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高效课堂建设主要亮点是什么

高效课堂建设主要亮点是什么

2020-10-15 19:31:43 浏览量:

  教学高效课堂建设的亮点

  1、高效课堂的概括: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3、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 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4、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5、高效课堂的教学抓手:

  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三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

  6、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10+20+10

  B、环节划分:课前延伸准备导学案,课内探究五个环节,课后提升作业检查。

  C、五个环节: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提升当堂检测。

  D、三查:课堂上三次检查和反馈,即自主学习、展示提升、课堂检测后的学情检查和反馈矫正。

  E、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

  7、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C、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D、四看教师: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E、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8、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A、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

  B、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C、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9、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10、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 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6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 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有教师负责。

  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11、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A、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B、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C、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

  D、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12、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B、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13、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14、高效课堂的命门

  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

  A、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开放就是解放;

  B、关键定成败: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是否真正觉醒和发挥。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C、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再靠教学技艺包打天下绝对是一厢情愿,茶壶里面起波澜不解决问题,唯有重视课堂标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课堂,才能保证让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都合格;

  D、模式出效益:用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帖阶段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左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为课堂之道;

  E、流程生能力:掌握了模式,习惯了流程,便能产生良性循环,形成能力,所谓熟能生巧。

  15、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

  A、常规途径: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

  B、小课题研究:揪住课堂教学中的活问题,持之以恒,力行数年,必有所成;

  C、教师个人俱乐部: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和广州市名教师的专业优势,鼓励教师发展个人特长。

  高效课堂建设必须警惕10大误区

  误区一:没有自我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目的是改变应试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

  这个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仅有大方向而忽视了立足自我,往往会备感艰难,难以见效。当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学校首先要聚焦自身问题、明确自我目标,然后对症下药,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如果没有具体目标,只是见什么学什么,就很容易出现瞎折腾的现象,让学生成为试验品。

  如果先明确目标再寻找方法,就可以避免比照葫芦画瓢的问题,有利于学校选择性地制定改革策略,形成自我特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之前,一定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了这个问题,改革就会万变不离其宗,不至于出现方向性错误。

  误区二:过度追求创新

  有些学校在改革初期,一味地打破常规、创新求异,力图建立不同于他人的模式。于是,这些学校挖空心思为自己的课堂起名字、建新规,导致课堂教学改革名目繁多、花样频出,真正有突破、有成效的改革经验反而并不多见。常言道,不破不立,改革需要破旧立新。

  然而,什么能破,什么不能破每所学校都应该认真甄别、谨慎对待。比如,有的学校颠覆学习常规(包括预习、复习、作业等),倡导所谓的零作业零测试;有的学校无视记忆力、专注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粗心、马虎听之任之,反而美其名曰善待学生的错误;有些学校提倡课程资源整合却忽视课程内容转化,过分注重流程环节却忽视基本要素,不把精力投入到问题、活动、评价的设计上,却在学生展示的形式上煞费苦心。

  此外,新的学习方式有新的常规要求,如果不能认真培养新的学习规范,新课堂就会让人感觉如飘浮在空中一般,落不到实处。以小组合作为例,如果教师不能把合作技能纳入常规养成计划,那么学生围坐起来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分工、如何对话、如何处理成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样的小组合作,肯定会破绽百出、问题不断。

  误区三:误读生命活力

  关注课堂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创新,比如游戏进课堂语文戏剧化学生问满堂等。

  于是,课堂上热闹异常,学生不断提问、不断对抗,展示形式也丰富多彩。然而,什么是真正的课堂生命活力呢我们不妨听听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出者叶澜的观点:我不认为凡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小老师、让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互问互答才是改革,也不认为学生活动越多、教师讲得越少,课堂桌椅摆成六人组状而非秧田式,就是体现当代教学改革要求的课。

  实际上,真正体现课堂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应该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多维对话为形式、以思维产品为成果。如果教学互动不具备这3个条件,课堂教学就会偏离方向、劳而无功。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畅想、各抒己见、辩驳争议、论证事实,碰撞出无数个精彩观念,让学习过程幻化为奇妙的生产之旅,才会真正产生课堂生命活力。

  不顾学生创造力,不顾教学生产力,只是形式创新的知识搬迁,这样的课堂活力怎么会有生命力呢

  误区四:忽视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最受关注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支持者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把力气放在了新学习方式的建构上,并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反对者则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武器,极力发掘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反对新的学习方式。

  然而,不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未能从本质上审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由与方法,未能探寻学生到底缺少什么,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短板。

  比如,有些学校倡导促进学生幸福发展,却并不清楚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发展。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理性与创造性的核心,没有批判性思维教学,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

  学习的本质是创造而不是被动接受,没有对现存知识的质疑与反思、思辨与否定,就不可能拥有创造性。教师在课堂上不要急于提供结论,而是要让学生自主探寻,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观点甚至相反的观点进行争论,再让学生互相评估各自的想法,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最佳证据。

  这种做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误区五:课改速成论

  有时,我们对抱残守缺的课改反对者批评有加,但对一些认为只要改课、必有效果的盲目乐观思想缺乏警惕。

  日本学者佐藤学曾指出:当今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实验并不总是理想的,未必会给教育带来进步,也未必注定会给儿童缔造幸福的未来。在这些改革与实验中也夹杂着教师的困惑与失望。改革与实验的时代,也是混乱与迷惘的时代。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存在失败的危险。一些地区、学校把课改看作是一种时髦,简单冒进、包装打造,使课堂教学改革成为闹剧,失去了改革的严肃性。

  我们对待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能拍脑袋下决策,要学会科学论证。课改是慢的艺术,容不得急躁与冒进,那种指望马到成功,指望全体教师齐步走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违反教育发展规律的。

  要记住,课堂是为学生发展而改、为教师发展而改、为学校发展而改,而不是为喝彩而改。

  误区六:主导与主体相互排斥

  教与学是一个共同体。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候,并不排斥教师的导。真正的高效课堂包括科学的导与科学的学。没有教师科学的导,课堂就可能没有高度、宽度与深度。

  教师科学的导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导向、导序、导思、导法、导练、导结。学生在自学与合学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是要研学、助学、备学、量学、思学、调学。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双向的,一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是针对教师而言的;二是相信教师、解放教师、利用教师、发展教师,这是针对校长而言的。教学合一,不仅是传统课堂的教学原则,对高效课堂同样适用。

  误区七:放手成了放羊

  放手不等于放羊。有些学校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教师与学生在高效课堂背景下的素养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适度放手自然水到渠成,学生也因此锻炼了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的能力。

  然而,一些学习者不明就里,也让教师大胆放手,甚至要求教师不写教案、不批作业、不作讲解,这样的做法当然会导致学生成绩大滑坡。

  教师的放手应该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持久培养上,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后,教师才能大胆放手。在新课堂中,放手是建立在放心基础之上的。

  与大胆放手相对的,是一些学校唯恐学生学不会,让教师事事包办。实际上,自主精神与自主能力的培养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教师应该不断解放思想,尝试让学生备课、上课、命题、批改作业。

  自主应该无处不在、时时发生,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才可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相信学生自己能够学会;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讨论;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并主持课堂教学。

  误区八:导学案止于学什么

  导学案的价值在导学,导学不能止于学什么。一份优质的导学案要重点解决怎么学与不会怎么办两大问题。

  怎么学即会学,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会某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共性方法与个性方法。但是,许多导学案上的方法都是流程操作的方法,缺少思维含量。真正的方法应该是学习的策略、途径、方式、工具、规律、窍门、技巧等。如果导学案上没有方法指导,课堂高效自然无从谈起。

  解决不会怎么办的问题,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已学知识、相关知识等,保证人人学会。

  导学案编制应走出一重两轻的误区:一重指重导学案编制的格式,比如学习目标、流程、环节的格式要求;二轻指轻导学案本质,轻对课标、教材、教参的研读。

  导学案的本质是助学工具,旨在引导学生的学,在自学的关键处给予目标导航、困惑处给予方法指导,对学习新知识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旧知识的铺垫。

  还有些时候,教师把备课重心放在了套模式上,忽视了对课标、教材的研究,导致有些导学案用习题代替问题,有些导学案的合学内容无必要、探究内容无价值。

  误区九:展示就是说答案

  学生的展示水平决定课堂的高度与效率。许多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示多展少,重结果轻过程,重答案轻方法,重成果分享轻问题暴露。因此,课堂应该从示中心走向展中心。

  展示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展成果(知道、理解、明白),

  展问题(不解、不同、疑惑),

  展思路(依据、论证、结论),

  展过程(步骤、要点、规范),

  展观点(看法、见解、理由),

  展方法(多样、发散、迁移),

  展规律(一点、一类、一片),

  展体系(梳理、穿线、建构),

  展意义(教训、感悟、启发),

  展质疑(异见、批判、建议),

  展发现(盲点、疏漏、生成)。

  展示的落实角度包括:从一道题怎么做拓展到一类题怎么做;从点引申到面,比如,问本文线索是什么,就可以联系到文章线索有几种,再针对每种线索举一个例子;如果问题是个例子,就要尝试总结问题、验证规律;可以展示问题回答的切入点、易错点、易混点;可以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由他人观点引发的思考。

  总之,展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要解决困惑问题,要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有所收获,还要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切忌让展示变成表演与问答。

  误区十:忽视反馈与反思

  检测与反馈环节是衡量课堂达标情况的镜子与回音壁,不可或缺,也不可仓促了事,更不宜推至课外。

  为了让检测与反馈更有效,可以重点强调以下几方面:题目设置要回扣学习目标,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让学生自拟检测题并相互批改,采取问答、操作、展示、背诵、听写、笔试等多种有效的课堂反馈形式,保证充分的时间当堂完成任务。

  课堂反思也是被许多教师忽视的一个环节,往往是练习、交流、展示等环节设计得精彩纷呈,最后的小结却一笔带过、草草收场。实际上,一堂完整的课,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导课环节、引人入胜的主体部分,还要有回味无穷的结尾。一堂好课犹如一台戏,结束时应该是高潮,而非尾声。

  课堂小结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要突出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以及技能、规律与方法,要制造悬念、埋下伏笔。课堂小结可以采取趣味游戏、知识树、歌谣、顺口溜、列表比较等方法。

  建设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1、先按基本模式要求把高效课堂的架构立起来。

  多年的改革之所以没有实质性改变,就是因为教师们没有走进一个改革的架构中,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对改革评头论足,有时感觉到那些比较成功的经验的创造者为什么不是自己,常常在感叹之余,也想着走进去试一试,可怎么也找不到感觉。

  原因在哪里就在别人身在一个能促进人改变的架构中,让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所以,要想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工作方式,只寄希望于灌输是行不通的,得立一个构架,造一种氛围,给一个抓手,让人身在其中,真正成为局内人,在不断的熏染中,逐渐地通过入乡随俗的约束,实现人自身素养的变化。

  2、有了架构之后,需要把人引进来。

  把人引进来,可能不会一呼百应,总会有一些人习惯了自己长期生活的环境,与其说是对过去的那些风土人情有所眷恋,不如说是思想老化、惰性十足。

  把教师们引入到教学改革的架构之内,应该更复杂。绝对不只是解决一个不习惯的问题所能如愿以偿的,它需要教师们的社会责任感、自我追求、信心和勇气等。

  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不同的质量内涵。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限制教师不管用什么办法,育人是要讲科学、讲艺术的,有时还应该是谨小慎微的,怎么一个只要学生学会了了得所以,引的关键在于责任心问题必须为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而不是暂时的学会。

  3、人进来之后,就要在适应上下功夫,有更优质的服务。

  人进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更难的是适应。适应这里的基本规矩、人际关系、风俗习惯、人居环境等等,更重要的是还得有熟知这些东西的人,时时地提供服务,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醒。

  要想尽快适应,一方面自己主动一些,用足够的时间去观察、领悟、学习;另一方面需要能真正引领的人。

  就课堂改革来讲,最主要的可能是行动引领,就是得有人先做出个样子来,并能比较有效地指导他人。因此,学校领导的带头学习、研究、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得通过基础较好的、接受新事物快的人先行一步,以他们的具体工作来作示范,一步一步地引导教师们慢慢适应。

  适应首先意味着改变,你不能固守自己的老习惯、老思想、老作风,有困惑、有压力、有烦恼,甚至有阵痛都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有挑战自我的十足勇气,有志在必得的坚定信心,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

最新推荐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