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试卷例题 > 鹿邑老君台中学七年级语文(16)班第六单元课本知识测试例题

鹿邑老君台中学七年级语文(16)班第六单元课本知识测试例题

2021-04-08 10:16:15 浏览量: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鹿邑老君台中学七年级语文(16)班第六单元课本知识测试例题。
 

鹿邑老君台中学七年级语文(16)班第六单元课本知识测试例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燕山(yān) 胡骑(qí) 机杼(zhù) 环谒(yè) 不思则罔(wǎnɡ)

  B.华歆(xin) 邑人(yi) 歆辄难之(zhé) 泯然(min) 策勋十二转(zhuǎn)

  C.军帖(tie) 可汗(han) 朔气(shuo) 城阙(que) 著我旧时裳(zhuó)

  D.宦游(huan)  溅溅(jiān) 云鬓(bing) 辔头(pei) 尊君在不(fǒu)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几项( )(2分)

  A.巴山楚水  剪烛西窗  儿女共占巾

  B.扑朔迷离  君向潇湘  敏然众人矣

  C.磨刀霍霍  巴山楚水  默而识之

  D.沉舟侧畔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赏赐百千强(多,余) B、歆辄难之(就)

  C、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靠近,贴近)

  4、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默而识之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E、幸尚宽,何为不可 F、尊君在不

  5、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6、下列对句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有一百人战死了,壮士征战十年胜利归来了。

  B、将军和战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去了,有的胜利归来。

  C、将军经历百次战斗死去了,壮士征战十年胜利归来。

  D、将军和战士经过千百次战斗,将军死伤较多,其中英勇的将军和战士回来了。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B、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C、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歆辄难之 B、忽啼求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择其善者而从之

  二、语言拓展与表达

  (一)原文内容填空

  9、“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 由此可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10、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六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帮他解开心中的疙瘩。

  1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的境界,从而使过去、现在、未来在这里奇妙地实现了融合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方面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出了战地生活的艰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产生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

  14、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15、______________ ,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

  16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淮上与友人别》中17、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填空

  16、《木兰诗》选自《 》。它和汉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被后人称作“乐府双璧”。

  1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 ,他和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合称“ ”。

  18、古代所说的四书五经,“四书”分别指的是《 》、《 》、《 》、《 》“五经”分别是〈〈诗经〉〉〈〈 尚书〉〉〈〈礼记〉〉〈〈春秋〉〉〈〈 周易〉〉。

  三、阅读欣赏与探究(42分)

  (一)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诗的开头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0、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二)(20分)阅读《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就: ②称: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父异焉”中的“异”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邑人奇之 B、稍稍宾客其父 C、父利其然也 D、不能称前时之闻

  24、联系上下文,说明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2分)

  ⑴、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⑵、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⑶、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5、选出下列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填到括号内。(2分)

  ⑴稍稍宾客其父 ( )

  A、纷纷请仲永去做客 B、纷纷去他父亲那里做客

  C、纷纷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D、纷纷宾客去他父亲那里

  ⑵父利其然也 ( )

  A、父亲利用他的这种情况 B、父亲利用这种情况

  C、父亲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 D、仲永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26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只写序号)(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27、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表现出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却并不突出,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区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作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两句中可以看出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而成为一名普通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

  28、作者仅仅是为仲永而“伤”吗?还“伤”什么?你认为方仲永哪些方面堪“伤”?

  29、同邑人“宾客其父”的目的是什么?仲永的父亲为什么要“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答:

  30、纵观全文,方仲永的写诗才能的变化,可分为哪三个阶段?请用原文回答。

  答:

  31、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

  答:

  (三)(10分)阅读〈〈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3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纳其自托( ) 遂携拯如初( )

  33、翻译句子。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要抛弃携带的那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分析故事经过,说说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各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6、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 ,其不善者而改之。”

  37、将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38、解释下列词语。

  愠: 何以: 识:

  诲: 说: 厌:

  39、按要求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各一句)

  (1)关于学习态度:

  (2)关于学习方法:

  (3)关于孔子自谦:

  40、用课文原句回答: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

  答: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

  (3)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语。

  答:

  (五)阅读〈〈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1、选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

  42、解释下列词语

  (1)舍 (2)戏 (3)委 (4)引 (5)顾

  4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日 中 不 至,则 是 无 信

  44、你如何看待“友人”的言行? 答: 。

  45、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元方虽小,却很明白事理?元方这个小孩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46、也有人说元方过分了,因为“友人”已经知道错了,并且“下车引之”,元方就应该原谅他了,“入门不顾”是不对的。你说呢?

  答:

  47、“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回头”,你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来,你可能曾为了自己而失信,也可能曾为了守信而付出代价。那么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又将是何种信念呢?为什么?

  答:

  拓展题: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锄地种菜),见地有片(一块)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拾起)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掷下)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8、此文段包括两个故事,请你用自己的话加以叙述。(2分)

  49、下列各项中,“故”字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依然如故 B、故作镇静 C、故态复萌 D、故步自封

  5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⑴又尝同席 ( ) ⑵宁读如故 ( )⑶华捉而掷去之 ( )

  ⑷子非吾友也 ( )

  51、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⑴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

  ⑵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52、你认为管宁交友的两个标准是什么?你交友有没有标准?(2 分)

  积累:诚信格言:①言必信,行必果。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四、作文(50分)

  26、题目:我又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那句话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上“爸爸”、“老师”、“同学”、“孔子”等均可。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