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心得体会感悟大全8篇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心得体会感悟大全8篇

2021-03-04 13:57:56 浏览量: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以下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心得体会感悟大全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1

  《那事、那河、那群人……读懂习近平宁夏之行念兹在兹的牵挂》一文提到,两会后首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弘德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在村扶贫车间院内,他听取了宁夏以及弘德村脱贫攻坚情况介绍,指出“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时隔数日,再次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宁夏之行的这句话,别有一番体味在心头。

  发展扶贫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更多体现社会效益,体现“扶贫”需求。扶贫产业要能够吸纳一定数量的一般劳动力,要能够对于地方脱贫工作有明显带动作用,同时扶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激励措施的全面落实和及时到位。在扶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比如弘德村,村里引入企业从事纸箱包装业务,一举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扶贫工作的适配性就非常好。其他地方在推进扶贫产业发展时,也要注重产业的适配性,要按照总书记指示,在产业工人录用上,适当倾斜照顾贫困户,同时要防止其中可能存在的优亲厚友问题,防止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扶贫”需求的现象,切实让更多亟需照顾、亟需帮扶的贫困家庭、贫困户,能多一份就业脱贫的希望,能够助益更多贫困人口。

  发展扶贫产业,立足本乡本土,让渡一部分经济效益,多出一份公益属性、扶贫特性。扶贫产业和其他产业最大的不同,我认为就在“扶贫”二字,我们要通过缜密的安排、细致的工作,让“扶贫”属性更加凸显。比如说,产业发展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也是长期生存的必然追求,但从“扶贫”角度考量,有必要适当让渡一部分经济利益,让多一些贫困户参与进来,给更多贫困家庭送去“就业脱贫”的希望。再者,发展产业,追求熟练工人,讲究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对贫困户更多的宽容和耐心,从开始学到基本掌握、从不熟练到熟练,有的贫困户这一路程可能会长一些,走得可能比正常慢一些,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帮扶干部多一些耐心细致,多一些宽容包容,让贫困户在晃晃悠悠中,逐渐自己走起来、稳下来,乃至跑起来、强起来。

  发展扶贫产业,要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让贫困群众的脱贫之路、全面小康之路走得更稳健一些,更舒心一些。扶贫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有品质、有特色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心头才会越走越敞亮。贫困群众久居贫困之地,信心容易受挫,好不容易获得的就业机会,绝大多数人是珍惜的。同时,也要看到,贫困户因为贫困日久,普遍教育水平、工作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无论是扶贫产业带头人,还是扶贫干部都要多一份将心比心,多一份“扶上马送一程”的主动作为,尽量消减在贫困户中可能存在的这种惶恐不安,让他们的脱贫之路走得少一些艰辛,让他们早日摆脱“穷”字困扰,让他们的信心在日子一天天过好中逐步涵育,这是体现党员干部初心使命、责任担当的现实需要,也体现出一名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为民情怀。我们要多一份细致、多一份主动、多一份理解,帮扶贫困户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走出贫困泥淖,在通向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携手共进。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2

  从“提案议案”的视角“做调研”

  3月x日,2021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带来“加试题”考验,特殊时期的两会,需要代表委员群策群力、建言献策,让“提案议案从实践中来,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带着深厚情感做调研。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广阔的天地,也是党执政的根基。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都是一些影响基层和谐稳定的大事、要事,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调研工作要有为基层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荣为乐的情感情怀,这离不开平时的静心探索、潜心钻研,要以课题为纽带,切实把调研引向深入。同时要突破地区、部门壁垒,通过研究探讨、观摩参考,为调研成果有序推进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最终转化成温暖民生的强大实践。

  带着智慧方法做调研。调研扎实、建议务实,提案议案才能做实。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如果依赖老办法、旧经验是不行的,新时代要有新思路、新“打法”。笔者认为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要创新调研方式和思路建议,工作中要广开言路听、组织专家审、搭建擂台赛,通过“借脑”“借力”,实现众智众筹。要聚焦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矛盾调解等社会热点度高、群众关切度强的话题,通过对标找差,学习借鉴,不断开阔思路,完善解题方法。要采取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系统全面地了解情况、收集数据,加强定量分析,增强调研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带着责任使命做调研。责任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助力社会治理变革,责任在肩、使命光荣。要提升能力扛责,前进路上既有“一马平川”,也有“急流险滩”,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党员干部要用过人的胆识和果敢的作风,着力补齐知识短板、科学分析现状、涵养研究素养 。要融入全程履责,主动深入到基层一线,全面参与到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推进中,加强跟踪了解,深度研机析理,帮助寻找解题之道、破题之策。要力求落地尽责,采取“不落空”机制,严把选题立项、推进实施、结题验收、赛题展示四个关口,努力总结出务实管用、可复制、可推广的调研成果,在落地实施中拓展转化广度。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落实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无论什么时候,调查研究都不应缺席,更不能缺席。调研中要始终保持更加高昂的斗志、力求实效的作风,争做过程的参与者、策略的参谋者、实践的记录者、经验的总结者,把更多的成果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3

  从“正午出品”式“招牌”谈干部队伍建设

  最近,大家的社交软件上被“刷屏”的电视剧《都挺好》迎来了大结局。不出意料的大团圆式结局赚足了观众们的眼泪,网友们大呼“又多了一部可以二刷的正午好剧”。随着这部热播剧的落幕,有网友整理出近些年引起社会现象级热议的高品质电视剧,发现大部分都是“正午出品”,所以便有了“正午出品,必属精品”一说,当然,这是观众们认可的一种表现。

  精品“招牌”使得大家对“正午出品”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但每一部精品的背后都离不开合适的选角、严格的把关和用心的态度。我认为,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是这个理儿。

  “演技”要保障,“选角”要贴合。一部吸引人的好剧前提是要选对人、选好人,演技好是收视保障,选角贴合则是“点睛之笔”。正午对每部剧的选角都是下了功夫的,才有了观众“买账”的前提。我们对打造过硬干部队伍时也应保持这点。首先要把“好演技”干部选出来,建立起完善合理的干部评价机制。完善干部评价标准和方式、严格把关,坚持德才兼备,在选拔识别上突出政治素质,要响应新时代下干部选拔工作的战略观、大局观和发展观,把那些忠于党和人民、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把“滥竽充数”、“学业不精”的人踢出队伍,净化干部队伍,提高队伍质量。其次是要让“好演技”的干部去演合适的“角色”。新时代下,对工作的精准化、专业化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我们要精准识人,要全方位立体了解干部专业特长、履历经验等综合素养,要坚持依事择人,坚持做到“对口对岗”,提高干部与岗位的精准度和融合度,使得人人尽其才,这样一支队伍根基才稳。

  “初心”要坚守,“质量”要“硬核”。在如此多样的市场下,为何“正午出品”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对影视作品“初心”的坚守和精益求精的制作。如今快节奏、商业化、流量化正在消磨当前电影电视市场的“初心”,拍摄不再用实景,抠图、后期、“流水线”式服化道等一系列手段让影视剧质量下降。而正午的坚持实景、坚持细节、坚持还原的这份“初心”打动了观众。打造一支高质量队伍,首先要培养干部对“初心”的坚守,这是底线和原则,在20xx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初心”,我们的共和国是红色的,我们的“初心”也是红色的,要坚持这份“红色”,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持饮水思源,不忘人民,忘记“初心”,就会失去热爱,那么最终就会与正确的方向背道而驰。“打铁还需自身硬”,把合适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还要继续打造“质量”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干部,要响应时代号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学习培训的重中之重,学出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自觉自信、责任担当、能力水平高干部,这样一支队伍才够“硬核”。

  “招牌”要亮,“口碑”要爆。一部剧的成功可能代表不了什么,但是几乎每部都是精品,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热议,那么这就是过硬的本领。用实绩说话,在观众的心中“好口碑”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当一支干净、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被培养出来后,队伍里每一名高素养、高质量的干部凝聚起来就会打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招牌”。光靠建设队伍还不够,还要“步履不停”。要在继续学习中把“招牌”“广而告之”。心系人民是“好口碑”形成的关键要素,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认真学习和延续下去,那么就会有更多为人民谋福祉的力量。好干部做出的每一件为人民所想、为人民所需、为人民所求的实事,都会涓滴成河,让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越来越强,让民心在一件件实事、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凝聚起来,这样的队伍才能让党和政府的“口碑”在人民口中“爆”起来。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4

  从民生“小事”读懂“为民初心”

  近日,习近平就垃圾分类这件“小事”作出指示。他指出,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民生“小事”作出重要指示。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到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问题,从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到深化教育改革,从“厕所革命”到垃圾分类,这些事情看似寻常,但每一件都源自初心、系着民心。

  不管走到哪里,也无论什么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想着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总是惦念着父老乡亲的所思所盼,他曾深情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回顾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一个鲜明特点是喜欢从“小事”问起,处处叩问民生,每每触动民心。正是因为小切口、小事情,才能问出群众获得感,才能了解群众真实生活。

  民生无小事,点滴暖人心。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民生“小事”,却涉及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要下更大决心,把每一件“小事”当“大事”来办,花更大力气解决好一桩桩“小事”、一件件“难事”,“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人民的美好生活梦想必将不断照进现实。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关心解决好老百姓这些民生“小事”不仅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折射出领导者的为政之德,彰显为政者的大智慧、大情怀。民生连着民心,必须常怀忧民爱民为民之心,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把他们的“小麻烦”,当成工作的“小目标”,放下“官架子”,多掏“心窝子”,我们才能搭建起党群、干群关系的一座座“桥梁、”一条条“纽带”,才能凝聚成一个个巨大磁场,给人以信心与向上的力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这个意义上,民生“小事”就是社会大事、发展大事。尤其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群众期待水涨船高的当下,需要每名党员干部涵养真挚的为民情怀,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不断书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5

  担当新使命 共圆中国梦_“初心·使命”大家谈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人们历来把青春视为花朵一般美丽,黄金一样宝贵。这是因为它蕴藏着蓬勃的生机,包含着无限的追求,凝聚着不竭的活力,它是热血、激情、理想、信念、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无穷创造力所汇积的最美妙的交响曲。

  20xx年7月,我有幸通过组织考察担任山东省微山县马坡镇石里小学校长职务,得知任命消息,我顾虑重重、忐忑不安、心情凝重,我深知校长的分量和责任,其背后是镇党委政府、县教体局的重托,是石里管区父老乡亲的期望,其工作直接影响着广大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关系着马坡镇教育的形象。而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我唯恐担负不起如此重任,使马坡镇的教育蒙受损失。面对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和期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有责任感的教育人,我选择了担当,站在了马坡镇教育的最前沿,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选择了担当,就不辱使命。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全新的工作,我必须“刷新自我”,从零开始,从做一名学生开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两会之后,在广大人民心中谈论最多的莫过于是——中国梦了,是中国梦不单单是我们国家的梦,确切的说它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每一个人的梦,小梦筑大梦,我们一定可以圆我们民族复兴的大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是共享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面对机会不够均等的现实社会,人生要有积极的态度和追求,不可怨天尤人,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准备就是最好的机遇,机遇总是垂青有备而来的人!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教育者的初心是办人民满意教育。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路前行,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我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积极进取,成为一名校长,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走入校门的那刻起就告诫自己:把责任举过头顶、用忠诚彰显担当,不忘教育者初心,牢记教育强国使命,在教育强国路上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今天起我要坚守教育者的初心,坚守教育第一线,担当新使命,共圆中国梦。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6

  党建工作宣传要坚持做到“五要”

  党建工作宣传历来是占领舆论前沿的主要手段、加强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联系群众需求的主要纽带,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进行党建氛围营造、提升软件环境条件,一直是加强党建工作宣传的重要手段,必须紧而又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作为城市基层党建专职人员,在落实党建工作宣传中要坚持做到如下五要。

  要旗帜鲜明突出党的主张。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腐朽思想无孔不入,各种沉渣泛起泥沙俱下的非常历史时期,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控,旗帜鲜明宣传党的主张,重塑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刻不容缓。在党言党,姓党为党。党建宣传工作必须姓党为党,在重要场所、主要位置、公共场所、醒目位置等地方要时刻占据主导位置,及时发出党的声音,时刻宣传党的主张,帮助人员廓清思想迷雾,指明前进方向,校正价值追求。决不能放任自流自动放弃主要阵地,让各种歪曲事实声音充斥其中,鱼龙混杂声音混淆视听,流行时髦文化霸屏不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少人在前的道路上,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曾经走过的路,没有主流思想的引导,主流文化的熏陶,就会陷入思想误区偏离主要方向,受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精神支柱垮塌,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干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要严格把关体现党建元素。党建宣传就是要时刻体现党建元素文化,突出党建工作的各种成果,准确按照标准要求,以宣传党的各种主张为主。作为党建专职人员,从设计构思开始就要严格把关,认真对照相关规定要求,该体现的必须体现,该展示的必须展示,该划重点的必须划重点,该突出强调的必须突出强调,设计成稿既庄重严肃又大方得体,真正体现党建文化的具体要求。决不能追求好看失去党建味道,粗制滥造有失组织庄严,不加思考缺少党建元素,为了迎合致使主次不分,脱离实际影响宣传效果,假若如此就会贻害无穷,损害党组织的威信,影响党组织的公信力。因此,在制作前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切实将存在问题消除在展示之前。

  要因地制宜展示特色亮点。党建宣传既要有纲也要有目,有纲才能起到很好统领作用,有目才能更加接地气,贴近普通党员群众。作为党建专职人员,必须做到一懂两会,(懂相关制度要求,会组织工作流程,会宣传工作方法)认真梳理统领之纲,提炼接地气之目,架构好衔接之梁,努力做到纲目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作用展示工作亮点,体现单位特色,有力助推工作开展。统领的纲要保持原汁原味、原句原话,决不能随意改动、私自删减。接地气的目要在梳理单位党建全面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反复提炼,认真总结形成单位特色亮点,决不能照搬照抄一字不动,生搬硬套占为己有,最终将会是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要严谨规范力求简洁大方。当前不少地方和单位有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一说到党建宣传,就要花重金打造设计,动辄花费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大数目。重视党建工作宣传,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动辄花费大量社会财富,最终只会是声势浩大、各种牌板林立充充门面而已,老百姓从内心不会认可、更不会赞同,反而削弱了党建工作宣传的实际效果。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么多的财富都是纳税人的辛苦钱、血汗钱,要花在关键地方,要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之处。当然,这么说并非要求党建工作宣传一味追求节俭,不能花一分钱,而是要做到简洁大方不失体面,庄重严肃不失威严,决不能不切实际一味追求漂亮美观,什么材料好用什么,什么花钱多上什么,最后装饰了脸面却寒了老百姓的心。

  要多管齐下占据主导位置。进入新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新兴媒体不断兴起,宣传工作手段日趋多元。党建工作宣传要想占据主动,就要融入新兴媒体并占据主导位置,才能牢牢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让新媒体成为宣传党的主张新喉舌。作为党建专职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如若不积极学习运用新媒介技术,不主动摄取使用新媒介方法,不努力打造开设新媒介平台,不善于钻研创新媒介手段,就会跟不上形势发展,渐渐与时代脱节,进而失去党建工作宣传的新领域、新阵地。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多管齐下共同发力,既注重传统宣传优势,更要加强新兴宣传手段,将党建工作宣传的主阵地建设得更加牢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党建工作宣传质量优劣、效果好坏,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赏才是最好的评判。在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道路上,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最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希望更高,肩负如此重任,我们唯有不畏艰难再接再厉,不辞辛苦负重前行,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7

  党员干部的读书“三境界”

  谈及读书,笔者首先想到的是王国维先生的“读书三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面对电子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纸质阅读模式逐渐衰微,随之带来的是全民阅读质量的下降。如何提高全民阅读质量,笔者认为王国维先生的“读书三境界”必是一剂良药。

  第一境界:读书要有“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之博学,博览书海,亦可“读破万卷诗愈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来的贤者们无不强调多读书的益处。白岩松代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提出,因时间碎片化而不读书,令人担忧,但“投你所好式”的推送更值得警觉,让你沉迷而不会提升。这无不反映当下人们读书的浮躁与衰微。破解“少读”“滥读”之道关键在于要博览群书、读名家经典。习近平总书记谈及党员干部读书这样说道:“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度强记,常学常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了三个读书方向:一是要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二是要读做好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书籍;三是古今中外,特别是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所以党员干部要博览书海,就是要读马列经典,“把牢住定盘星”;要读业务知识,“锤炼好金刚钻”;要读名家经典,“守护好传家宝”。有这三件“法宝”,我们在“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之时,亦能体会到“读破万卷诗愈美”。

  第二境界:读书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之慎思,慎独正己,亦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领袖,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管是经典著作或是文化知识,不管是名人传记还是诗词散文,都能从中获得感悟。因此,我们读完书以后,要充分利用书籍带给我们的智慧来修身养性,慎独正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所以党员干部对待读书除了要不断学习,还要不断自省。读马列经典时,我们要针对书中的思想、路线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党性修养;读业务知识时,不仅要学不会的,还要针对已会的反复切磋琢磨以达到新的体悟;读文化经典,要去芜存菁、激浊扬清,把书中的精华内容内化于心,这样才能外化于行。所以,善于从书中慎独正己,我们自然也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三境界:读书要有“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之明辨,亦可“直挂云帆济沧海”。

  “书中自有黄金屋”,不错的,一本好书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灯。当我们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到迷茫无助时,书籍会使指引我们作出理智的判断,不为蝇头小利而动、不为艰难险阻所困,扎扎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做一个勤奋、诚信、高尚的人。当我们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之后,一些疑难困惑便会豁然开朗,于是我们便有了“蓦然回首,那人灯火阑珊处”的明辨之力。纵观五千年华夏民族的文化历史,我们拥有者悠久灿烂的瑰宝——令人世界称赞的四大发明、雄伟恢弘的万里长城、辉煌绝世的兵马俑……无不让我们骄傲和自豪。然而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也让我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我们更加奋发图强。于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之音迸发而出,让一批有识之士在那个时代明辨出中国的新出路,于是“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热血奋斗中让祖国迎来了春天。开卷有益,读书的益处无穷无尽。所以党员干部要从现在开始,好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练就一双“明辨之眼”,真正掌握现代科技,练好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8

  扶贫干部 五句话与君共勉

  现在,脱贫攻坚已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在前不久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届委员时指出:“到2021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目前,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最难占领的“山头”,部分已攻破,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是目前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五句话与君共勉。

  第一句:胸怀全局。贫困是乡村振兴的敌人。集中力量脱贫攻坚,是背水一战形势下必须打赢、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前期,我们通过精准识别摸清家底、对接区地争取政策、制定方案增添措施、干部联户精准帮扶、量身定做产业发展,已经铺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线,各级扶贫干部就是在这关键时期投入战斗的主力军。现在,我们要胸怀全局,既要把握脱贫攻坚对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又要清醒认识脱贫攻坚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深远影响;既要看到巩固脱贫的严峻形势,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也要紧紧抓住借力发展、加快发展的大好有利时机,坚定信心、鼓舞干劲。只要我们胸怀全局,瞄准目标、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步一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就一定能够为乡村振兴铺出“康庄大道”。

  第二句:带着感情。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下村帮扶工作,在帮扶工作中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至关重要。带着感情,就是要真真切切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热爱群众,听得懂一些“田间话”、唱得会几首“脱贫曲”;带着感情,就是要真真正正进村入户,走进贫困群众,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扎实做好四同工作,摸清、分析原因,找准、制定脱贫思路;带着感情,就是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与群众一起干、一起想,努力添措施、补短板、解难题;带着感情,就是要真情实意突出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激发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第三句:选准路子。贫困的现状大同小异,但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脱贫的目标只有一个,但脱贫的办法需“量身定做”。要带着科学的方法驻村帮扶,在下村帮扶中找到精准扶贫的科学方法和路子,要结合贫困村村情实际找路子,分析群众致贫原因找路子,立足群众脱贫需求找路子,运用自身行业优势找路子,着眼贫困村长效脱贫找路子。要“因人施策”“因村施策”,谋划一个又一个项目,培育一个又一个产业;要找到具体的门路,脱贫一个又一个家庭,带富一个又一个村子。无论工作组驻村,还是干部联户,总是会有期限的,我们真心希望,在下村帮扶中找准路子、建好机制,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全面小康不返贫。

  第四句:树好形象。贫困乡村山高路险、条件艰苦,我们要把优良作风、良好形象留在群众心中。要牢记宗旨,把贫困群众的事当做下村帮扶的头等大事,在全心全意服务贫困群众中树好公仆形象。要自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格遵守关于下村帮扶工作的纪律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始终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帮扶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个驻村工作组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扛好扶贫攻坚的大旗。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心中装着贫困群众,用好“亲情工作法”,走访谈话,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勤务员”。

  第五句:干出成效。驻村就要注入活力,帮扶就要帮出成效,要干出成效就必须苦干,“一天当作两天干、晚上当作白天干、周末当作上班干”,“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出村,不小康不罢休”。要干出成效就必须实干,“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走”就是走村串户、了解实情、摸清家底,“干”就是落实项目、发展产业、解决困难,“讲”就是传授技术、宣讲政策、鼓舞斗志,“读”就是学政策、学理论、学科技,“写”就是总结经验教训、梳理心得体会,“想”就是探索发展路子、完善发展规划。要干出成效还要使劲干、拼命干,我们希望我们的联户干部要一竿子插到底,具体项目上要包品种、包送达、包技术、包成活、包挂果、包出栏、包销售、包见效。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现在剩下的时间已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帮扶队伍不撤、力量不减、干劲不松的前提下,将剩下的“老大难”逐村“过筛子”,逐户“开药方”,同时加大“马力”缩短扶贫政策落实的周期、工作落实的周期和任务完成的周期,不能让好政策“落地不深”,要做到能“马上就办”的决不拖延“研究”,能提前一分的决不拖后一秒,要坚决扛起责任,在百舸争流、千帆竞进的当下,打好脱贫攻坚的主动仗,切实按下脱贫致贫的“加速键”。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