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地理课件 > 高二 >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全常考点三篇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全常考点三篇

2021-06-03 16:24:50 浏览量:

  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全常考点三篇。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全常考点

  人教版高二必考地理知识点1

  一、能源的分类

  1、按照能源的性质分类

  (1)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2)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按照能量的来源分类

  (1)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现代光合作用——生物能;古代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由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温泉;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聚变能和裂变能。

  (3)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③煤种齐全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四、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神黄铁路、大秦铁路、焦——兖——日铁路。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图3.5)。

  五、能源的综合利用:

  1、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2、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中心的多元结构。

  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2、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③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④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A.做好消烟除尘工作;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人教版高二必考地理知识点2

  一、概念

  1.人口素质的概念

  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他们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各自反映了人口素质的某个侧面,共同构成了人口素质的整体。

  2.人口身体素质

  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人口素质的好坏,一方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的长期影响。其中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如果说早期人类的身体素质较多的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话,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身体素质就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

  (师生活动举例说明)例如由于某些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丧失,致使世界上吸毒人数、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死亡人数也与日俱增等。

  2.自然环境因素

  (1)原生环境

  主要指地形、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与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例如,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所需的某些化学元素,或过多的含有某种人体所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种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从而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

  (师生共同活动)列举一些常见的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缺碘);甲亢(多碘);氟骨病(氟的含量过多);克山病、大骨节病(缺硒);还有某些地方,由于自然放射线较高,容易引起畸形胎儿出生率较高等现象。

  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人口身体素质的下降。进而影响死亡率。

  (2)次生环境

  主要指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因素。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地球上无处不存在人类影响的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环境污染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这种环境污染主要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学生看课本13~14页)看完后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并列举事例说明环境污染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物理性污染:主要指放射性污染、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等。

  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指原子能企业、医用和工农业用放射性废气物处理不当、核武器爆炸产物及原子能企业事故等。放射性污染通过空气、水体、土壤、食品等作用于人体,从而对人体形成损害或直接造成死亡。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

  环境中的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主要是现代交通和电信发展造成的,特别是以交通和工业噪声为主的城市噪声污染,目前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产生危害,同时,对人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噪声污染是当前城市的一大公害。

  化学性污染:主要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燃料燃烧排放的有害气体、工农业生产中的废液等污染物及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化学污染是环境污染中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有害物质往往通过呼吸和食品进入人体,产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据有关研究表明:某些食品化学添加剂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其中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的物质之一,其次,亚硝基化合物及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也有一定的致畸、致癌作用。

  生物性污染:主要指由于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污水和粪便,以及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而造成的水、土污染。生物性污染往往通过饮食传播疾病,对人口身体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师生活动):列举生活中有关这三方面的事例,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转承)以上是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那么,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又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14-15页,并联系身边实际及以前学过的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其之间的关系,谈谈人口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结果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差别?

  (在学生看后的基础上,开始结组讨论,然后各派代表把讨论的结果说出来。在学生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性发言,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总结性指出,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类是主动的,既可以以自身的行动改善和保护环境,也可以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长的快慢并不是最主要的,而人口素质,尤其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只有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最后,概括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3.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4.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人教版高二必考地理知识点3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共同决定的。[记忆]

  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由、(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AB住宅付租能力BC工业付租能力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