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试卷例题 >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例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例题

2021-04-06 17:01:21 浏览量:

  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例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例题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共8分)

  yùn( )酿 卖nòng( ) 肥 shuò( ) 黄yùn( )

  Zhù( )蓄 Lìn( )啬 Lì( )临 静mì( )

  2.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

  (1)一年之计在于春 A.计算 B.主意、计谋 C.打算 D.策罐 ( )

  (2)呼朋引伴 A.指引 B.牵引 C.引申 D.招引 ( )

  (3)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 ( )

  (4)朗润 A.光线充足、明亮 B.声音清晰、响亮 C.朗读 D.稀确 ( )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

  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D.《天净沙 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

  4.古诗文默写:(8分)

  (1)、水何澹澹, 。

  (2)、 ,江春入旧年。

  (3)、《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 ;

  (4)《次北固山下>揭示自然界新旧交替现象的诗句: ,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的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 涌现。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6、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 ① B. ② ③ C.② ① D. ④ ③

  7、下面是城市居民交通工具的一组变化和趋势图,请看图后回答问题。(4分)

  (1)根据这组图,简要说明居民出行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2分)

  (2)分析推测两次变化的原因:

  (2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4分)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1分)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10、试分析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妙处。(2分)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5-8题。(16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4分)

  1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4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0-13题。(8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5、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 (3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

  C、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16、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2分)

  17、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请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8---21题。(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8、用“‖”给文段划分层次。(1分)

  19、文段描写景物的顺序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4分)

  20、画线句“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中的“这件花衣”指什么?“山的肌肤”又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1、本语段中“秀气”一词是什么意思?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 课外阅读(10分)

  四季分明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荤季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缘谤冬天的如此美丽。 。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22、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4分)

  (1)春天:

  (2)夏天:

  (3)秋天:

  (4)冬天:

  24、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 -来比喻“春的短暂”;用“ ”来比喻“夏的火热”;用“ ”来比喻“秋的成熟”。(3分)

  25、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四、作文(50分)

  26、自然界美丽多姿,我们生活在其中,必定有好多让我们喜爱的景物,请你尽可能地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安排好合适的顺序,写出一段让人向往的写景片段,不少于80字。(10分)

  27、将题目“我发现了 的美”补充完整,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40分)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