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试卷例题 > 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04-13 09:00:43 浏览量:

  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象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尽。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颖川钟皓、卫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魏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的家族也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魏晋时期,世族门第成为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儒学精神。书法在各家族中没有成为纯粹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并按照家族儒学精神的引导向前发展。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是颍川钟氏,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学世家。在书法上,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他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使书法向着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这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

  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和张扬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境地,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摘编自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地位和道、德、仁相当,后来艺术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书法的地位就没有了。

  B. 赵壹的《非草书》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

  C. 魏晋时期的钟皓、卫暠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因而颍川钟氏、河东卫氏,成为魏晋时期的新兴家族。

  D. 魏晋时期,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发展繁荣的世家大族,在天下大乱,家族迁移时,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阐述了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B. 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汉末书法的危害。

  C. 第三段论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儒学精神的关系,世家大族对传承儒学有重要作用。

  D. 文章举钟繇和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中的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使书法向着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的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

  B. 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不仅将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且把儒家和道家也完美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

  C. 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境地。

  D. 魏晋书法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它对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对后世书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原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近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在他看来,打好蓝天保卫战,能源革命是关键。刘燕华分析,我国要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另外,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预警等具体措施也将逐步推进。

  蓝天保卫战,核心是能源问题。刘燕华认为,中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来源以煤为主,所以从宏观看,我们必须重视清洁能源,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其次是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第三是加快能源结构转型。

  (摘编自《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蓝天保卫战”,应该怎么打?》)

  材料二:

  铁路运输是耗煤大户,要极大降低铁路单位运用的能耗,铁路运输的组织创新和技术攻关不可少。铁路部门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和测量设备,对重点区域、关键节点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对影响和制约铁路运输降低能耗的诸多环节逐一排查。除此以外,铁路运输需要为社会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唯有如此,才能区别对待,不无谓增加能耗。为此,铁路运营部门要认真硏究铁路货物运输的性质和特点,科学调整运输布局、路网分布。与此同时,要注重区域分工、企业协作,加强铁路与公路、航空等不同企业的合作,做到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以最大限度实现降低能耗、合理利用资源的目标。铁路部门还需要不断加强对运输列车进行维修保养和技术升级。随着运营里程的増加,运输货物的增多,各种动力技术支持的更新换代,铁路运输需要也可以通过各项维修保养提升各项技术参数,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列车使用寿命,更有助于使降低能耗持久平衡发展。[中国#*%教育出^版~网]

  (摘编自《铁路运输企业要在打蠃“蓝天保卫战”中勇于承担责任》)

  材料三:

  央视网消息:今天下午,十九大新闻中心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绿色消赍、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关心环境、参与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发布实施了三个“十条”,也就是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大力推进环保民生工程,环保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环保设施运行效益。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一批具有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岀,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核安全法等法律完成制定和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从2015年开始实施,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力度空前。2016年,三大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平均浓度与大气十条制定出台的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点的30%左右下降到了去年的7.2%等。

  (摘编自《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算“打赢蓝天保卫战”?》)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极大降低铁路单位运用的能耗,铁路运输的组织创新和技术攻关不可少。

  B. 加强运输列车的维修保养和技术升级,提升各项技术参数,有助于增加运营里程,降低能耗。

  C.注重区域分工,企业协作,提供不同运输方式合理配置,能够实现降低能耗、资源合理利用。

  D.铁路运输只有为社会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才能区别对待,不无谓增加能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源问题是蓝天保卫战的核心问題,中国能源来源以煤为主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打好蓝天保卫战必须重视发展清洁能源。

  B.散煤作为可再生能源,要实施综合治理,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另外,还要逐步推进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预警等具体措施。

  C.铁路运输是煤炭消耗大户,需要从技术攻关、运输差异分类、列车维护保养及加强与不同企业合作等方面下功夫降低能耗。

  D.一系列新的环境保护法制定、修订和付诸实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力度空前巨大,取得的成效前所未有。

  6.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请结合材料三加以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许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 .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 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比喻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D .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8.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 请简要概括出三点。(6分)[来%源#:*中^~教网]

  9.作者结尾说“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许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你觉得作者“更无能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结合全文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迁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子俊,早卒。

  (节选自《宋书•羊欣传》)

  10. 下列各选项中,对文中加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

  B.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来%^源:中教网#~*]

  C.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

  D.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

  11. 以下各选项中,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民俗中,祖制称呼一般写至上九代,下九代。其中曾祖是上九代中的三世祖。

  B. 隆安是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一个年号,共计5年。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来源*:#%中&教~网]

  C.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D. 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庙号,元嘉十九年是王公位次纪年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欣原本就擅长书法,在学习了王献之的字后,他的书法更有长进了。

  B.隆安年间,由于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做官。

  C.羊欣拒绝为元显写字,元显就任命他担任本由寒门担任的职务,羊欣却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

  D.桓玄辅朝政,领平西将军,以羊欣为平西参军,又转为主簿,参预机要事宜。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5分)

  (2)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刘秉忠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注】①刘秉忠:元代前期政治家。 刘秉忠才学出众,十七岁即为节度府令史,未几弃去,"决意逃避世事",遁武安山(今属河北)中,"与全真道者居"。不久又从天宁虚照禅师剃度为僧。后随海云禅师入见忽必烈,遂留之。从此开始了他随元世祖南北征战、四处奔波的生涯,直到五十五岁时才结婚成家,五年后辞世。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诗词中“长短亭”的意象历来是与羁旅漂泊之意连在一起的,本词中作者又进而在前面加了“南北”二字,使这长长的“行路”更显得漫漫不尽令人生愁了。

  B.“灯”照明的不仅是羁旅中的孤舍,实际上更有主人公那颗孤寂的心。有了这“一檠灯”,整个凄寒的词境也顿然增添了几分暖意。

  C.上片言漂泊之苦,作者极尽渲染之能事,下片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可谓“哀而不伤”者也,所以诗歌的风格明丽而雄阔。

  D.羁旅之感是唐宋词中最常见的内容之一,不过这首小令不同于那类情事虚拟化的作品,词中所写实为作者数十年鞍马劳顿、漂泊天涯的生活感受,自然也就显得格外亲切和感人。

  15. 赏析“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 ”

  (2)《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 , 。[来*源

  (3)《静女》中,描写约会时男主人憨厚痴情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4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

  ;做工业的人可以 ,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中国^&教育*~%出版网]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 着在土地上的。 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全都是这几个姓,从墓碑上去建构每家的家谱,我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所以 的传统思想深入人心。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B.村子里几百年来全都是这几个姓,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我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C.村子里几百年来全都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建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D.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从墓碑上去观看每家的家谱,我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飘忽无定 择地而居 粘 安居乐业

  B.飘忽无定 择地而居 黏 安土重迁

  C.飘忽不定 就地而居 附 安家落户

  D.飘忽不定 就地而居 附 安土重迁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

  B. 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就是这样。

  C. 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D. 乡土社会的特性就是这样。

  20、为什么说“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请简要概括出三点理由(写出三个关键词)。(5分)

  2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华为名称来自“中华有为”的标语,1987年创立于深圳,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华为通讯设备技术在全球名列前茅。面对华为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国家鼓动盟友国一起抵制华为。面对美国的刁难,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直言相告:没有华为的参与,美国或无法赢得5G竞赛。什么叫底气?这就是底气!截至目前,华为已经拿下欧洲15国(包括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强国),中东5国,亚洲3国的5G商用合约,并且还和全球50多个国家进行了5G商用的测试。华为的竞争力,源于坚持做最好的产品、服务客户,做最好的自己、不断进步,这就是华为对那些阻碍者的“最狠的报复”、最好的回答!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A“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书法是艺术的组成部分,应包含在艺术之内.原文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不是没有了。

  B“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错误,前面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原文第二段为“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C强加因果关系,原文第三段为“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颖川钟皓、卫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

  2.B“论证了的汉末书法危害”错,应是论证了书法脱离儒家思想的危害.

  3.B“而且把儒家和道家完美融合在一起”错,应是王羲之的道家思想逐渐被儒家思想消解和吸收.原文第五段为“.在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

  4.D(不全面。除此以外,铁路运输需要为社会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唯有如此,才能区别对待,不无谓增加能耗。)

  5.B(“散煤作为可再生能源”错误,原文说“我国要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没有说明散煤是可再生能源,这里属于无中生有。)

  6.①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②发布实施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速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环保设施有效运行。③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监管执法力度空前,环境质量大为改善。(每点2分)

  7. 答案:AC“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错误,没有想象

  8. 答案:⑴文章第二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

  9. 答案:(1)我不这样认为,他不是无能,而是谦虚的说法

  (2)“碎”是小而多,零星不完整,是部分呈现,有代表性,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锦”是美丽的绸缎,写出了太湖的美丽,碎锦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

  (3)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答案:

  10. A.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

  11.D

  12. 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C项羊欣并未怒形于色。

  13,翻译:

  (1)羊徽是一时杰出人才,舆论还认为他比不上兄长,未能结识羊欣,令人遗憾。 (注意“美器:杰出的人才”、“恨:遗憾” 句式判断各1分,大意2分 )

  (2)太祖敬重他,让他担任新安太守,前后共十三年,其间游山玩水,很有怡情养性的乐趣。(注意“以为”、“凡”、“适性”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文言文普,翻译:

  译文:

  羊欣字敬元,是泰山南城人。曾祖羊忱,在晋曾任徐州刺史。祖父羊权,做过黄门郎。父亲羊不疑,任桂阳太守。

  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广泛阅读经籍,尤其擅长隶书。父亲不疑起初任乌程县令时,羊欣正好十二岁,当时王献之任昱兴太守,很赏识他。献之曾在夏天来到乌程县官署,主巫正穿着新绢裙午睡,献之在他的裙子上写了几幅字就离去了。羊欣原本善于书法,由此书法就更有长进了。最初出仕任辅国参军,军府解散后又回到家中。隆安年间,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仕进。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每回要羊欣写字,往往辞谢,不遵命。元显愤怒,就任命他为自己的后军府舍人.这个职务本来由寒门担任。可是羊欣意态泰然自若,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人们议论时都称赞他。羊欣曾拜访领军将军谢混,谢混先拂扫座席更换服装,然后接见.当时谢混的族子灵运在座。他离开后,告诉族兄谢瞻说:“望蔡接见羊欣,就更换服装和坐席。”羊欣由此更知名了。

  桓玄辅朝政,领平西将军,以羊欣为平西参军,又转为主簿,参预机要事宜。羊欣打算主动疏远桓玄,故意不时泄露机密。桓玄察觉羊欣的心思,愈发敬重他,任命他为楚台殿中郎,对他说:“国家政务由尚书主持,朝廷礼乐由殿中省制定。你以前身处机要之地,与目前职务相比,还是轻的。”羊欣就职几天后,称病辞职,隐居里巷,十余年没有出仕。

  义熙年间,其弟羊徽得到高祖的信任重用。高祖对证议参军郑鲜之说: “羊徽是一时杰出人才,舆论还认为他比不上兄长,未能结识羊欣,令人遗憾。”立即下书,以羊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又转为长史,又任中军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又出任新安太守。在郡四年,以政治宽简爱护百姓著称。除授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都未就任。太祖敬重他,让他担任新安太守,前后共十三年。其间游山玩水,很有怡情养性的乐趣。后来转任义兴太守,并非他喜爱的地方。不久,又称病重,辞职归家。被授予中散大夫。

  他平常喜好黄老之学,经常手抄黄老典籍,有病不吃药,饮符水而已。又擅长医术,撰《药方》十卷。羊欣因为不堪拜伏,便推辞不参加朝觐,高祖、太祖都以没有见过他为遣憾。如果不是探访省问近亲,他不随便去别人家。出行一定是在城外,从来没有进过建康城门。元嘉十九年去世,当时七十三岁。儿子羊俊,很早便去世了。

  14.(1)C(雄廓而不失之伧楚 )

  15(2) ①借物喻人:词人在此直道"君子竹",其情致高雅不俗,其深意便在于表达对不为时困而凛然有节的古君子之风的仰慕与追求。(借物喻人1分,竹子的象征义分析2分)

  ②情景交融:"时作西风散雨声"又从听觉感受上来写竹:西风飒飒,竹叶簌簌,好似风吹雨散一般;"凄清"一词很准确地道出了竹子那身处孤寒之境却不失清雅风韵的品质。传达出的是词人不惧孤寒不夺雅志的精神。竹声"时作",余音不绝,语虽尽而意未穷。(情景交融1分,分析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16略

  17 A

  18 B

  19 C

  20、乡土社会特征 不流动 乡土情结

  21.答案:清明(2分)人们通过踏青,扫墓之类的活动祭祀祖先和英烈等,(2分)表达怀念和感恩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22.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