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五篇

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五篇

2023-02-20 15:13:41 浏览量:

  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五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诚信就如同一盏生活中的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路。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五篇。
 

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

  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1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有一个新变化,那就是每天早自习之后,校团委都用校园广播提醒同学们把教室里的灯关掉;并在教学楼前对及时关灯,节约用电的班级通报表扬。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个名为:“光盘行动”的公益广告。所谓光盘,就是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根菜,做到人走盘光。

  这个公益广告的结束语是:我国每年从饭桌上浪费的粮食,足够一千万人一年的口粮。一千万啊!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华饮食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是如此的令人震惊!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在心头萦绕;曾几何时,“浪费是极大犯罪”的告诫,时时警醒着人们要勤俭节约。由此可见,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自古便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诗句,历史也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

  晚清重臣左宗棠,官高位显,但生活十分俭朴。家里平时都是粗茶淡饭,他一般只穿棉布缝制的衣服,除非朝祭大典等特殊场合,才穿绸缎。而且,他还时时告诫子女,不能养成浪费的习惯,一切应以简约为主,永固家风。

  一个家庭尚且需要节俭度日;更何况一个国家,如果奢靡浪费之风盛行,那么则会自我毁灭。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极力主张节约,反对浪费。当时,有个叫曾的小国,该国的国君非常浪费奢侈,墨子知道后,对别人说:“他这么浪费,大臣一定会受他影响,不知节俭,曾国就快灭亡了。”果然,没过多久,正如墨子预言的一样,曾国很快就被别的国家灭掉了!

  一个没有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节约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治久安的;一个没有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是我国人民生活还不是特别富裕,况且社会上还有许多弱势群体需要我们伸出援手;低收入的贫困家庭需要我们救助;遭遇各种自然灾害的民众迫切需要安置.........

  更何况生活贫困要节约,生活富裕也要节约,俗话说“坐吃山空”,历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街头”例子也屡见不鲜。

  如果我们从今天起,节约每一度电,天长日久,我们就可能节约一座发电站;如果我们从今天起,节约每一张纸,日积月累,我们就可能节约一片森林;如果我们从今天起,节约每一滴水,长年累月,我们就可能节约一条大河!

  请记住:你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成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就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节约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生活品质;节约是一种文明修养,更是一种优雅风度!

  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2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还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美德,你就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准则和真谛。

  成长过程是一个吸纳他人,展示自我的过程。他是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没有休止符,我们要时刻往前走,奔往人生的一座座驿站。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妨走一走,看一看,看志向是否高远;看人生是否淡中有奇;看自我人格是否完美,;看自己是否德馨气华。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方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更有益"。谁人没有理想,谁不向往成功?而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伟大的理想并坚持不解的努力,经过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攀登,一定能到达成功的泰山之巅。

  高尔基生活在离弃家庭,在监狱中,在老极的皮鞭下读书写作,终于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写出了《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巨著。读着高尔基的故事,我不由得立下当作家的愿望,刻苦读书,努力写作……至于学习的压力、成长的苦恼,他人的讽刺有算的了什么?杨乐在数学课本上写下"中国科学院"的理想;圣西门开门的第一句话就是"起来,伟大的事业在等着你;达尔文几岁就要周游世界;朱德立下决心"从头革命",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

  乐观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是精神愉悦的体现。纵观古今成才者,谁无视现实,采取对策,进而走出困境呢?范仲淹自幼孤贫,勤奋读书,年轻时就才高志远,当以天下为己任。他说:一个人不能读书,立大志,即是说吃饱喝足,生活舒服又有重大的意义。如果贪图好吃,将来怎么能吃苦呢?人生可以把功名利禄看淡一点,把苦难弱化一点,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陶渊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诸葛亮;要学会放弃,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达到明朝文人洪应明所说的"去留无意,笑望长空卷云舒,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境界。我们的心境离"土"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你会怡然自乐,投身于学习工作中,成功也会敲响你的大门。

  试想,名人不都是怀着如此的心态走向成功的吗?在人类历史上,大凡成就事业,都几乎是靠朋友、同志、集体的合力取得人生事业的成功的。纪晓岗编著《四库全书》是这样,包拯办案是这样,两弹元勋邓稼先也是如此,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是你取得成功的力量。完善自我吧!做到廉颇负荆请罪的诚,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聚不必亲"的公,比尔盖茨"只需要一个电话便能更换一个零件"的信。努力适应社会大众吧,在社会大熔炉里像雷锋、赖宁、徐洪刚那样,哪里需要你,你就奔向哪里,"欲要求之,必先与人"。不断去完善自我吧,用人类的各种美德,陪你走过漫漫人生路,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辉煌。

  让传统美德充满校园,伴我成长!

  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诚信就如同一盏生活中的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路。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的就是做人要讲信用的基道德。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信在儒家文化中为五常之一,即所谓仁、义、礼、智、信之信,也就是守信、诚实的意思。食言失约、谋事不忠、欠人财物、知过不改等,都是不信的行为。《弟子规》把诚信作为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指标。一是体现在要讲信用。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在待人接物中,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以诚信作为基础,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可轻易许诺,因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信,是最不可容忍的大错。你可以能力不足,你可以不善言辞,只要你慎言慎行,诚实守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二是体现在要谨言慎语。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就是看到的事情,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是很明确,就不可以妄加揣测。不明了真相的事情,就不要轻易的传播。在言语上,一定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它攸关一个人的声誉,攸关一个人一生立身处世的信用问题。三是体现在要见贤思齐。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当看到别人有诚实守信用的良好德行,在不吝赞美的同时,还要马上反观自己是否也拥有了良好的德行,如果差距太大,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做到,要努力学习,扩充心量,努力达成像他这样的目标。在待人处事中,要时刻以诚实守信用、谨言慎语、见贤思齐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是培育良好德行的根本。

  中国历史上具有诚信的人有很多很多!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终于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者给予50金。有个大胆的终于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推行了新法。

  季札子是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诸樊的弟弟。公元前544年间,他奉命出使徐、鲁、齐、郑、卫、晋等国。他首先经过徐国时,徐君十分欣赏季札子身上佩戴的宝剑,却说不出口。季札子明白徐君的意思,不过,他还要出使其他的国家,宝剑暂时不能送给徐君,他打算等他出使各国后,再送给徐君。不料,待季札子出使完各国,再途经徐国回国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子感到非常遗憾,想到自己曾打算把宝剑送给徐君,便解下身上的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季札子对于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的许诺赠剑的事,也毫不马虎,不做违背己心的事,可见他守信的思想境界更纯更高!

  扬大附中徐砺寒同学明显的做到了这一点,他有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诚信!!

  但是,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因此啊,我们应该像徐砺寒学习,重拾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

  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我们,要背起‘诚信’的行囊,为中国奋斗吧!

  重拾中国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升华,更是中国的升华!!

  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4

  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爸爸就常常对我说:“好儿子,做人要诚实,什么时候都不能撒谎,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喜爱。”我渐渐长大了,有些懂事了,爸爸、妈妈又教育我:“答应了要做到的事情,就一定努力做到,要做值得别人信任的人。”很多年以来,我一直把父母的话记在心里,从没做过欺骗别人的事情。

  在家里,我的长辈是我诚实做人的榜样。听爸爸讲,四十年前一个盛夏的星期天,爷爷带着爸爸去解放碑玩。中午的时候,他们去一家叫“陆稿荐”的老字号餐馆吃饭,看到有爸爸和两个姑姑特别喜欢的糖醋排骨卖,爷爷打算买一些带走,可一时又找不到东西装。正在为难的时候,一位服务员阿姨很热情地对爷爷说:“你就用我的饭盒装上,带回家去吧。”爷爷说:“那怎么好呢,你还要用的呀。”阿姨说:“不要紧,你只管用就是了。”爷爷说:“那好吧,我一定会给你送回来。”当天晚上,爷爷把饭盒洗得干干净净用布口袋装好。第二天一大早,爷爷就把饭盒给那位阿姨送了回去,还对餐馆的领导称赞了阿姨助人为乐的行为。

  其实,我的爸爸也是一个对人诚恳、讲义气的人,我知道不少他体贴人帮助人的事儿,特佩服他不贪图小便宜的男子气。不久前的一天,爸爸去广安出差,车到合川时停了一会儿。爸爸下车走到一个小摊去买口香糖,他递给摆摊的老爷爷两元钱,老爷爷把一盒口香糖给了爸爸,又补给爸爸不少钱。爸爸接过来一看,整整多给了八元钱。爸爸连忙对老爷爷说:“老人家,你看错了,我给你的是两块钱,你当成十块钱了。”说着就把多出的钱还给了老爷爷,老爷爷不住地对爸爸表示感谢。我常听爸爸说,要堂堂正正为官,清清白白做人。我看爸爸正是这样做的。

  我在家里很受妈妈爸爸的喜爱,时时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但他们对我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我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需要的东西,他们都会给我买,可又绝不让我乱花钱。时间长了,我也就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上学以后,妈妈想到我有时有急事可能要用钱,每学期开学的时候,都会在我的书包里放进五元钱。妈妈每次都会嘱咐我:“儿子,这钱只能在急需的时候花,一定不能乱用哟。”我回答:“你放心吧,我会保管好的。”我说到做到,三年的时间里,我没乱花过一分钱。放学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经常去买画片,买零食和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我有时也动心。但想到对妈妈所作的保证,我就走得远远的。只有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我才买过几次冰糕和矿泉水。一学期下来,妈妈在我书包里装两次钱,我最多用去六、七元钱。妈妈爸爸看我真的能做到勤俭节约,都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对人真诚,信守诺言,才能成为有品德、有修养的人。我们要从小的地方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滴水可以照耀出太阳的光芒”,要是越来越多的人都诚实守信,相互理解和尊重,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关于美德的三分钟优秀演讲稿5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也是众多情感中最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种情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教育前提。

  中华美德源远流长,以往的每一代人都能很好地传承孝顺的美德。可是现在的“新一代”,为什么将这种观念淡化了呢?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错呢?怎样让孩子懂得尊重、孝敬父母呢?

  首先,我们看看古代真正的“小皇帝”是怎样孝敬父母的,看看这一美德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汤药,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这就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著名的“亲尝汤药”的故事。可是,对于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我们再也找不出如此的范例了。不好的例子倒是举不胜举,比如吃饭时,孩子爱吃的,全家人都不准吃,只能由“小皇帝”自己品尝,独占独享。

  吃过饭后,孩子放下碗就跑去玩了,全然不顾餐桌上的一片狼籍,更不要说帮着爸爸妈妈收拾碗筷了。父母的百般呵护、细致入微,换来的只是孩子的理所当然,凡此种种,都让我们忧虑。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个叫楠曦的小朋友,她又有怎样的小故事呢?

  楠曦今年10岁了,爸爸妈妈对她宠爱有加,楠曦虽然很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去心疼他们。每天晚上,爸爸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楠曦还硬要父母陪她玩“骑大马”,边玩还边催促着做晚饭。

  楠曦的爸妈经常为此而感到伤神。他们也明显地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宠爱让楠曦丧失了孝敬父母的意识。

  于是,楠曦的爸妈决定:从生活小事做起,培养楠曦的这种意识。

  有一次,楠曦来了兴趣,要尝试自己洗碗筷。若放在以前,妈妈是不会答应的,可是,这一次妈妈痛快地答应了楠曦。第一次洗碗筷,楠曦感到十分费劲,力气大了,怕碗碟破碎,力气小了,怕洗不干净。

  楠曦这时问起妈妈:“妈妈,你平时刷锅洗碗也这么累吗?”妈妈说:“虽然我力气要比你大些,不过每次洗那么脏的碗筷,也是很累的。”楠曦听完后,想了想说:“妈妈,我现在长大了,以后我来洗家里的碗筷吧。”

  妈妈听了楠曦的话,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并立即夸奖楠曦说:“女儿懂事了,知道心疼妈妈了。”听了妈妈的夸奖,楠曦高兴地笑了。从此以后,楠曦变得懂事多了,知道主动帮爸爸妈妈承担一些家务。对于自己的爸爸妈妈,楠曦也懂得关心与体贴了。

  其实,孝敬父母不是单一的习惯问题,它也体现出一个孩子能否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我们作为家长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一个孩子连最基本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以后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最新推荐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