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政治课件 > 高二 > 高二政治教案;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高二政治教案;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2021-08-07 10:26:53 浏览量:

高二政治教案;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观看与阅读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资料,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能够举例说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通过案例分析,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特点,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文化自信;通过观点辨析及阅读思考,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好的参与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实践中。

  教学重点: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

  教学难点: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

  教学过程

  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做好其他学习准备

  4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2分钟新课讲授活动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结合材料,“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创立了多样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思考中华传统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及其他学科知识,思考问题。

  小结: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了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知识,由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自觉梳理中华传统文化形成过程。

  活动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解读其重要价值。

  学生:深入理解。

  小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集中体现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自古以来,这些文化精髓就展现着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谓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回顾华夏大地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饱经风霜而不败,其根本原因正是贯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持久涵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领域的成就,深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领域的成就,结合讲解并不断补充。

  活动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教师:结合刚才同学写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典型案例——秦始皇陵兵马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国家政要会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发出如此赞叹;分析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并尝试回答。

  小结: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性和连续性,能够绵延发展近千年,并且能够对当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

  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涵盖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烂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成为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同时也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孕育滋养出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滋养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精神,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绵延不绝、郁郁葱葱、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等方面的文化精神力和竞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设计意图: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分析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的原因,从而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活动四: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师:引用“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的不同观点,引发学生思考,请学生结合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观点,最后教师总结来自不同观点的声音,从而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学生:思考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并用案例进行分析。结合不同角度同学的观点,再次反思修正自己的观点。

  小结: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古代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和影响,因而也存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陈旧过时或者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要辩证的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设计意图:通过观点辨析的方式,使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能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活动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教师:结合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学生:尝试多角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小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 近年来,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精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中国特有的“和合”思维的当代阐发;“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念将传统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进行现代性转化;科学发展观秉承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基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其治国理政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治国安邦、修齐治平思想的超越与转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仁者爱人”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动着“和”的基因,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历来尊重他国文化,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借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存在共同利益,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博施众利”“正其义不谋其利”,秉持正确义利观,主张互利共赢,坚持将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统一;西汉时期中国曾开辟了连结中亚、西亚、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开展经济交往、促进文化交流,新时代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构想,积极发展与沿线各国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走向现代文明的发展轨迹,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救灾恤邻,道也。”中国传统文化素来重视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和睦共处,传统的睦邻观念上升到政治治理角度,为地区和平安全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主张人与万物平等,构建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价值参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设计意图: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的创新。通过解读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参与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实践中。

  2分钟课堂小结追溯了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从而总结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原因,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通过辨析,我们得出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即是要有辨别的加以对待,有批判的予以继承,善于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生活中更好地参与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实践中。

  1分钟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