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入党申请书 > 有关怎样检测快速阅读的效果

有关怎样检测快速阅读的效果

2020-10-17 05:43:36 浏览量:

  一

  快速阅读的效果分为阅读速度、理解率、记忆率和阅读效率四个方面,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理解率和记忆率两者是很难加以明确区分的,因此往往就合在一起而统称理解记忆率。这样,实际检测内容就是阅读速度、理解记忆率和阅读效率三个方面了。

  阅读速度一般是指每分钟阅读的字数。阅读速度的测试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容易进行,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检测,一是让被检测者用其经常的习惯的速度阅读一分钟,再数一下他阅读了多少字,就知道他的阅读速度是多少了;而是在他阅读的同时计时,看他读完一篇文章用多少秒钟,然后用文章的字数除以阅读所用秒数,再乘以60就是他一分钟的阅读速度了。

  理解记忆率主要通过书面考试和口头考试两种途径来检测。其中书面考试又分为试卷法、默写法、写大纲法和思维导图法四种;口头考试也分为问答和复述两种。怎样检测快速阅读的效果下面对这些快速阅读检测方法分别加以介绍。

  书面考试的试卷法:

  国内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根据所读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份共计10道题的试卷,每道题10分,满分为100分,由被检测者在阅读之后书面答题。试题的类型可以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等。

  而国际快读协会的做法则是设计一份共计20道题的试卷,每道题5分,满分为100分,其中主观题型和客观题型各占一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主张对快速阅读理解记忆率的检测以70分为及格,而国际快读协会制定的检测标准是60分为及格。显然,以70分为及格的要求既不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又与其他科目的检测要求相差较大,是应该加以修正的。

  试卷法检测的优点是评分的客观性较强、分数较精确,但它的缺点是试题本身就对被检测者有提示作用,因此难度相对就降低了,是所有检测方式中难度最小的一种。

  书面考试的默写法:

  这种检测要求被检测者在阅读完毕之后,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单纯依赖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将文章内容默写出来,并且争取尽量靠近原文的结构、风格和语言,然后根据所默写的内容是否详细、具体和准确,以及和原文的接近程度来评分。

  默写法检测的优点有三:一是因为没有任何提示而可信度最高;二是经常进行这种练习会明显提升记忆的精确性,乃至最终达到过目成诵的境界;三是对被检测者的书面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的考验和锻炼也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其缺点是评价的分数很难精确到个位数,有时不同的阅卷者之间的差异会比较大。

  由于没有任何提示,默写法检测是难度最大的。

  书面考试的写大纲法:

  这种检测要求被检测者在阅读完毕之后,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写出文章的提纲,然后评判者根据提纲的详略程度来评分。

  写提纲法检测也是没有任何提示的,可信度自然较高;但是它对文章的真实情况的反映却是粗略的。因此,这是一种难度比较适中的检测。

  书面考试的思维导图法:

  这是一种和写大纲法非常接近和类似检测方法(由英国著名快速阅读和快速记忆专家托尼巴赞研发和推广),所不同的是要求被检测者根据其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画出思维导图(潘厚林、郑滢轩的爱信诚速读速记训练中将其称为画脑图),而不是写出条目式的提纲。据说这种方法更加符合人类大脑的记忆之网状结构的本质,对从整体上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和日后的复习会更有好处。

  思维导图法检测也是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完成的,可信度自然也会较高;但是它对文章的真实情况的反映也难免是粗略的。因此,这也是一种难度比较适中的检测。

  口头考试的提问法:

  这种检测方法要求被检测者在阅读完毕之后,以口头方式回答检测者就文章内容所提出的问题,这种检测很难避免试题本身的提示作用,因此难度相对也是较低的,是所有检测方式中难度最小的一种。但是,这种检测对被检测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程度的要求却是比较高的。

  六、口头考试的复述法:

  这种检测方法要求被检测者在阅读完毕之后,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复述文章的内容,然后根据所复述的内容是否详细、具体和准确,以及和原文的接近程度来评分。

  由于没有任何提示,这也是可信度较高的检测方法;而且这种检测对被检测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程度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综上所述,每一种检测方法既有其固有的各不相同的优点,也都有其难以避免的缺点。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检测方法来对同一个被检测者施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度更佳。

  如果是自己进行快读训练,也应该注意检测方式的多样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将来参加检测时发挥真实水平,而且有利于自己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

  01

  你是否很喜欢读书,想读的书很多,可是抽不出时间来;

  你是否会因为的工作的原因,需要阅读很多书,可是阅读速度实在太慢,跟不上工作的需求;

  你是否总是暗暗下定决心,今晚睡觉前一定要看会儿书,可是到点了,打开书却说我已经困了;

  你是否总是在看书的时候想不起来上页写的什么来着然后又得得翻回去重新看一下

  所有的烦恼都不必太过于感叹,总是有方法可循的。

  02

  首先摒弃一种观念:需要记住每一个读过的内容。

  我们总是渴望着记住每一章节的内容,生怕忘记了,所以总是放慢速度,仔细阅读。其实我们的大脑并没有这么大容量储存这么多的知识,所以不必拘泥于记住。

  即使是仔细阅读,记不住的内容还是会被遗忘。

  如果我们花一周时间仔细阅读一本书,一个月后,仅记住1%的内容。

  如果同样花一周的时间,我们快速阅读一本书,一年后,就能记住全部内容的10%,后者是否更加理想

  我们需要记住的内容都是对自己有益的精华。所谓通读一本书的意义就在于邂逅对自己有用的某个记忆的角落。

  03

  掌握流水式阅读法。流水顾名思义就是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学会像听音乐那样读书,不需要逐句逐段的储存式,只需要学会流水式的阅读即可。

  我们生活在信息量大爆炸的时代里,随时都在接收着巨量的信息。我们总是用流水式的方式浏览新闻和公众号,却不懂读书其实也可以使用流水式的阅读,从而使读书成为了一份艰难的差事。

  流水与存储的区别在于流水式阅读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最合理并且可以避免堆积的阅读方式。

  流水式阅读,是对于以储蓄知识为目的的存储式阅读理念的一种反驳,以享受阅读过程为出发点。

  04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点: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这样子容易大脑产生习惯的错觉,容易形成规律,可以持之以恒,不轻易间断。

  比如说:你可以选择早上醒来的10分钟、工作开始的10分钟、午饭后10分钟、睡前10分钟。只要自己能将它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读书便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点: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

  书籍分几种:不必读的书、无法快速阅读的书以及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

  在阅读选择书籍的时候,不必读的书也就没有读的意义。无法快速阅读的书籍可以占比例9:1,比如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小说、散文以及自己需要精读的书籍。

  第三点:今天阅读的书籍与昨天的不同。

  当一本书籍好几百页,你今天一部分放下来,发现还有一大半没读完,如果没时间比较拥挤的时候,你慢慢的发现躺在包里的书好多天了,还没动过,就对它散失了兴趣。反而如果你每天更换不一样的书籍,交替学习,你会发现每一天学的内容都不一样,阅读就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05

  读书就像呼吸,有吸有呼。如果仅仅只是吸,没有了呼,那肚子就会膨胀,无法继续呼吸。所以必须得有进有出。

  因为想要记住,所以记住,不要记忆,而要记录。

  我们快速、深入地阅读,开始于摘录,一行采集是最佳的记录方式,摘取你觉得最具魅力、最令人心动的段落,不要记忆,要记录。

  一边读书,一边整理出属于你的摘抄集录,掩卷之后,再次浏览,并从中挑选出最精华的一行,仅此一行。可以说,阅读一本书的所有价值,皆凝于这一行。

  这就是一行精华的美妙之处。

  这就像音乐的创作,即将现存的音乐片段重新组合,产生一首新曲,犹如把这些语言重新组合成自己的语言。

  读书不是测量,更似探宝。

  当你完成了一行采集后,再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记录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先记下日期、书名、作者,然后摘抄一行精华,在此之后,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学下一行评论。

  一行评论会让你更深刻的理解你所阅读的文章,帮助你摆脱阅读缓慢的状态,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

  何不从现在开始,每读到一本书籍,把其中的一行精华都提炼出来呢

  三

  第一种: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对视幅扩展的意义:当视幅有扩大时,眼睛在一瞬间看到的视线范围会扩大,视线边缘会清晰。

  目前我的速读训级别是28级,所选择的整体感知难度是降低I档难度,即图形数量最多是14个。

  在最近一次视幅扩大前,我的整体感知测试状态是这样的:数量上,8个以内及超过8个但分布有规律(如几个图形排成一排或围成什么固定形状)时,基本可以凭借一瞬间的目测,或者凭借脑海中对图形的记忆残像心测;而超过8个且分布无规律时,就只能通过记忆残像和猜测判断数量;10个以上,就基本全靠猜。

  视幅扩展前,视野范围上,无法看到屏幕上的所有图形,只能勉强抓住以屏幕中心为圆心的一个特定半径圆圈里的图像,而且还是常伴有重影;圆圈之外的图像,就只是模糊不清的晕影,无法看到清晰的图形。

  然而,视幅扩大后,10个数量以内的图形测试没发现变化,10个以上的图形测试却有了视线范围上的明显变化:能看到屏幕上的所有图形,只是视线最外围处不太清晰,且无法感知图形的准确数量,也不能在脑海中复现完整而清晰的残像。

  但于我而言,从只能看到部分图像到能看到全部图像,也算是进步了。视幅的扩展原本就不能太贪心,只要能有一点进步,我就已经满足了。

  所以,我觉得,整体感知可以作为一个检测视幅是否扩大的依据。当视幅确实有扩大时,视线范围内能看到更多、更清晰的图像。当然,个人意见:整体感知最好从单一图形开始训练,因为多图形感知的难度相对较高(图形的分类加大了感知和记忆难度),初期不好把握,不过可以尝试文字感知和数字感知,这二者不牵涉分类,难度比单一图形测试略高(因为是全黑色,没有色彩的刺激)。

  第二种:舒尔特表

  软件里的舒尔特表有数字舒尔特表和文字舒尔特表两种。不过,个人更推荐数字舒尔特表:它相对比较简单,总共只有10个数字(0~9),比起文字笔划上很难找到规律的文字舒尔特表,数字舒尔特表的辨识难度相对较低。

  文字舒尔特表,我个人卡在了6*6上,数字舒尔特表刚突破了7*7,开始向8*8尝试,而最近一次视幅扩展之前则是卡在了7*7上。从训练成果来说,数字舒尔特表算是进步比较明显的:从初接触速读的5*5,到年初的6*6,再到最近的7*7,可以说,数字舒尔特表的进步是最能证明我的视幅扩展的进步的。

  至于视幅扩展在数字舒尔特表上的进步,我觉得主要表现在:视幅扩展前:视线的范围比较小,基本只能看到舒尔特表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看表时几乎是不可避免地把视线向上下左右来回移动来保证看到所有的数字;而当视幅扩展到一定程度时,视线范围几乎能将舒尔特表围成一个圆心,能看到以表的中心为圆心的某个区域,此时,基本上表的四个角最难看到或看清(我多次卡在舒尔特表上都是因为看不到或看不清四角的数字,与第一张的视线范围图道理相似);

  视幅扩展后,无须视线来回移动,表中的数字就会自动进入到视线里。如果说,视幅扩展前是你耗尽眼力一个个地找数字,那么视幅扩展后,便是视线微微转个方向,数字便出现了。

  第三种:速读实战

  扩大视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所以,能让视幅的扩展为速读实践发力才是最重要的。怎样确定速读实践中的阅读速度有提高呢我觉得速读实战可以来证明。

  视幅尚未扩展时,我们的视线是横向跳跃的,因为我们需要横向移动视线保证看到一行中的所有重要文字;但当视幅有扩大时,我们就从看一个个短语向看一整个长句过渡;而当我们的视幅又有了更大的提升时,我们的视线范围又开始向一行字转变;而当视幅突破了一行的界限时,我们开始野心勃勃地尝试一目多行,一开始可能是一行半,然后是两行,再接着是三行此时,我们搜寻关键词的速度也在提升,或者说正因为我们可以比以前更快速地寻找关键词,所以我们才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来速读同样多的文字。

  所以,视幅扩大以前,我们做速读实战时的阅读速度是按照短语、长句/一次视线计,当视幅扩展后,我们做速读实战的阅读速度是按照一行、两行、三行/一次视线计,所以,忽略系统自带的标蓝字体提示(见《我对速读训练中标蓝字的思考》),用自己的正常阅读速度速读屏幕上的文字,能够用什么样的速度速读完页面上的所有文字,就代表个人目前处于什么样的视幅阶段。我目前基本在一目三行左右,不过,长度达不到整一行,是按照Z字形的移动方向来速读的。

  以上这些就是目前我个人能想到的在速读软件中检测视幅是否扩大的方式了。当然,仅为个人速读训练实践所用,大家看情况酌情采用为好。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