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政治课件 > 高一 > 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文)

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文)

2021-08-12 08:48:01 浏览量:

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

  ③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小组 ④ 自然风光

  A、②③④ B、②③ C ①②③ D、③

  2、两岸清明节包机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是:不管是祖国内地,还是港澳台地区的华人,都有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传统。每年清明节前后返乡拜祖是台湾同胞及其眷属几十年来的强烈愿望。这一前提表明

  A.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

  B.两岸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两岸文化的不同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衣锦还乡、叶落归根”是每一位华人都无法舍弃的情结

  3、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潜移默化的 B.深远持久的 C.愉悦欢乐的 D.健康向上的

  4、青藏高原的文化之美无处不在。譬如帐篷这一供藏族同胞栖身的特殊“居所”,便带有高原特有的神秘和深厚的藏传佛教及民俗文化的色彩。这说明( )

  A.生活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生活 B.文化包括纯自然的景观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5、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这说明

  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6、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不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随着我这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品。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是一个明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7、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8、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A.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9、“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C.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

  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10、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这说明( )

  A.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B.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11、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

  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12、“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B.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文化将取代各国和民族文化 D. 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遗传因素决定的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14、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过年的习俗有所不同,这体现了( )

  A、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民族文化充满了生机 D、民族文化具有多姿多彩的魅力

  16、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17、文化先驱们“既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这表明( )

  A.他们的叛逆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 B.他们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继

  C.他们的叛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 D.他们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剔除

  18、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19、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这表明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1、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社会制度的更替 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教育方式的变革

  22、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 为标志的( )

  A.语言的产生 B.电视的广泛推广

  C.网络的普及 D.印刷媒体的推广

  云南省文学艺术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现象被国内外专家和舆论界称为“云南现象”或者“云南模式”。在一些全国性的会议上,“云南现象”和“云南模式”屡屡被提及,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典型案例”在全国广为传扬,被很多省市当作宝贵经验前来参观学习。 除了《云南映象》、《 玛的十七岁》、《好大一对羊》等一大批作品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外,云南11个艺术门类参加全国性比赛,有6个艺术门类进入全国前六位。舞蹈作品在全国荷花奖的19个奖项(连金、银奖在内)中,有7个被云南摘取。 去年,省统计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占GDP总量的4.1%,174亿元,净增100亿元。云南的统计体系被当作全国的统计体系进行推广。回答

  23、云南文化事业发展态势很好,包括舞蹈在内的各种文化对人民的作用在于

  A.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

  B.传播文化知识

  C.引导人民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D.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24、从云南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可以看出

  A.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C.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D.文化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25、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皖西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答题卡(文)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

  二、非选择题部分(50分)

  26、某中学高一(1)班同学在学习《文化生活》课程中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他们对搜集到的下列材料进行分组讨论。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材料二胡锦涛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该班同学结合材料围绕“弘扬中华文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意义”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 如果你是该班成员,试阐述你的观点?(至少四点 )

  27、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他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观点二: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请你对以上两种观点加以评述。

  28、“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或“融合”)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种“和而不同”思想,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1)如何正确看待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2)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29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8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总产值357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1%,而日本2008年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为85.057万亿日元,占GDP的17%,美国当年的文化产业收入是4000亿美元,产值占GDP总量的25%。

  材料二:有材料显示,美国目前已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传播在世界各地的新闻90%上以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从全球市场看,美国影视,业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美国电影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现已占有欧洲票房收入的70%。由美国公司生产的音乐唱片已占世界音乐唱片消费总量的60%。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的思维思考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振兴我国的文化事业,提升文化竞争力?

  《文化生活》月考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345678910111213

  DDBDABDDCDBAD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DACCBCDADBCD

  二、非选择题部分(50分)26、①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③ 文化与经济、政治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④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⑤ 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⑥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8.(1)①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构成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正是因为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差异并不是差距,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文化都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过贡献。③文化的差异不是冲突的根源,正是差异的存在才有交流的必要,差异是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起点。

  (2)①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必须做到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7、答:(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全盘肯定或否定,要一分为二地看待。(1分)(2)观点一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一面,但认为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是不科学的。(2分)(3)观点二认为传统文化中有保守的因素,有不合理的因素是正确的,但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则是不科学的。(2分)(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3分)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分)

  29、、材料一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竞争力应: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④增加文化消费的比重,以消费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⑤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