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高三 > 高三语文优秀教案:《朋党论》

高三语文优秀教案:《朋党论》

2021-04-19 10:54:58 浏览量: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忙下,建立起自我的思想和知识。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三语文优秀教案:《朋党论》。
 

高三语文优秀教案:《朋党论》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二、分析课文:

  全文五个段落。

  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道""同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

  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

  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

  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朋党之说。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始如一",所以是真的。

  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小人是以利,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利益相同则相结为党,见"利"则相互反目,"利''尽则分道扬镳;而君子是以"道"相互联结,同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道永远不变,则君子之党永远同心。

  讨论:什么样的朋党才对国家有积极的作用?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

  3、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证明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

  讨论:朋党从什么时间就有的?真的朋党和小人的朋党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论证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

  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文章先列举尧时退小人之朋而用君子之朋天下大治的例子,然后列举舜用君子之朋而天下也大治的例子,这些是正面举例;接着列举纣因无朋而亡国、周武王因得君子之朋而国兴的事例,这是正反对举;最后再举东汉桓、灵时的党锢之祸,和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事实,这是引用反面事实。作者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反复论证,论证极为有力。

  4、 第四段在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的道理。

  先紧接上文对纣、汉献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皆"乱亡其国"的结论;然后再对舜被称为圣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重要。

  5、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三、 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历来享有盛名,为人称道。它充分体现了欧阳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

  (一)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

  全文自始至终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艺术手法,逐层深入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开头第一句作者就针锋相对、单刀直入地指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既切中时弊,又为全文奠定了对比论证的基调。下文紧紧围绕着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步步展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无朋"是因其"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君子有朋'是由于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小人以利害相交,必然见利忘义,利尽残害。即使暂引以为朋,也是"伪朋",而君子重"道义",讲"忠信",惜"名节",才能"终始如一",才是"真朋"。其中,"君子"与"小人"、"同道为朋"与"同利为朋"、"小人无朋"与"君子有朋"、小人之"伪朋"与君子之"真朋",互相映照,相反相成。在前一部分从事理上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第三段起,作者引证史实,层层对比,进一步深入论证。作者列举了从上古尧、舜之时直至唐之晚年各个朝代盛衰的大量历史事实,紧扣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反复的对比。事与理的结合,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起到了化深奥为浅显,令人不得不信服的艺术效果。

  (二)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行文既纡徐有致,又富有气势。

  面对保守派的诽谤,欧阳修的心情是十分激愤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富有忧患意识的政治家刚正不阿的战斗精神。同时,从其从容不迫、纡徐有致的说理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欧阳修沉着冷静的大将风度。表现在其语言的运用、句式的选择上。在对比论证中,作者多处运用了转折句式。一系列转折句式的运用,不仅突出了对比的效果,而且使论述的笔调趋于舒缓,使文章既明白晓畅,又委婉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所推崇的所谓"责之愈切,则其言愈缓"的风格。

  同时,此文还多处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增加了文章政论的气势。如第四段,连用五个"莫如"。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用,使句式长短相问,错落有致,行文时徐时疾,张弛有度,充分展现了欧阳修政论的艺术风格。

  四、拓展与讨论:

  1.先翻译下列句子,然后说说哪一句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1)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3)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