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高二 > 高二历史选修1教案:《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高二历史选修1教案:《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2021-04-30 16:34:44 浏览量:

  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二历史选修1教案:《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高二历史选修1教案:《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基督教的由来与分裂;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从而理解宗教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宗教“异端”运动的爆发;宗教“异端”运动的高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和国家君主的反教会斗争;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通过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为准确把握宗教改革的历史进程、实质和意义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概括阐释、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任何腐朽势力必将被先进的力量所取代。借此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讲授新课】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1)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

  (2)发展:公元4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实力大增;公元476年后,在日耳曼封建王权下得到继续发展。

  (3)分裂:

  ①公元11世纪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为中心,领袖是教皇)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②公元16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欧)

  (1)原因

  ①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

  ②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了“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

  【知识链接】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实质是为了扩张天主教的势力范围。

  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③中世纪时,欧洲割据严重,封建王权衰弱,天主教趁虚而入;

  【知识链接】中世纪

  “中世纪”也称中古,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主要适用于欧洲。

  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醉性。

  过渡:天主教神权统治在中世纪影响无处不在。请问: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后,教师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2)表现

  ①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11世纪德皇亨利四世“卡诺莎之辱”)

  罗马教皇鼓吹教权高于王权,他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各国俗界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而且还凌驾于王权之上,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②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出售赎罪券(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加以说明)。

  【知识链接】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原罪与救赎

  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救赎: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知识链接】罗马教廷对德国疯狂的掠夺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德国钱币名称),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③思想文化上:教会实行精神独裁

  教会垄断学校教育,宗教神学是学校等主修科目;,学艺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④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过渡:随着欧洲的封建制度渐趋衰弱,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原罪”说和“救赎”理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加上教会买卖圣职、出售“赎罪券”、崇拜圣物、教会上层的腐败堕落等,使得教会与各个民族、国王、贵族以及教会内部上下层之间的矛盾激化,这就导致了宗教“异端”运动的爆发。

  二、宗教“异端”活动

  中世纪时,由于天主教会的专断,人们就开始了反封建斗争。当时的反封建斗争主要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1、宗教“异端”

  提问:什么叫宗教“异端”?

  与天主教会说教不同的宗教思想。在古代中世纪时,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

  中世纪时,天主教会控制着西欧的精神世界,但是,到中世纪后期,仍然出现了不少同教会宣扬的思想不同的声音,这些思想被教会称为异端。例如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斥为“完全不合乎圣经的异端邪说”,遭到查禁。宣传和发展哥白尼“日心说”的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于罗马鲜花广场。

  【合作探究】1:展示一组反映天主教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贪婪敲诈、教阶森严的图片,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宗教“异端”活动的原因。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1)从经济上看:欧洲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别是14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

  (2)从阶级上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特别是14世纪资产阶级兴起。

  (3)从天主教方面看:最大的封建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的奢侈腐化、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等,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封建统治和教会阻碍其发展。

  过渡:宗教“异端”运动起源于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高潮是14~15世纪的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2、主要的宗教“异端”活动

  (1)12世纪晚期,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2)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系统阐述“异端”学说;

  (3)14—15世纪,捷克人胡司对教会进行了猛烈批评;

  【合作探究】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4页,归纳出早期“异端”思想的共同点。

  (1)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

  (2)揭露了教会的奢侈腐化;

  (3)要求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教会的财产;

  (4)《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5)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知识链接】胡司战争

  胡司的上述宗教主张得到了捷克农民、市民和下层贵族的普遍支持,但却引起了罗马教皇和德国天主教会的仇恨。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诱骗胡司到会,将其逮捕。次年7月以异端罪用火刑处死。胡司之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极大义愤,由此而引发了捷克人民长达15年之久的胡司战争。

  过渡:宗教“异端”运动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3、影响

  (1)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2)是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和反封建、反教会的反映 ;

  (3)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合作探究】3:阅读P64【学思之窗】,请回答当时,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都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为什么?

  (1)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的严格控制,普通民众都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要将民众发动起来,就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3)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外衣。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设问: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什么新思想?有何影响?

  1.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以及西欧其他的一些城市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货币需求的增加,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伴随着西欧各国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新的经济基础产生后,作为旧上层建筑的天主教会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严重阻碍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资产阶级和国家君主的反教会斗争

  (1)14、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封建地主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产生的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一起,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参与海外竞争。

  (3)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控制之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

  3.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引导学生回顾高一必修3的内容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宣传个人的自由、平等和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开始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强大冲击。

  【合作探究】4:14—16世纪,西欧开始向近代过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2)政治方面:

  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他们希望分享政治权利,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参与海外竞争;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希望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这一切都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3)文化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巨大的冲击。

  课后小结

  【本课小结】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和实质

  (1)必要性(根本原因):天主教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生活)。

  16世纪的天主教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罗马天主教会是维护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神圣的灵光;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的等级制度;教会本身就是最大的封建主。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就要推翻封建制度,而天主教会又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

  (2)可能性:

  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

  ③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④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⑤直接因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

  (3)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的斗争。

  【合作探究】5:我们能否从新旧文明的冲突和欧洲近代化的角度来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然呢?

  (1)文明角度:欧洲天主教的腐朽统治,激化社会矛盾,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近代化角度:欧洲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然,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反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