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高一 >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精选五篇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精选五篇

2022-07-13 11:24:45 浏览量: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精选五篇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精选五篇。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1.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经典力学

  1、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的建立所作的贡献

  (1)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形成。

  2、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科学摆脱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进入全面繁荣时代。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主要观点: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意义: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打击了神创说,促进了思想解放;“适者生存”成为殖民扩张的借口,也推动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开展。

  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富尔顿汽船、史蒂芬孙火车)。

  (2)电气技术的应用: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发明了许多家用电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②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③社会生活(如:衣食住行娱)发生变化,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四、相对论与量子论(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运动)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

  (1)内容: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与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

  (2)意义:提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是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2、量子论的提出与发展

  (1)提出:德国普朗克。

  (2)发展:爱因斯坦用量子论解释光电效应;后来量子力学建立。

  五、现代信息技术

  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1)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2)网络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互联网(因特网),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起了人类生产、生活和学习的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但易于引发垃圾信息泛滥,网络犯罪出现,青少年沉迷网络等不利影响。

  2.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世界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明中期以后,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开始使用花楼机,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丝织品工艺精巧,如“妆花缎”,后又增加了新品种金宝地。

  3.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汉字与中国书画

  了解汉字的演变

  起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商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演变:

  A演变过程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B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

  了解古代中国的书法家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主要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楷书:具有实用价值。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4.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汉赋: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的文体——赋。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初唐的诗人有王勃、陈子昂。

  B盛唐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南宋)等。

  元曲:到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一方面XX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以《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高鄂)四部长篇小说最为。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5.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国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4)唐诗: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剧与汉调融合,形成京剧。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