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试卷例题 > 2021学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每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21学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每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21-03-19 10:22:15 浏览量:

  刚开始我以为小学的生活是很忙碌的,但是慢慢了解了小学的生活后,其实小学的生活规则是非常简单的。以下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





 
 

  一、(6小题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空(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

  B.监视 操纵 桅杆 阵耳欲聋

  C.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竭虑

  D.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D.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其次,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

  6.名著阅读。(7分)

  (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1分+3分

  最喜欢(敬佩)的红军:

  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二、(2小题,)

  7、根据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晴川厉厉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王绩《野望》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末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补写古诗文上下句。(4分)

  1)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4)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3)按照提示默写古诗文。(此题有2分为加分题,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抓住莺歌燕舞,描绘早春明媚春光,给人无限喜悦的句子是

  3)《野望》一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内心寂寞的句子是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三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

  8、根据课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 自非亭午夜分

  (2)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窥谷忘反

  (5)猛浪若奔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54分)

  三、古诗文阅读。(4小题,共15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寢,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词语(3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翻译句子(4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下面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庭下如积水空明”中的积水指的是地面的水

  B“水中藻荇交横”中的藻荇指的是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C文中的“闲人”指的是没有工作的人。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人生的感慨,被贬的凄凉,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豁达的胸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1)“水面初平”“暖树”选择其中一个词语来解释。(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3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16分)

  从心所欲不逾矩

  莫言

  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我父亲的话不一定正确。因为,一个没有艺术天分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也成不了书法家。但即便是没有任何艺术天分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会把字写得好看一些。而只要字写得好看,即便不名一文,亦可走遍天下。

  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不但字好,词也好。于是众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坐上席。

  我这先祖,有一年,去为青州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是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终于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我先祖道:“上什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写字了。”

  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风韵、气势、大小的统一性?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靠’死了!”“靠”字是我故乡土语,大意是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么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通过我父亲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手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

  13、阅读全文,请概括文中与先祖相关两件事。(4分)

  答:

  14、文中第②段写道:“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请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当时先祖冷笑的心理活动。(4分)

  答:

  15、冯骥才《俗世奇人》中写到的泥人张和祖父都是俗世奇人,请说说以下两句话都运用了怎样共同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并选取一句进行赏析。(4分)

  (1)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

  (2)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答:

  16、请从先祖写字和做人两方面解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4分)

  答:

  五、阅读下列文段,回答第17—20题(分)

  苏维埃掌权人物

  小村庄在西北很多,但是城市不论大小却不常见。除了红军草创的工业以外,西北完全是个农业区,有些地方,还是半游牧区。因此,纵马登上崎岖的山顶,看到下面苍翠的山谷中保安的一片古老城墙,确实使人觉得十分意外。

  我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南京同他打了十年仗的共产党领袖——**,用最近采用的正式头衔,就是“中华人民苏维埃共和国”的主席。旧名“中华工农苏维埃共和国”已在共产党开始实行争取建立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的时候放弃了。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首先,切莫以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决不会有一个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但是我并不想宣布历史的判决。同时,除了他的政治生活以外,**作为个人也是一个使人感到兴趣的人物,因为,虽则他的名字同蒋介石一样为许多中国人所熟悉,可是关于他的情况却很少知道,因此有着各种各样关于他的奇怪传说。我是访问他的第一个外国新闻记者。

  **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栏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其中包括长征。说真的,当我访问红色中国的时候,报上正盛传**的又一次死讯,但我却看到他活得好好的。不过,关于他的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看来是有一些根据的,那就是,他虽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获而逃脱,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可是在这许多年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

  **现年( 一九三七年 )四十四岁。在第二次中华全国苏维埃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这次大会的出席者,代表着当时生活在红色法律②下的九百万左右的人民。说到这里,我要附带插入几句话。据**的估计,中央苏维埃政府在一九三四年直接控制下的各区最高人口数字如下:江西苏区三百万;鄂皖豫苏区二百万;湘赣鄂苏区一百万;赣湘苏区一百万;浙闽苏区一百万;湘鄂苏区一百万;总共九百万。有些估计高达此数的十倍,令人难以置信,大概是把红军或红色游击队所活动的各个地区全部人口加在一起而得出来的。我把中国苏区人民有八千万的数字告诉**的时候,他就笑了起来,并且说,要是他们真的有这样广大的面积,革命就差不多胜利了。不过当然,红色游击队的地区,人口还有好几百万。

  **在中国的共产党势力范围内的影响,今天大概比什么人都要大。在几乎所有组织里,他都是一位委员——如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财政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以及其他等等。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不过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而且尊重他,但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在他身上搞英雄崇拜的一套。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口中老是叨念着“我们的伟大领袖”。我没有听到过有人把**的名字当作是中国人民的同义语,但是,我却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不喜欢“主席”——个个人都这样叫他——或不景仰他的人。他个人在运动中的作用,显然是很大的。

  17、**指的是     ,南京指的是      ,“悬赏25万”说明了

  。(4分)

  18、文中“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具体指

  说明了 。(5分)

  19、文中人物描写很多,试试判断分析下列描写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1)“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4分)

  (2)“他就笑了起来,并且说,要是他们真的有这样广大的面积,革命就差不多胜利了。不过当然,红色游击队的地区,人口还有好几百万。”

  。(4分)

  20、你对本文段的人物的印象如何?读到本段,你写了哪些读书笔记?具体写出两点供大家分享分享。(6分)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

  21、作文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炼狱的劫难,才能磨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淌过鲜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享誉世界的绝唱;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拨开云雾,见到彩虹;只有经过挑战,才能磨炼意志,实现梦想。

  请以《挑战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自我、困难、权威、权限”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4)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B(A.lǐng—lǐn,dǎng—dāng;C.qiāo—qiǎo;D.lín—líng)

  2.D(A.潦—缭;B.阵—震;C.馈—溃,惮—殚)

  3.C(“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而句子中是要表达“舌尖上浪费”很大,与句意不符)

  4.C(A.搭配不当,应该删去“的钢铁之躯”;B.用词不当,应将“出现”改为“呈现”;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5.B(只有新闻特写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6.(1)D (2)略

  7.(1)D

  (2)1.山随平野尽2.长河落日圆3.岂不罹凝寒4.志在千里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8(1)自非:如果不是(2)与:欣赏(3)但:只(4)反:通返,返回 (5)奔:飞奔的马

  念:想到闲人:清闲的人

  庭院中的月光好像积水般空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D

  (1)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暖树:向阳的树

  (2)抒发诗人喜悦的感情。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16分)

  【答案】13.①先祖参加县太爷的社饮受到慢待,后一展书法技艺,令众人刮目相看。②先祖为青州某大户人家写匾,因其招待不周只写了三个字,待东家厚礼上门,才在家中写出第四个字,与另三个字风韵、气势、大小丝毫无差。

  14.哼,打量我衣衫破旧便如此慢待我,我倒要看看你们腹中是否同身上一样锦绣辉煌,待会儿便叫你们见识我的本事!

  15.【答案一】两者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甩、提、挥洒”等一系列动词,生动的将先祖在粉壁上挥毫泼墨的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先祖书法技艺的精湛。

  【答案二】两者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端、饮、瞅、摆弄、捏弄”等一系列动词,生动的将泥人张一边饮酒一边捏泥人的场面描绘出来,表现了泥人张捏泥人技艺的精湛。

  16.写字:通过长期的练习,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不论是在纸上还是墙壁上,抑或是隔着远距离补写,都能够驾轻就熟、举重若轻,是谓“从心所欲”。

  做人:身具傲骨,贫贱不移,面对乡绅大户不折节弯腰,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是谓“不逾矩”。

  【解析】本文是一篇散文随笔,从书法当中领悟人生哲理。主要考查的题型有概括题、人物形象理解、句子赏析、文题内涵理解、开放性试题等题型。

  第13题归纳先祖的两件事,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文段,采用“什么人”+“什么事”+“事情最终的结果”的方式来总结。

  第14题虽然答案并不唯一,比较灵活,但不可偏离出题者意图,要先弄清楚先祖的性格特征,理解清楚他这一人物形象,据此来揣测其心理活动

  第15题考查人物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主要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作答时先交代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再答该方法描绘出了什么,表达或表现了(作者、描写对象)什么特点或感情。另外这道题注意看清题目,先问的是两者都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再二者择其一来赏析。

  第16题是对文题内涵的理解,实际也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注意其实题目当中已经给了我们提示,从先祖写字及做人两方面来解释。

  (四)主要考查名著阅读的知识

  第17题 考查对文段的理解 毛泽东(毛主席)国民党政府(蒋介石、当时反动政府都可以得分)蒋介石反动政府对毛泽东的重视,同时体现了毛泽东在红色地区的地位高和影响力强。

  第18题 考查照应词语的理解 他虽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获而逃脱,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可是在这许多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

  第19题(1)考查人物描写的判断分析能力 肖像描写,写出毛泽东的睿智(可以与林肯媲美)如能提及环境恶劣可以加分

  第19题(2)考查人物描写的判断分析能力 语言描写,突出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精神

  第20题 考查评价人物能力以及对写旁批的习惯的培养。答案略。能写出两点(以上)和评价得当可以给5到6分。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