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小学 > 小学语文《苏州园林》课件三篇

小学语文《苏州园林》课件三篇

2022-04-13 10:35:31 浏览量:

  小学语文《苏州园林》课件三篇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小学语文《苏州园林》课件三篇。

 

小学语文《苏州园林》课件

  小学语文《苏州园林》课件1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2、课后练习: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小学语文《苏州园林》课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和作者情况,正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交流这一过程,能够理清文章结构,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学生能够激发起对我国园林文化的喜爱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结构、品味语言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反复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然后用激情的语言介绍苏州园林,它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前预习,找学生谈谈对叶圣陶的`理解。

  2.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总——分)。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标本”这个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写了苏州园林总体给人的映象和他的地位。

  (2)标本的意思是标准、典型,在这里说明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园林建筑的典型,其他园林建筑都是或多或少地苏州园林的影响,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2.阅读文章第二段,主用三个字概括本段围绕什么来写的?又是如何来展开的?

  (图画美,通过四个讲究来展开,并且用“如在画图中”总结)

  3.文章第三到九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第二段有什么关系?(同桌合作、交流讨论)

  (3-6自然段写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与第二段一一对应,7-9段写各处细节之处的)

  4.三到九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不可以,这是按照总体——局部——细节这样逻辑顺序展开的)

  (四)拓展延伸

  播放苏州园林相关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说明一下你最近去过的一个景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小学语文《苏州园林》课件3

  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提问: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提问:第二段可以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两层:

  (1)(3—6)从小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7—9)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二、讲析第一段(3—6)

  1、指名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三段:

  (1)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2)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发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四段。

  (1)指明概括段意。

  (2)引导分析说明层次。

  4、指导学习五段。

  (1)指名概括段意

  ——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2)逐句分析。

  (3)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插了描写和议论。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习6段

  1)指名概括段意。

  2)分析:第一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与“深了”紧密呼应。

  三、指导分析第二层(7—9)

  1、齐读第三层;

  2、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细部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

  3、讨论第7段首句的作用;

  ——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小结:

  ——这一段紧紧围绕第一段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主体和重点。

  四、讲析第三段(10)

  提问: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这段文字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愿望,也使行文缜密。

  五、总结课文

  1、归纳中心:

  ——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切当安排说明顺序,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六、作业

  1、参观本地塔楼亭庙等古建筑或具有古典风格的现代建筑,仿照范文,写一则“观察日记”;

  2、试就议论、描写、记叙三方面的语言各抄几句。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