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 下乡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精选三篇

下乡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精选三篇

2021-10-21 10:23:38 浏览量:

  众口难调,你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胃口,高明的人会引导大家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不是让自己跟着别人走。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下乡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精选三篇。

下乡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精选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一

  在易县七峪乡石家庄村,往年进入农闲时期,村民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在家闲着;今年,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和村民们,不用外出就可以在村里新建的集体农副产品加工厂里工作,忙得热火朝天,一片欣欣向荣;这是保定市司法局对口帮扶村的一个缩影。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保定市司法局坚持贫困村缺什么就扶什么,贫困户缺什么就帮什么,扶贫工作扶到了关键“点”上,帮扶工作帮到了百姓“心”里,帮扶村实现圆满脱贫,一年一个样,几年大变样。

  抓党建,强战斗堡垒

  脱贫攻坚从哪里开始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驻村工作队进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考察“两委”班子建设情况,确保党支部这个“火车头”动力十足。工作队先后与村两委干部逐一聊天了解情况,与乡镇干部交流,征求群众意见反映,确定“两委”建设情况,并根据情况与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起,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拿出改进方案。针对村“两委”干部任职时间短、文化程度低、法治观念不强等问题,工作队牵头组织集中学习法律知识、规章制度等,提高两委干部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的意识。针对支委组织涣散、组织生活缺失等问题,以规范“三会一课”为突破口,组织党员观摩狼牙山烈士陵园,在逐步的规范和学习中增强支部的堡垒作用发挥。

  注重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走在落实政策的前列。有的群众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弱,致使一些利民的好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推行不畅,比如在推动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时,村干部反复做工作效果都不明显,最后在得知村干部和全体党员都参加了保险,才自愿同意加入。号召党员带头学习技术、发展产业,成为致富带头人。组织党员学宪法、土地法、农业和森林防火等法律法规,倡导党员带头抵制歪风邪气,以良好形象垂范乡里。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员们纷纷主动申请值班,其中不少人捐钱捐物,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注重抓村集体经济发展,针对村经济上没有形成合力的现状,提出“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矛盾问题”,在上级的支持下,北京朝阳区四季青镇先后帮扶100多万元,支持村下水道建设、道路硬化和蓄水池改建等民生工程。市司法局先后拿出10万元,积极向上级组织部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并协调市律协捐赠1万元,王笑娟律所捐赠4.5万元,天香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宏祥商贸有限公司、兆龙通用电器塑业有限公司、方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共4家公司捐助4万元,促成村连片林果、农副产品加工厂等集体产业建设,在发展中统一集体思想形成合力。

  办实事,想群众所想

  把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群众需要什么,工作队就全力服务什么。这两年,局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每年都组织送法进村活动,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支持。20xx年10月份,该村十几户村民打工的一家养猪场老板跑路,为了帮助村民尽快追回工资,工作队一方面积极协调驻村法律顾问提供好相关法律服务,同时积极协助村民收集相关证据,帮他们写证明材料,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好评。

  为确保百姓有事随时都能找到工作队,两年多来,扶贫村任何时候都有人在位,每个月按要求保持25天在位,连村里的小狗见面了都熟得摇尾巴。为了把党的政策宣传到每一户,工作队除了发传单,会经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聊一聊,特别是家里有重病的、上学的都会反复给他们讲政策,时间久了,哪家哪户什么滞销了、收入不够了,工作队都一清二楚,先后帮助贫困户销售笤帚、红薯、土豆和鸡蛋等农产品2万余元。此外,逢年过节都会携带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慰问贫困户,每年适时为每户适龄入学儿童购买百科全书和书包,及时陪同孤寡老人送医就诊,协调文化局组织电影下乡,帮助五保户清理室内外卫生,等等,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满意。

  特别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确保一线执勤点值班员能够安全舒适执勤,局多方协调购买大衣、口罩、84消毒液和酒精等价值1.5万余元的紧缺物资,第一时间送到执勤点位,局带队领导付玉同志从1月20日起就要求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制定《防疫工作方案》,要求第一书记在岗做好相关工作,为帮扶村打赢疫情防控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保障,固坚强后盾

  局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脱贫工作,高标准推进扶贫工作,选派驻村干部注重优中选优,选派的工作队员都是优秀的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专题召开动员会,对驻村干部工作提出要求,同时积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创造良好的驻村工作和生活条件,局领导多次实地看望驻村工作队员,帮助解决困难,推动工作落实。

  局党组书记许秋民同志和局长张五进同志,每年至少2次以上到帮扶村调研指导,听取工作队汇报,与乡、村两级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座谈,实地查看村内各项建设,入户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与工作队共同研究脱贫规划,确保各项工作扎实稳固。

  对驻村工作队以任务清单的方式“计划性”安排部署工作,制定年内必须完成的规定任务和自选任务表,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第一书记工作台账,每季度汇报上季度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季度打算,局党组定期督促工作进度,确保责任明确、任务落地、工作留痕、见到实效。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二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县委“12138”精准扶贫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关卜“梅滩模式”,按照县委提出的“一做、二争、三抓”的扶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扎实推进联系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联系村基本情况

  赵家沟村位于百和乡西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属汉族、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79户、932人,其中:筛选出贫困户39户,贫困面覆盖率22%,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84.4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全村草原总面积4713亩,草畜平衡1279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   何闫家村位于百和乡北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是属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52户、745人,筛选出贫困户80户,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58亩,人均占有2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经济以养殖、劳务输出为主,

  二、所做的工作

  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抽调了几名专职工作人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实现脱贫和实现小康两大目标,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做到对象精准。赵家沟村、何闫家村两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精准扶贫核心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扶贫工作底数,全面了解群众在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增收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规范对象识别程序,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利用2周的时间,逐门逐户对贫困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将贫困户人口信息、住房、羊圈等基本信息以文本和图片等形进行了归档整理,并认真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两个村258户、1032人的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了贫困数据清,贫困底子明,为下一步全面落实好扶贫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

  三是培育富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认真落实促农增收“七个一”工程,以产业培育、富民增收为核心,全面完成了多亩旱作农业推广种植任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期、发放良种羊100只,修建暖棚100个,扩大了养殖效益。组织引导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加大在外枸杞种植面积,今年又在青海诺木洪、格尔木等地在原有的种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近xx亩,进一步增加了劳务创收。

  四是关注民生困难,夯实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工作理念,认真谋划,向省财政厅争取的总投资700万元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下达,项目建设规模426.5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3.65公顷。通过农、田、水、路、林工程的实施,实现“田块平整化、排水沟永久化、道路网络化”,逐步完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农业生产收入。

  三、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按照精确识别、精细管理、精准帮扶的工作要求。

  一是全力实施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真正把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身上,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

  二是加大基础项目争取实施力度。针对两个贫困村缺乏的基础所需,进一步加大汇报衔接和争取力度,千方百计实施一批道路硬化、饮水、医疗、住房、荒山造林等项目,帮助两个村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

  三是着力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积极向省州部门的汇报争取,千方百计发动、组织、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药材种植,鼓励更多的能人发展清真餐饮业。进一步加强与县劳务部门和双联帮扶单位的衔接联系,及时掌握并提供各类用工信息,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三

  近日,吴天来被评为全区“扶贫攻坚好支书”称号,这是他荣获“最美基层干部”后的再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向吴天来学习,争当好干部。“陇雅虽然贫穷,但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和乡亲们一起,为了生存,永不放弃。”这是广西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书记吴天来对自己立下的誓言。陇雅村位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区,曾被认为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可不服输的吴天来,不信这个邪。十多年来,他坚定“为了生存,永不放弃”的信念,带领乡亲们治山种树,架电修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把一个大石山区的穷山村建设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先进村。

  “为了生存,永不放弃”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吴天来凭借过人的胆识,发动村民开采矿石、收购药材,成功挖到了“第一桶金”,成为了当地令人羡慕的致富能人,也坚定了他摆脱贫困的信念。

  1999年9月,吴天来开始担任陇雅村党支部书记,他立下“为了生存,永不放弃”的誓言,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山旮旯里,带领群众架电、修路、修水柜。悬崖上打炮眼,他走在最前面;排除“哑炮”,他总是抢在先。在石山上打炮眼那段时间,正值寒冬腊月,可他总是满头大汗,那双抡大锤、握钢钎的手,裂着一道一道的大口子,血泡糊成一片,伤口从没见愈合过。有一次,为了抢工期,一下放了15炮,有3炮迟迟没有响,点炮的人要去看看。吴天来一把抓住他的手,用力把他拽到身后,坚决地说:“我去!”看着他跑上去的背影,村民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在修建地头水柜时,吴天来的左腋窝下长了一个大包,大伙儿把他逼进医院做手术,医生在他身上切下了一个半斤重的肿瘤。手术后回到病房,他偷偷跑出来,联系车辆为村里拉水泥。半路上,麻药散了,他疼晕了过去,大家称他是“不要命的人”。在吴天来的带领下,陇雅村修通乡村公路223公里,架设电线108公里,修建大小水柜228座,实现了祖祖辈辈通路、通电、通水的期盼。

  十多年来,吴天来带领乡亲们治山种树,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不断改写陇雅村的历史,荒山种上了中草药,石头窝摇身变成了聚宝盆。村民李天元用一首山歌唱出村里人对吴天来的感激:“凌云遍地花盛开,陇雅支书吴天来,为了生存不放弃,小康路上多风采!”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这是吴天来抱定的人生信条。他在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道:“我愿意成为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共产党员。”赚到了钱,他没有离开这片养育他的大石山区,而是留下来和乡亲们一起苦,一起干,一起建设美好的生活。

  1997年,吴天来担任陇雅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说:“苦熬不如苦干!”他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垫资去搞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拼命干,一步步改变家乡的面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吴天来已经积攒了80多万的家产,成为当地的首富。先富起来的吴天来,拒绝了朋友好心劝说,没有在城里买地建房,而是把自己挣来的“辛苦钱”用到家乡的“治贫”上。十多年来,为了拉电、修路、建水柜,吴天来累计拿出了70多万元,“老本”都用光了,甚至连老母亲的养老钱也拿了出来。为打通山外的公路,他垫资40多万元用完了,没钱结工钱,老板开来5辆拖拉机,把他家的代销店搬个精光。工程进入关键时刻,没有伙食费,吴天来把家中1400多公斤口粮和50多公斤腊肉拿到工地作伙食。可是,他一家人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连女儿上学的20元伙食费和35元校服费也交不起。当全村人都住上了新楼房,他还住在祖屋里。

  20xx年,为了增加群众的收入,吴天来提出要成立陇雅村铁皮石斛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让村民入股,把村里的铁皮石斛做成产业。看到吴天来那么有信心,村民纷纷报名入股。在推选董事长的人选时,村民一致要求由吴天来担任,因为大伙儿就认定他这块金字招牌!这金字招牌就是吴天来把心思放在实干上,把劲头放在实干上,踏踏实实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

  在吴天来的带领下,20xx年,陇雅村投入800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种植铁皮石斛,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实现了全村“大家富”的目标。吴天来还带领群众修建沼气池260多个,改变了陇雅村人畜杂居的传统习俗,使陇雅村成为干净、美丽、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吴天来说:“带领全村人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群众说:“跟着吴天来,我们就有奔头。”

  吴天来是陇雅村的党支部书记,但是村里的人都不叫他“吴支书”,而是亲切叫他“六叔”。那是因为吴天来把全村331户1363人都装在自己的心里,当成一家人,当成亲兄弟,倾力帮助和支持,村里人都把他当成家里人。

  寨上屯的李起香,一家四口,有三人患上了麻风病。屯里的人都害怕得不敢靠近,他们一家人只好孤零零地住在半山腰上,房子破烂不堪。吴天来拿出8000多元,组织村里的党员帮助李起香建了一栋三间一层的平房。陇凤坳的杨幺伯忽然去世,他的儿子儿媳都有智障,根本没有办法处理丧事,吴天来发动当地党员群众捐款,为杨幺伯买了棺材,让他入土为安。村民陈蓉的丈夫去世后,一人拉扯两个小孩,还有80岁高龄的老母亲要赡养,家里的房子盖了一大半,没钱封顶,一下雨就漏水,生活十分艰难。好心人想帮忙,又怕别人说闲话。吴天来不怕!他带着母亲、妻子一起来到陈蓉家,帮她建水塘、修房子、搞生产,拿出3万元钱送她两个孩子上学。陈蓉渡过了难关,两家人成了亲戚。

  “不管是大书记,还是小支书,我们党的干部要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在为群众做事上”“当干部,要自身行得正,要有自我牺牲精神,这样群众才会信任你。”这是吴天来坚守的做事准则。他坚持村务公开的原则,让群众充分知晓和监督集体资金的开支。十多年来,陇雅村得到过政府部门不少的项目经费支持,但吴天来从来没有私自挪用一分一厘。泗城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陇雅村包村干部劳凤华说,他和吴天来共事不久后,发现他的电话特别多,这些电话,大部分都是寻找村里发展项目的,一会儿是广东的老板打来,一会儿是福建的老板打来。劳凤华问吴天来一个月电话费是多少?他说有1000多块呢。劳凤华说,办的都是大家的事,没有补贴,你不是亏了吗?吴天来笑着说:“我是村支书,如果只图自己享清福,良心上怎么过得去。”

  吴天来对群众很大方,但是对自己很抠门。每次出远门开会、办事,妻子心疼他,总给他多带点钱,但每次回来,他都把大部分的钱交还给妻子,说村里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能节约一点是一点。虽然如今的吴天来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八大代表,已经算是当地的名人,但是他外套里依然穿着破了洞的衬衫,不愿浪费。

  吴天来的女儿吴金玲回忆说,在她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因为父亲会做一些小生意,家里的生活还算宽裕,她和弟弟经常能吃上肉,穿上新衣裳。可是,自从父亲领着乡亲们搞新农村建设,家里的积蓄三天两头被拿出来垫付工程款,或者帮助有困难的人,家里的生活便发生了变化,有时连正常的伙食费都开支不了。1998年,吴金玲在县城读初中,欠了学校20元伙食费和35元校服费,急匆匆地赶回家要钱。但是父亲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年幼的吴金玲一直不太理解,父亲为什么总拿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去帮助别人,不断地捐钱给村里搞公益事业,害得全家人都跟着他受苦受穷。

  十多年来,吴天来每做一件事情,都不会让群众吃亏;他想要群众干的事情,自己总是先带头干;他答应群众的事情,不管怎么困难也一定会办到;他认为对群众有利的事情,再大的压力也要做成。这些理念,源于吴天来对群众深厚的感情,源于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本色。正如吴天来自己常说的那样:“不管是大书记,还是小支书,我们党的干部要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在为群众做事上!”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