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高一 >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1-01-28 09:25:00 浏览量:

  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试题一】

  第I卷(总分60分)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据此可知分封制中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国语•周语上》记载:“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畿内之地)。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诸侯、卿大夫中普遍存在的爵位等级表现形式之一。“五等爵”()

  A.其制度源头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B.体现出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政治秩序

  C.反映了封建政治等级制度的典型特征D.决定了诸侯之间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3.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统一性与集权性B.分散性与松散性

  C.统一性与制衡性D.独立性与落后性

  4.《礼记•大传》中有言:“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尊祖敬宗”观念与哪一组史料叙述的制度有关()

  A.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

  B.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C.神农之世……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

  D.(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5.《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当为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B.继子未被当作家庭成员看待

  C.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

  6.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B.从人治走向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基

  7.“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8.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

  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9.《秦律》中最早规定“命曰制”“令曰诏”。而《北齐律》中首创“十大罪”条文,隋唐法律又将这“十大罪”定为“十恶”。“十恶”中诸如“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等为历朝所沿用。上述规定从法律上()

  A.明确了政权的合法性B.确保了皇权的神圣性

  C.保障了文明的延续性D.说明皇帝制度的虚弱

  10.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B.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

  C.反映了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11.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

  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B.察举制度存在弊端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D.地方*势力坐大

  12.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

  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B.推行中朝外朝制度

  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

  13.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B.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

  14.《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监察是丞相的一项重要权力B.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C.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权D.对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15.宋代实行“侍丁”制度,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政府可减免其税收与徭役。宋代政府还设置了“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孤老院”等养老机构。这说明宋代()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D.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

  1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7.中国叫外交部、民政部等,而日本的中央部委大多叫防卫省、财务省等,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中央官制名称受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影响比较深刻()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8.《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19.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做了一个概括,下列各项表述中对应准确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20.清代政府发布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根本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B.强化了*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D.适应了军务需要

  21.“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2.随着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深,“托古改制”与“扶清灭洋”方案的上演反映出()

  A.封建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B.洋人成为民族的主要敌人

  C.两方案都对清政府寄予希望D.社会对西学认识日益深化

  23.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24.甲午战争后,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我们必须要有……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赫德意在说明()

  A.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是必然的B.日本缺乏正义和诚信

  C.国家关系中实力比正义更重要D.战争的结局与正义无关

  2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近代中国遭受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对中国的刺激在于()

  A.打开了中国商品市场B.粉碎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

  C.开通了沿海沿江的十几个通商口岸D.激起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26.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取消一切*国民党政权的*政策,及*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表明()

  A.共产党承认土地革命的失败B.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已经正式形成

  C.国内*已经成为主要矛盾D.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7.1938年2月,蒋介石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中说:“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战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此抗战观点()

  A.导致正面战场出现了大溃败B.有利于正确抗战策略的形成

  C.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D.吸收了*的持久战思想

  28.下表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此表主要反映的是()

  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

  中国

  战场太平洋

  战场东南亚

  战场中国

  战场太平洋、印

  度洋战场中国战场

  (不含东北)东南亚、太

  平洋战场

  35个

  师团10个

  师团7个

  师团37个

  师团15个

  师团111多万人不到

  10.9万人

  A.日本在各战场上人员分配不均B.日本在二战期间军力严重不足

  C.日本认为东南亚战场并不重要D.中国战场牵制日本的主要兵力

  29.20世纪40年代末,国统区教科书提到“英美以联合国通牒迫令日本无条件投降”;根据地教科书则指出“虽英美联合亦不能取胜于日本,最后苏联参战,才将日寇击败。”材料说明当时国共两党()

  A.都认为抗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都强调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贡献

  C.意识形态随国际形势变动呈现对立D.寄希望于世界强国继续关注中国事物

  30.“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歌曲生动地体现了中共的抗战路线。制定该路线的是()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政治协商会议

  第II卷(40分)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宰相是中国古代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闻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材料三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明朝中央官制发生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联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也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我同胞”的典型例证。(6分)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6分)

  (3)通过19世纪末与20世纪30年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8分)

  【答案】

  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影响及学生获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学者认为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打破了原来按血缘关系组成的人群,姬姓以外的人群在姬姓周王家族及周王的同盟者分封的土地中被分割、包围了,在此过程中他们必然会受到周朝思想文化的影响,因而有利于文明与文化的共同创造,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的积极影响,B项与此相矛盾;C项“彻底”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完成”的说法过于绝对,只能说是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周朝的政治制度。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分封制与宗法制,与禅让制无关,A项错误;材料信息公、侯、伯、子、男各有分封,反映了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秩序,B项正确;分封制和宗法制只是奴隶社会政治等级制度的一部分,C项错误;“五等爵”制度反映了诸侯在血缘上的关系,D项错误。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题干材料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体现出西周政治制度的分散性和松散性,B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A项错误。制衡性、落后性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项排除。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从材料内容“尊祖”“敬宗”“收族”可知,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的特点,A项中从天子到士的不同等级也体现了宗法制,正确;B项是说孔子遵从周礼,属于礼乐制度,排除;C项是商鞅变法的信息,排除;D项是分封制,排除。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律》。材料的意思是有血缘关系的父子之间,如果有盗窃行为的话,不按盗窃论处。而发生在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父和继子之间,则要按盗窃罪论处。这说明按照秦朝法律的规定,不同等级和地位的人,处罚的标准也不同,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不是继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财产所有权问题,B、D项排除。

  【易错点拨】本题主要是区别有血缘关系的父子与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父继子之间,在等级即尊卑上的差别,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做出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是指政治统治形态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国家管理实现了制度化和体系化,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大秦帝国开创了*主义中央集权制,依然是人治,并不属于民主政治,B、D两项均不正确。

  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素养积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材料中“史实即历史事实”可知,A、D两项属于史实,故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材料中“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可知,B项属于史论,故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材料中“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可知,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属于史识,故C项正确。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继承了夏启开创的世袭制与家天下的原则,D项正确。秦朝通过废分封,行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A、C项错误。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B项错误。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皇权*。《秦律》中最早规定“命曰制”“令曰诏”其目的在于体现皇帝与众不同的神圣性;“十恶”中的“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等为历朝所沿用,反映了历朝均将反对皇权作为大罪进行处理。由此可知,B项正确;君权神授是强调政权的合法性,A项错误;题干内容与“文明的延续性”无关,C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和题干材料,错误。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及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只有在隋唐以后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而不是由于重视教育才采取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A错误;B说法不全面,C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官员的选拔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官员的控制和管理,选官权收归中央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故答案为D。

  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表明,东汉察举制选拔官员存在弊端,容易使某些家族垄断官职,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已成为正统学说,这与题干中“东汉”不符,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表明具有垄断性,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错误。地方*势力坐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排除。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禅让制度: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世袭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由夏启建立,贯穿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始终;

  军功爵禄制:战国商鞅变法时实行,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察举制度: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以门第为选官标准;

  科举制度: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是隋唐以至明清选官的主要制度。

  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指的是分封制,“秦朝严格的中央*”指的是郡县制。由此可知,“中间路线”的举措是指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代三省体制之下的中书省、门下省负责文书的起草和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这成功分割了中央行政权力,A项正确;三省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并不能完全保证皇帝的独尊地位,B项错误;三省体制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C项错误;三省体制创立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制度而非实现民主政治,D项错误。

  【知识拓展】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均强调分权与制衡,但其本质不同,三省六部制维护*制度;三权分立防止*统治、维护民主政治。

  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材料描述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由汉唐时期加强对御史的监督,到金朝设立相关法规,说明随着*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作为集权措施之一的监察制度也在不断走向完善,B项正确。A、C项均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发展趋势,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三项。

  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相关知识。由材料“侍丁”“安济坊”“福田院”等可知,宋代政府重视对老人的赡养,体现了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的思想,D正确;材料只论及了养老方面的政策,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A排除;B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

  1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相关知识。唐代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或草拟诏令、审议、执行,作为执行机构的尚书根据具体职责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工部负责工程建设,根据材料“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信息及三省六部制的运作顺序,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相关知识。隋唐时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日本防卫省、财务省等是中央机构,明显受其影响,B正确;秦代还未有省制,A排除;宋代中央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度,C排除;元朝时地方实行行省制,不属于中央官职,D排除。故选B。

  18.【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及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实质的能力。由材料中“《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可以看出这与地方没有直接关系,而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由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到唐朝开始观看、宋代阅读成为惯例,再到清朝停止编撰,说明史官对皇帝的制约逐渐消失,体现的是皇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在清朝康熙帝以后《起居注》不再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不能全面否定其他方面对皇权的制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相权问题,故D项错误。

  【知识拓展】*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的矛盾、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2)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丞相;中央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3)影响:历朝*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秦汉至隋唐时期,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时期,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消极:君主*的空前强化,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造成官僚机构膨胀,**之风盛行;经济上严重扼杀了社会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想文化上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为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19.【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中国古代*主义发展的趋势可知,皇权逐渐加强,直至达到顶峰,大臣的权力则不断被削弱。在四个选项中,D项的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完全符合这一趋势,故正确。

  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的加强相关知识。由材料“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主义中央集权,B正确;A、C、D都不是其根本作用,排除。故选B。

  2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及学生对原始史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由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可以看出战争发生在北方。香港岛、广州在地理位置上不符合,故A、B两项排除;C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朝鲜海域的丰岛海战,并非在中国境内,也不符合“五尺童子”参战的史实,故C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符合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且“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也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义和团的抗争史实,故D项正确。

  2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要变封建*为君主立宪制,A项与“托古改制”不符,排除;B项与“托古改制”不符,排除;“托古改制”是依靠清政府进行改革和变法,“扶清灭洋”是扶助清政府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两个方案都对清政府寄予希望,C项正确;D项不符合“扶清灭洋”,排除。

  2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材料中“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等信息说明《南京条约》迎合了英国工业品自由进入中国市场的需要,体现了贸易自由化的要求,A项正确;“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按例交纳”反映了中国针对英国而制定了关税税则,不能说明失去关税自主权,B项错误;《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并非立即出现出超现象,C项错误;材料所述的英国对华贸易未体现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项排除。

  2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由材料“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可知中国对战争局势的把握处于幻想状态,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是必然的,A正确;B、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战争的结局与正义有关系,如二战,D错误。故选A。

  2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1840—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材料中三次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中日战争,这三次战争使清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尤其是在甲午战争战败后,清王朝“天朝大国”的思想观念受到严重冲击,B正确;打开中国市场和开通商口岸都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是列强的主要意图,不是对中国的刺激,A、C排除;向西方学习只是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行为,D排除。故选B。

  2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取消一切*国民党政权的*政策,及*运动”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与国民政府的敌对政策,再结合1937年7月中旬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内*已经成为主要矛盾,C正确;A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B、D排除。

  2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蒋介石的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战思想,这推动了持久战抗战策略的形成,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A项错误。1937年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C项错误。1938年5月*的《论持久战》系统地阐述了中共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这与题干中“1938年2月”不符,D项错误。

  2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表格显示“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三个时期,日本的兵力分配情况,其中在中国战场的兵力分别是35个师团、37个师团以及110多万人,远多于其他战场的兵力分配,说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大部分兵力,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具体说明日军在各个战场的兵力分布,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不出日本在二战期间军力严重不足的信息,B项错误;东南亚战场和中国战场对日军来说都很重要,C项错误。

  【知识拓展】二战期间日本的兵力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兵力主要有四大块:本土(约200万)、关东军(约80万)、关内日军(约120万)、南洋和太平洋日军(约60万)。投入兵力方面,在中国战场的多一些,但最精锐的师团,基本上都在南洋和太平洋战场。例如二战时日本的师团有甲种师团到丁种师团,其中1~10师团是甲种师团精英中的精英,但这些师团大多在太平洋战场上被消灭。

  2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开展对国共关系的影响。由“20世纪40年代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关系逐步恶化,冷战开始;由“国统区教科书提到‘英美以联合国通牒迫令日本无条件投降’”可知,国民党宣扬英美对抗战胜利的意义;由“根据地教科书则指出‘虽英美联合亦不能取胜于日本,最后苏联参战,才将日寇击败’”可知,共产党强调苏联对抗战胜利的影响。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均排除。

  3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A是在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成为党的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是在1935年底召开的,确立了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1937年8月洛川会议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材料描述的地道战就是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是游击战战法之一,C项正确;D是在1946年1月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召开的重要的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31.(1)先秦时期的“宰相”既掌国政又掌家务,是一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3分)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3分)

  (2)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3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3分)。

  (3)适应*皇权不断加强的需要。(4分)

  32、解析:第(1)问,注意列举的史实是在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第(2)问,作者观点从材料中归纳出,但显然材料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第(3)问,要说明在灾难中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复兴。

  答案:(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6分)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6分)

  (3)甲午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8分)

  【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开平煤矿产的煤,除供应国内各局以外,还投放市场。煤的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材料表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使中国实现了富强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C.彻底打破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彻底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2.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3、在量子力学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此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守仁

  4、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

  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6、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B.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7、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这说明当时()

  A.当时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B.荀子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8、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

  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D.君主*逐渐强化

  9、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10、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C.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11、明太祖时大臣钱宰曾写有“四鼓(四更之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的诗。从诗文判断钱宰起床准备上朝的时间应在()

  A.23点至l点B.1点至3点C.3点至5点D.5点至7点

  12、明末清初某位思想家提出:“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是()

  A.王夫之B.王阳明C.李贽D.黄宗羲

  13、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14、明代学者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

  15、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第四个时代: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第七个时代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第八个时代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的束缚的时期……。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16、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说:“根据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之‘因’;……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神?”“总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这说明()

  A.宋明理学与欧洲理性主义无本质差别B.欧洲启蒙运动吸收中国文化营养

  C.莱布尼茨根本否定*教,否定人文主义

  D.宋明理学本质上是一封建主义宗教神学

  17、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者也。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B.兼爱非攻C.仁政治国D.以德治民

  18、“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9、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20、“国学研究正在成为当代显学,其中一个最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历的官方哲学则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实,民间文化才是民族文化的本体,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流的,还有信众庞大的民间哲学。”(刘宗迪《中国文化的主流》)依据你所了解的史实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的官方哲学和民间哲学分别应是()

  A.儒学和道学B.儒学和佛学C.道学和佛学D.理学和儒学

  2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乎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C.深刻揭露君主*的弊端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

  22、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韩非法家“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23、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道德为核心内容

  24、“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D.宋朝程朱理学

  25、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26、“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验室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28、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B.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D.*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9、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论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小农经济是*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B.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C.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主义的理论基础

  30、《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其意在说明“百家争鸣”的出现

  A.为了满足春秋战国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

  B.属于新兴地主与没落贵族之间的斗争

  C.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各类学说的质变

  D.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31、黄宗羲认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有三大问题: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转卖为货币交税,并受商人盘剥;历代税赋改革,都不断加重农民负担。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黄宗羲认为不合理的赋税制度加重农民负担

  B.黄宗羲借此反对君主*,渴求民主与法治

  C.黄宗羲力主废除土地私有制,恢复均田制

  D.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32、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改造,下列对董仲舒新儒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宇宙自然进行了深层思考B.使儒学的地位有了重大改变C.继承了历三纲五常学说D.认为皇帝是天子权力不可约束

  33、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A.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性质B.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C.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D.主张接触世间万物以求理

  34、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B.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C.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D.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3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36、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的是

  A.“性善说”B.“奖励耕战”C.“民贵君轻”D.“无为而治”

  37、“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主张相吻合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38、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39、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发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②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0、李贽说:“除欲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这表明他

  A.将孔子树立为思想界的神圣人物B.认为儒家经典神圣不可侵犯

  C.主张是非的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D.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而空谈道德

  二、材料题(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四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4分)

  (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4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殷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篇所引孔子言“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孟鸥、王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三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四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材料五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六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儒者的特征。(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4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四,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4分)

  (4)据材料五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意义?(6分)

  (5)材料五、六与材料二相比,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答案】

  1、B

  2、A

  3、D材料强调“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亦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符合这一思想特征的思想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因此D项符合题意。

  4、D根据所学可知先秦诸子思想中,儒家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①体现的是商鞅变法的,是在严酷的法律制度下出现的状况,与实际情况相比显然夸大,因此①排除,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

  5、A从材料中“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可知此时期的“异质”已经与原来的儒家思想有很大不同,故排除A项。根据“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可排除C项“西学东渐”的产物。根据所学可知因为政府推行文化*导致明末清初反正统思想并没有发展为像西方一样的启蒙思想进而推动社会转型,故排除D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反正同应运而生,A项符合题意。

  6、B、D根据所学可知朱熹强调理学的修养论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通过格物致知而达到修养的境界“仁”,因此格物致知并不是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而是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因此B项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7、A根据所学可知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他并未开创法家学说,排除B项。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适合社会形势的是法家思想,各国纷纷变法,儒家思想受冷落,排除C项。材料并未谈到因为有共同的政治利益而使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结成了利益同盟,排除D项。通过材料可知荀子主张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并用,因此可以说明

  当时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项符合题意。

  8、D材料核心词语主要是“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没有形成一种*力量钳制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中“君为轻”的局面。随着秦汉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需要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因此出现“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体现了君主*的确立和加强。理学强调“三纲五常”,主张维护封建秩序,适应了君主*强化的需要。到明清时期,随着君主*的不断强化,其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出现了黄宗羲等人批判君主*的思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因此儒学主张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的确立和加强的过程。D项符合题意。

  9、B材料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在用乐器时的等级,体现了古代礼乐制度。根据所学可知,主张遵从“礼”的思想家是孔子,他提出“克己复礼”。因此B正确。

  10、C材料强调“天下之害”的原因是由于“国之与国之相攻”“不相爱”。因此可以推断是墨子,符合墨子的观点是C项,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因此C正确。AD为儒家思想故排除,B项为道家思想,故排除。

  11、B从材料“四鼓(四更之鼓)”可知,钱宰起床准备上朝的时间应在1点到3点。所以答案选B。一更夜从黄昏始19-*,二更定昏人不静21-23点,三更23-次日凌晨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

  12、D材料所讲的是君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他们应是平等的。这是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所以答案选D。黄宗羲敢于批判君主*,提出限制君权,主张工商皆本,其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王阳明的致良知;李贽反正统意识。

  13、B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14、A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了宋代,经济重心移到了南方。而材料中所体现的局面体现为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所以答案选A。

  15、D题中大意是关于历史分期的问题,从材料中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挣脱了*的束缚”等处可以发现,该作者分期的依据是人类理性不断的解放,故D项正确。

  16、C材料中的数学家莱布尼茨把中国宋明时期的“理”(即封建*纲常)视作神,视作造物主,说明其否定了*教的上帝造物主,故C项说法符合题意。

  17、C从材料“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可知,这位思想家反对*,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所以答案选C。

  18、B本则材料大意是:(在圣人进行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之后),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材料论述了君主*、法律至上,等主张,据此本题选B正确。

  19、D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从世界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合理性和永恒性,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宋代理学受到统治者大力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正统。依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说法均是片面的。

  20、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的官方哲学和民间哲学分别应是理学和儒学,理学的精华中有气节、品德、意志力等;糟粕有三纲五常,影响都挺大的;儒学在民间影响也很大,所以D正确。

  21、B黄宗羲从限制君权出发,提出“复方镇”,把中央权利下放到方镇,这样可以既限制膨胀的君权,又可以防止割据之害。A、C无从体现,D概括不全面,故答案选B。

  22、A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提倡无为,崇尚自然山水。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而庄子更是强调人的精神自由,因此选A。BCD的主张都带有为政治服务的色彩,与题意不符,排除。

  23、D根据所学知识,“宋明理学家”以及“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宋代理学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道德。所以答案选D。

  24、C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相符,故C项正确;AB项与题干“天人感应”的思想不符,故排除;D项与题干要求“始于”不符,故排除。

  25、D材料中的“养心”、“诚”、“明”是儒家的思想,其目的是维护社会*,A项正确;从材料中孟子的话可知C项正确;从材料中周敦颐的话得出B项;孟子所说的“心”仅指思想,陆王心所说的“心”是万物产生本原,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故答案D。

  26、A题中的言论属于法家学派,A项与之相同;B、C、D三项分别属于道家、儒家和道家学派。

  27、D由材料“《家礼》”“进入生活世界”“生活中的实现”等关键信息可知,作者认为朱熹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所以答案选D。

  28、B材料中李贽认为“焚书”是战国以来言论、思想过度自由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即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故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29、D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为主体,其统治者是在中国形成的中央集权君主*,A体现了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的结合,A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B正确;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总要以一次大的思想解放为先导,百家争鸣推动了社会的转型,C正确;法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主义的理论基础,所以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D。

  30、A由“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可以看出诸子百家之所以各自宣扬自己的学说,意在取得各诸侯国的认可,为其服务,故选A。

  31、A从材料“……统一征税”“……商人盘剥”“……加重农民负担”可知黄宗羲认为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是不合理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所以答案选A。

  32、B董仲舒新儒学属于社会学范畴,故A项明显错误;B项正确,儒学在这之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C项表述错误,三纲五常是新儒学的内容;董仲舒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以约束天子,故D项错误。所以应选B。

  33、C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以自己内心的判断为准绳。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不出民主思想;B项错误,心学依然是儒家思想;D项与题意不合“夫学贵得之心”。所以应选C。

  34、D材料中强调“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由此可知他这一观点充分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而不是天地鬼神,B项符合题意。以自我的内心感受体验认识说明一切,这种观点从哲学流派上来说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想理解是正确的。否定天地鬼神的*,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因此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C项理解是正确的。近代思想启蒙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反*求民主,反愚昧求科学,因此从这两点上来说王阳明心学还不具备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D项理解不正确。

  35、A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地位不可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它揭示了*王朝和封建社会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曲折反映,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

  36、C孟子是继孔子之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他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仁政”,并且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A项与题意无关;B项是法家思想;D项是道家思想。所以应选C。

  37、B依据所学可知,A为荀子的主张;B为孟子的主张,“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正体现了“民贵君轻”这一思想,符合题意;C为墨家的思想主张;D为法家的思想主张。所以应选B。

  38、D汉武帝虽然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法家思想在治国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新儒学也是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故A、B、C符合史实,D项错误,这时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不可能沦为法家的附庸,所以应选D。

  39、B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天人感应”,材料“天乃发出灾害以谴告之”体现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君主的行为有所限制,提醒君主要“施行仁政”。材料体现不出②、④的观点。所以应选B。

  40、D依据所学可知,李贽是明末的“离经叛道”的儒家思想家,主张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从材料可知,李贽认为人应该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空谈道德。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41、(1)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4分)

  (2)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4分)

  (3)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但仍以儒学的礼法、*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3分)

  (4)批判君主*,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4分)

  42、(1)特征:与巫相近,重视仪式。(2分)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2分)。

  实质: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分)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2分)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2分)

  (4)“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是“天下之大害”。(4分)

  进步性:抨击了君主*制度,对后世反*斗争起了积极作用。(2分)

  (5)由加强君主权力到主张限制君主权力。(2分)

  原因:明代君主*空前强化,封建君主*制度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早期民主思想萌生。(4分,每点2分)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