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地理课件 > 初一 > 地球公转自转地理现象教学

地球公转自转地理现象教学

2020-11-27 11:02:50 浏览量:

  地球公转自转地理现象教学

  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下面是课件网小编带来的地球公转自转地理现象教学!

地球公转自转地理现象教学

  中国地理知识

  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节气: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春分 赤道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秋分 赤道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归纳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纬度:

  纬度地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北半球冬至日后逐渐增大,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

  之间的地区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南北回归线上 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告诉随时间变化图:(北半球)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

  (1)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决定昼夜交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地球不透明,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使地表产生昼和夜的区别。如果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自转,那么昼夜更替周期将不是一日而是一年。在这种情况下,与地表热量平衡相联系的一切过程都将发生和现在全然不同的变化。例如,巨大的昼夜温差将会引起十分强烈的风暴,过度的炎热和严寒将会造成生物的灭绝等。但由于地球有自转,昼夜更替适中,地表增温和冷却不超过一定限度,生物才得以生存,其他许多过程才不朝极端方向发展。

  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转。

  科里奥利首先发现地球自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偏转力,因此称为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D可用下式表示

  D=2vw sinφ,式中:v为运动物体的速度;w为地球自转角速度;φ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科里奥利力对气团、洋流、流水的运动方向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有着明显影响,例如北半球河流多有冲刷右岸的倾向,高纬地区河流上浮运的木材多向右岸集中。

  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一个地方的正午时候,距其180°经度处却正当午夜。这说明地球表面每隔15°经线,时间即相差1h。人们据此划定地球时区。全部经度360°,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经线为中心,包括东西经各7°30′的范围为中时区。东西另外各15°经度为东1区、西1区;如此类推,至东西12区,即以180°经线为中心的时区。在同一时刻,180°经线以东是前一日的结束,以西却是次一日的开始。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表现为潮汐。

  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摩擦力虽然要40000年才能使地球的1昼夜延长1秒,但对地球的长期发展却不容忽视。

  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此外,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平面上升,而中高纬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地球公转意义

  地球公转使得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变化

  地球的公转使得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方向逐渐递减。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会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而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正好位于回归线之上的地区一年就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分别是夏至和冬至;而位于南北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位于北回归线之外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位于南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则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自身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此处我们以北半球为例在春分日到秋分日期间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时北半球各纬度地区昼长夜短而在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期间就到了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时北半球各纬度地区昼短夜长同时当正处于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一样长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出现四季的更替同时行成五带

  地球的公转使得太阳高度和地球昼夜长短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地球表面出现了有着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照纬度来进行划分可以发现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1.课标目标: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演示,说出地球自转的定义,运动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2.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演示,说出地球公转的定义,运动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3.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绘制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其说出其地理意义。

  重点:公转的方向、周期、公转时地轴的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变化;五带的形成和分布;

  难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变化;

  五带的形成和分布;

  从现象上看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小从生活中就有所了解。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容易尤其是四季产生的原因。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定义: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指向天空中的北极星方向。

  产生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很多,主要形成了地球上的五代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地球绕日运动的姿势很独特,空间指向保持不变。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公转是地轴角度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地球直射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进而引起地球表面热量分配的不均衡,以及四季的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极地地区极夜现象等等。

  高中地理哪里最难

  其实,关于高中地理哪里最难,小编的回答是要相对而言。但是总体来说,自然地理部分是地理最难的.(包括区时,太阳高度角.自然带.气候带,洋流等等),而自然地理恰恰也是也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所在。相对简单的,有模版和答题模式的就是区域地理了。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