多;②河流短小;③流域面积小;

  ④河网密度大。

  水文特征:①水量丰富;②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径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夏汛为主);④含沙量小;⑤无结冰期。

  如: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该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①在峡谷地区修建水电站,利用水库发电、养殖、灌溉、旅游、防洪等;

  ②在低山、丘陵发展林业和牧业;

  ③在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种植粮食作物或者花卉蔬菜)

  ④积极发展交通,加速城镇化、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②使农产品多样化,增加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④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原料和保障,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5

  [答题思路] 此类试题考得较多的是两区域的发展条件对比,不必急于答题,首先应确定分析框架,然后从试题所提供的材料里寻找相关项目进行填充,若材料不够再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进行补充。

  1、自然条件的对比:

  ① 地理位置:一般主要答大致纬度,离海远近,是否有大河经过

  ② 气候:首先要答出气候类型,再大致描述降水、热量、光照等特征

  ③ 地貌:首先要答出以什么类型为主(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分布和地势起伏 ④ 水文:河流以什么补给为主(干旱地区一般是高山冰雪融水;湿润地区一般由降水补给)、水量多少及季节变化、河网疏密、泥沙多少等(详细见下表)

  ⑤ 土壤:土壤类型(如红壤、黑土、水稻土等)、肥沃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土质是否疏松 ⑥ 植被:植被类型,数量多少。

  ⑦ 资源:资源类型(如石油、天然气、煤、水、水能及各种金属矿产),数量多少

  2、社会经济条件对比:

  ① 经济区位:是否区域经济中心,或是否靠近区域经济中心(如港、澳、台)

  ② 交通条件:是否有海港、河港、航空港,铁路公路线是否密集,是否交通枢纽

  ③ 劳动力条件:数量多少、素质高低、价格贵贱

  ④ 市场条件:经济腹地大小,国内外对本区域主要产品的需求状况

  ⑤ 经济基础:开发历史的早晚、技术水平高低(是否文化中心,名牌大学多少)

  ⑥ 国际环境:是不是国外、境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⑦ 国家政策:中央政府是否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如:改革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老东北振兴、中部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6

  1、荒漠化

  荒漠化类型包括: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其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并不一样。

  [成因分析] 沙漠化的一般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物质条件: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一般发生在林牧交接带、农林交接带,如河西走廊)

  过度放牧(一般发生在畜牧区,如**草原)

  过度开垦(一般发生在农牧交接带、农林交接带,如河套平原)

  ②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点状或斑状沙漠化)

  [防治措施] 沙漠化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① 设置沙障工程、拦沙固沙

  ②(若有河流)建设蓄水工程、防漏工程、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

  ③ 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

  生物措施:

  ① 封沙育草,构建乔、灌、草结合的防沙林带

  ② 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

  ③ 推广省材灶;(林牧区)营造薪碳林,兴建沼气池;(牧区)培育人工草地,利用风能,太阳能 管理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2、水土流失

  [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① 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

  ② 地貌:丘陵山地面积广,多坡地

  ③ 土壤:(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④植被:稀疏

  人为原因:

  ① 破坏植被

  ②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 取石、开矿

  [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① 修建排水沟

  ② 修筑梯田、垒建小坝,减小坡度

  生物措施:

  ① 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种草,恢复已破坏植被

  ② 退耕还林、还草

  ③小流域综合治理蓄水保土

  水土流失影响 ①气候变得更加干旱 ②地形的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③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单产量降低 ④黄河含沙量增大,下游河床抬高,洪灾加剧 ⑤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加剧 ⑥生态环境恶化,植被更加稀疏 (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

  3、洪涝灾害

  [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① 气候:降水多且集中,持续时间长,多暴雨(季风降水、台风、厄尔尼若现象等)

  ② 水文:河道弯曲,集水区域广,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③ 地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排洪速度慢

  人为原因:

  ① 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② 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③ 不合理开发占用河道,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① 中上游修建水坝

  ② 中下游修建、加固大堤,修建分洪区

  ③ 疏通河道,清除河流与湖泊淤泥

  ④ 裁弯取直

  ⑤ 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生物措施: ① 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② 退田还湖

  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湿润地区(山区、河流上游)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地、减少水土皳 失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沿海地区 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

  2、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

  (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异常,全球旱涝失衡的频度和强度将加大,全球自然灾害频发。

  (2)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变暖。

  (3)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3、保护雨林的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5)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7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能源资源开发评价内容

  ①区域资源集群状况;②市场开发前景;③交通等基础设施。

  2、能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资源枯竭;②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下;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3、矿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采矿,地表塌陷;用水量大,水资源紧张;废水排放,污染水源;矿渣堆放,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

  4、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①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推行清洁生产;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⑥建立自然保护区;⑦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5、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

  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②我国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⑥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

  ①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

  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

  ⑤稳妥发展核电(我国已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建设了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和阳江、台山等核电站);

  ⑥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

  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2、河流开发及治理

  1、评价河流利用条件

  (1)水能丰富

  落差大——多山地、起伏大;水量大——降水丰富。

  (2)航运价值高

  流量大——降水量多,流域面积广;流速缓——流经地形区(平坦);冰期(无、短)——纬度低;客货流(充足)——城市分布密集。

  2、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

  上游——流速快——水能开发(旅游资源)

  中下游——流速较缓——航运(淡水资源灌溉)

  3、河流的治理原则

  对某河流治理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有利是因为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

  (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

  (3)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例2: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水资源稀缺、河流断流、林木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简述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

  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节约用水,依法治水。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修建水库;中游修建堤防,减少浪费;下游跨流域调水。

  4、如何评价水利工程的影响

  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1)评价水利工程的利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防洪等方面。

  例: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积极的影响

  (1)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提高了长江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

  (2)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 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

  ②减轻下游湖泊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③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⑤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社会经济效益: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

  (2)评价水利工程的弊多从工程本身、上游、下游几方面进行。如下图:

  对库区本身的影响:

  (1)诱发地质灾害——岩崩、滑坡、泥石流;

  (2)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位上升淹没沿岸平原,不利于农业生产;

  (3)淹没土地,移民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对库区上游的影响:

  (1)泥沙淤积、危及港口及航运;

  (2)水流减慢,河流自净作用减弱,增加环境污染程度;雾日增多,酸雨加重,对库区下游的影响:

  (1)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2)泥沙减少,海岸沉积减慢;

  (3)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8

  1、农业发展

  [答题思路]

  关于农业的考点大致包括四类:①农业生产类型的空间布局(重点记忆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书本P63--65);②农业发展条件对比和分析(答题方法第1页已作介绍)

  ③农业发展策略

  确定发展策略的核心思想就八个字“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首先立足试题材料,分析试题考查区

  域可能存在的气候类型和地貌类型,再根据不同的气候类型区和地貌类型区确定相应的农业生产类型,如:河口三角洲、宽敞河谷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区,一般发展耕作农业;高原及降水较少的平原区,一般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一般发展林业和特色农业(立体农业)。 提高农业效益的措施一般包括:提高机械化程度;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发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④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发展问题]

  农业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一般包括:过度放牧、农垦引起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盐渍化;破坏坡地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导致湿地减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污染水体。

  [针对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滴灌、注意排水;保护植被,种树种草;退田还湖;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农业效益低的措施

  ①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商品率;②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态化、规模化生产;③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或兴修水利工程);④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⑤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⑦政策扶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2、工业化与城市化

  [发展条件]

  参见课本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P71—72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两个阶段]P72-73

  [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P75

  [发展问题]

  工业化与城市化可能存在的问题一般包括:①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升级困难;②城市规划与建设落后;③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④大面积占用耕地、林地。

  [针对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若重工业基地则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若轻工业基地则促进设备工业、能源工业等重工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③加强城市管理和统一规划,促进基础设施建设;④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加强治理污染和恢复、保护生态环境;⑤构建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⑥城市建设推广新型透水材料,减少城市的自然灾害(如内涝)。

  3、区域经济合作

  [可能考点]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参考书本P88和P94-100)

  [答题思路] 不论是原因还是影响分析都应该包括两个方面:调(迁)出地和调(迁)入地。对于资源跨区调配原因则需分别分析两区域的资源分布状况和需求状况;对于产业转移原因则需分别分析两区域的劳动力状况、交易成本、市场状况。

  对于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的影响,则需分别分析对调(迁)出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以及对调(迁)入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有什么影响?

  发展中国家(或转入地、转移对象国):

  ①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②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改变区域地理景观,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

  ④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发达国家(或转出地):

  ①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③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④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不可引进污染严重的产业,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持续发展。 ②引进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引进附加值高的产业,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③避免同一种产业在同一区域过度集中,形成恶性竞争

  ④注意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轻重工业比例适当,要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⑤加强技术投入,加大对产品的设计、研发,培育自主优秀品牌

  ⑥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提高产品质量

  ⑦加强市场营销,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