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高一 > 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2021-04-21 16:35:44 浏览量:

  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一、教材地位与教学目标分析

  教材地位 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就从本课开始形成。本课上承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关系破裂,下启“国共十年对峙”,在中国民主革命道路上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了解革命摇篮井冈山、红都瑞金,理解土地革命等知识点;思考“武装起义失败说明了什么?”培养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能力;感悟“星火燎原”全过程,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树立大文科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基石”被载入史册,是红色旅游胜地。讨论“井冈山精神内涵是什么?”培养历史阐释能力并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精神.

  并认识:创新的前提是实事求是,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到个人,则需要我们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实现人生价值。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内容重组 根据教材大纲、新课标要求和对学生的了解,依据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教材分解成3个模块,使教材知识系统化,也符合普遍认知规律,方便学生识记。

  重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为它标志着中共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难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因为它比较专业化,带有浓厚的理性色彩,对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而言有难度。

  关键“井冈山的星火”,因为它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一个成功范例,“星星之火”,由此点燃,并很快成“燎原之势”。

  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突破关键,我用讲述法创设情境,用启发式谈话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互动探究,并辅之以图示法化解难点。具体见下文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分析。

  学法指导 为了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相关学法指导,如预习法:课前查阅“割据”的含义,搜集相关毛泽东诗词;探究式学习方法:由知识层次的基础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上升到史实和运用层次的深度探究,从历史中吸取人生的智慧。

  三、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分析

  导入新课:由于本课标题就是题眼,所以适合用“解题释意”的方式导入新课,以“割据”的含义引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标题,并指出标题打双引号的原因,然后一句话过渡: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怎样探索革命道路呢?引出第一模块“揭开序幕”

  第一模块“揭开序幕”老师讲述法创设情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片白色恐怖,但是在淡红的血色中,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学生入情入境,脸上露出敬佩或担忧的表情。

  由于高一学生初中学过本模块内容,所以重点分析起义失败的教训。教师置疑:中共照搬俄国经验,以城市包围农村,但是南昌起义失败了,广州起义失败了,长沙起义还是失败了,说明了什么?启发得出结论:城市中心论不适合中国,中国农村敌人力量弱,应从城市转入农村,上山。上山?马克思没说过,列宁也没讲过。而毛泽东善于审时度势,中国农村敌人力量弱,决定上山,这说明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这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于是师生开始第二模块“形成局面”

  第二模块“形成局面”1927年10月毛泽东队伍来到井冈山(幻灯片展示图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武装割据”政权井冈山根据地。可是这样当“红色山大王”,革命就会胜利吗?林彪就曾问过:这红旗能打多久?于是毛泽东在八角楼的油灯下(幻灯片展示图片)作出了正确答案,写出了三篇文章,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由于高一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因,对理论缺乏相应感性认识,老师用启发式谈话法: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根本上是由什么决定的?(国情)

  什么样的国情?(学生讨论:城市发达,敌人统治力量强;农村山高皇帝远,统治力量弱)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可以继续发展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老师总结:毛泽东认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这三者结合(利用图示法展示三者关系)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