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高二 >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咬文嚼字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咬文嚼字

2021-08-17 09:17:44 浏览量:

高二年级语文教案:咬文嚼字

 

  一、内容分析:

  知识体系: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一课讲读课文

  重点:借助《咬文嚼字》中的文例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严谨性和文学性,包括“咬文嚼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难点:辨析不同词句意味的不同,培养学生的逻辑和辩证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所学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易错点:字词读音、文意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学生处于高二年级,已经有一定阅读基础,能够分析出作者的思路和写作目的。

  学习动力: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谨言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

       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以下内容与导学案相同)

  提前候课3分钟。

  课前指导语:同学们,请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相关资料,课本、导学案、纸、笔等学习用品。

  一、先行测补(预设时间:3分钟)

  学习指导:把学习本节课新知识所需要的前提性、条件性知识理解、记住,有助于学习同步。

  1.实记成语:

  咬文嚼字 锱铢必较 索然无味 点铁成金

  二、和盘托出(预设时间:3 分钟。可以利用板展、纸展、屏展提前托出)

  学习指导: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并指导本节课的全程学习;将学习内容中的新概念、新命题快速诵读3遍,形成基本语感。

  (一)学习目标:借助《咬文嚼字》中的文例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严谨性和文学性,包括“咬文嚼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二)学习任务:辨析不同词句意味的不同,培养学生的逻辑和辩证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所学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内容: 1.分析贾岛“推敲”例子;分析苏轼惠诗——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分析套板反应

  2.分析最后一段作用

  三、精讲理解(预设时间:20 分钟)

  学习指导:端正坐姿,左手按书,右手执笔,全力学习。听讲(阅读)理解,边听边记(记忆、记录、标记)。

  文本探究:

  (一)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3、贾岛“推敲”——辩论赛

  运用文中“贾岛改诗”的例子: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不同字眼,意境也就不同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因此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辩论的意义不在于分出“推”和“敲”的高下。文学是感性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辩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咬文嚼字”的过程。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他们不仅可以领悟“字眼不同,意境不同”的道理,把握文学语言与意境的关系,还能够深刻地体会“咬文嚼字”的真意。

  《泊船瓜洲》化静为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很显然,不可以。“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要 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法·福楼拜)

  ★★试分析前三个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看看他们在阐明作者什么观点?

  (1)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文字是好是坏,关键是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3)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繁简、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4、苏轼惠诗——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作者指出字有两种意义,即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并且举出了“苏轼写诗”的例子说明了善用联想意义的好处。

  总结作者观点——即文学语言要富有联想意义。善用联想意义,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误用则造成“套板反应”。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5、套板反应

  “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在写作中,联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要更好地做好咬文嚼字,必须善于运用联想。但是联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样了,那就没有意思了,(联系高考)。联想走入习惯的渠道以后就会产生“套板反应”,就如第七段所写的。

  生活中的:发言稿的雷同格式;

  节日收到的短信祝福语;

  电影中的情节设计;

  写作中的: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

  助人为乐的故事千篇一律。

  父爱母爱的文章故事雷同。

  人物描写都是“高高的鼻子,黑黑的眼睛……”

  材料也就是干巴巴的“牛顿的苹果、爱因斯坦的板凳、爱迪生的鸡蛋……”

  ★★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二)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强调的是什么?

  作用:总结全文

  强调:指出阅读和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达到艺术的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四、强化记忆(预设时间: 15分钟)

  学习指导:端正坐姿,左手按书,右手执笔,指读、声读,大声读,边读边记,必须记住。背会的举左手。

  导学案上《赏美文》的1.2

  五、应用练习(预设时间:3 分钟)

  学习指导:端正坐姿,左手按书,右手执笔,努力学习。理解并记住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及本类型的特点。

  (同学们背得真好,继续努力,加油!)

  相传,苏轼与苏小妹、黄庭坚一起赏画,见上面的题联很有趣:清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作“腰”,成为五字联句。苏轼:“摇”“映”,苏小妹评“下品”;黄庭坚:“舞”“隐”;苏小妹评“仍不属上品;苏小妹“扶”“失”。大家拍掌称妙。

  同学们思考,哪一种添加最合适?

  “扶”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更形象生动;“失”字表现出了月下梅花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

  六、回顾总结(预设时间: 2分钟)

  学习指导:结合和盘托出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总结完成情况,进行记录。

  板书 :

  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文字的修改 字数繁简,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味不同。

  正面:善用联想义,苏轼《惠山烹小龙团》

  联想意义 负面:套板反应。

  养成 谨严、刻苦、推陈、出新

  七、作业布置(预设时间:1 分钟)

  学习指导:①认真完成0号作业。0号作业完成的的方式是背诵或默写。完成的标准是是能全面、准确、快速地背诵或默写。0号作业完不成,不做其他作业。②坚持随而不跟的原则根据自己情况做下面的分层作业。

  零号作业(背诵理解强化记忆内容):

  《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基础作业:

  提升作业: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