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高一 >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案:《作文指导·学会感悟》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案:《作文指导·学会感悟》

2021-04-24 09:48:12 浏览量: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一语文下学期教案:《作文指导·学会感悟》。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案:《作文指导·学会感悟》

  一、感悟的原则

  第一, 要正确。

  第二, 要有深度。深度是指从生活现象、社会现象或材料中发掘出了人所未见或不曾 注意的本质和规律,预见到了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第三, 要鲜明突出。“要鲜明”,是 指作者态度明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突出”是指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中学生写文章容易犯的毛病是转移中心或多中心,说着说着忽然转移了话题,或者这也想说那也 想说,结果是什么也没说清。相传雕塑家罗丹最初创作完《巴尔扎克》后请他的学生欣赏,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称赞巴尔扎克的手,罗丹立即提起大斧砍掉了那双手。他告诉学生,一件 真正完美的艺术品,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比整体更重要、更突出。这个故事也说明文章的主 旨要鲜明突出。

  第四, 要有价值。有价值的主旨首先是有针对性的,或是针对公众所关心的 话题,或是带有普遍性的话题。其次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五, 要新颖。有出息有见地的作者应勇于创新,耻于因袭,要表现他人未曾表现的主旨,要敢于打破他人已有的定论,这样,你才能出新,才能写出不同流俗的佳作。

  二、感悟的途径

  1、从习见的现象和人生经历中演绎出深邃的哲理

  自然是伟大的哲学家,自然景物、自然现象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 光辉,一草一木常反映出深邃的哲理。苏轼登山,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现象领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观水,从“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 观里明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绍翁游园,从园门紧闭,红杏出墙想到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李白从老太婆磨 针明白“世上无难事,铁杵磨成针”;苏轼从古人对石钟山名称由来的探究中懂得,事不目 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行的。可以说一切看来平凡的事物,平凡的现象,若能从崭新的高 度去认识,就能发现蕴含其中的哲理,也就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来。

  跳山羊是一项极普通的体育活动,很多人都经历过。有的人就那么轻轻一跃,简单得不能再 简单了。有的人却视为畏途,始终不敢迈出第一步。不论是轻轻一跃还是视为畏途,多数人 就那么经历了,什么也没有留下,有个学生却从跳山羊这一极普通的体育活动中发现了不 平常的意义——“其实人生正如这跳山羊一样。人生的道路也会有坎坎坷坷,也会有荆棘挡 路,面对坎坷,荆棘,只要自信不失,勇敢地冲过去,然后轻轻一跳,也就过去了。”作者 还由此引出更深的思考——“今后的人生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山羊,但我想,自信在,就没有 跳不过的山羊。”

  2、透过现象揭示事物产生的原因

  任何事物、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有其不同的原因,探究它们就可能有新的发现,这在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史上都有许多经典的例子。同样,从事写作的人如果能在描述某一事物或某种现象 时深入探究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文章的立意也就大不相同了。文学不同于科学,因此文学作品(文章)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的推断不要求十分科学,只 求自圆其说。它对原因的推断是为了使文章立意出新而并非对某种现象作科学解释。

  奥地利作家斯·茨威格在文章中记叙了一次和罗丹的交往。作者细致地描绘了罗丹工作时的情景,他全力集中于艺术创 作上,几乎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当最后完成自己的创作时才发现身边的客人。作者由此参悟 出罗丹成功的原因,即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时必须全力集中,把易于分散松弛的意志贯注在 一件事情上。文章的主旨也因此而升华,如果文章仅仅记叙罗丹工作时的情景,没有深层次 的探究,文章就不能算很成功了。

  有个学生家里安装了会“洋溢起美妙的乐曲的门铃”,但依然响起“咚咚咚”的敲门声,先是父亲, 然而门铃是父亲亲手安装的;接着是表弟,是因为太急;而后是阿婆,是害怕触电;最后是 贴纸条的我。为什么有了门铃却仍旧敲门呢?作者由此揭示出原因,这一切都是习惯使然。 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指出要改变一个习惯了的小动作,还真需要一个过程。文章给 我们的启迪还不止于此,它会引起我们深层次的思考——要改变习惯是何等不易。这个立意看似简单,但却是作者精心提炼出来的,它切中要害,紧扣现实,自然而贴切。

  3 、要善于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和规律,科学家们总是竭尽全力寻找它们,以此来 指导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然能不断揭示这些规律,同样,一个成功 的作者也应当有这样的眼光,能在一个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就能预知它的发展趋向,能从 一个普通的现象中发现它的发展规律。所谓见微知著,就是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中,对事 物发展趋向的预测,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篇成功之作若能在描述某种现象的同时, 揭示隐藏在这种现象中的规律,预测这些事物的发展趋向,对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将发生不可 忽略的作用。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规律除了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要深思。深思 才能透过现象发现其规律性,深思才能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向。

  有个同学在文章中详细地描叙了我的父母的两代人的“代沟”。在生活习惯、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两 代人都存在着差异。文章结尾揭示了一个规律,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代人之间必然发生观念 上的冲突,这就是所谓代沟。尽管有代沟,但仍然可以和平共处,不存在谁对谁错,谁是谁 非的问题,不过是两道不同的风景而已。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感知了事物发展的趋向,同时 也是一条规律。

  有个同学写自己满心欢喜地去学电子琴,却“发现电子琴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趣”;心血来潮时弹电子 琴,却又发现“要弹好电子琴也不是件很难的事”。于是作者从自己学弹电子琴悟出一个人 成功的规律——“要想成功并不一定要付出巨大代价”,“付出了代价并不意味着能够成功,但若能从所做的事情中找到乐趣,即使不能做得十分出色,你也不愧为一个成功者。成功与失败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两者之间仅隔着一层膜,这便是兴趣,只要你冲 破它,便可享受成功的喜悦”。

  4、从习见的事物和现象中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

  我们每天都能见到许多平凡的事物和现象,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平凡的事情。对于这 些平凡的事情平凡的现象,无心人视而不见,有心人却能发现隐藏其中的普遍的社会意义。 其实这里并没有什么诀窍,关键是有没有思考,会不会思考。可以这样说,大至宇宙,小到 蝼蚁,凡是新鲜动人的人、事、物,或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或思想上的一点火光,或感情上 的一丝波澜,都隐含着某种普遍的社会意义,揭示出这种意义,文章的立意就进入了一个新 境界。

  怎样表现隐藏在这些事物和现象中的社会意义呢?一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一粒沙里见 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谈身边琐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天下。从一些东鳞西 爪的侧影,烘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的一种思想、一个有 意义的生活片断,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二是由表及里,深入发掘 。抓住一事一物一情 一 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探赜发微,揭示出这些事物现象的普遍意义,多问几个为什么 ,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三是由此及彼,展开想象。无论记人叙事还是写景抒情不能只停留 在眼前的人、事、景物上,可以由自然而及社会,由此类想到彼类,由物及人,由近及远, 由本 体到相关,在展开一系列的想象之后,你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这种新的发现或许就具有普 遍的社会意义,将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发现作为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立意就出新了。

  不少同学曾在作文中写过这样的题材:原本是好朋友,后来因某种原因彼此之间变得隔膜了,这也是正常的,但我们可以从这一变化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繁重的学习、激烈的竞争使朋友之间立起 了一堵墙。这样的墙原本是不该有的,中学生除了学习竞争还应当有友谊,这是文章为我们揭示的社会 意义。

  5、从历史的旧案里开拓

  宋人杨万里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旧案翻新其实是一种求异思维,是把以往对 历史公案的定论推翻,提出新的见解和看法。譬如,《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杀马谡一案, 你可以说马谡不该杀,这种翻新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从历史旧案里开拓出新,必须把握几点:一是翻新的目的是借古讽今,这类文章多为杂感; 二是定论可以推翻,推翻定论要能自圆其说,不能牵强附会;三是要把握分寸,不能一概否 定而要辩证分析。

  旧案翻新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全盘推倒先前定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二是抓住一点, 不及其余,只要在某一点上能自成一家,“强词夺理”也未尝不可。旧案翻新,谋求新意,要突破固有的观念,反映作者与众不同的见解,言必有据,持之有故 ,言之成理。

  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敢作敢为,屡建奇功,可以说没有孙悟空就没有西天取经的成功, 按理孙悟空功高盖天,取经回来后当然可稳坐第一把交椅了。但是有篇文章却将结果整个儿地翻 转了。作者设计了这样的情节,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孙悟空险些下岗,而平庸的八戒却得 到提拔。于是孙悟空不服,找菩萨问缘由。而菩萨对孙悟空的一席话更是将孙悟空全盘否定 ,优点成了缺点,而猪八戒的缺点却被看成优点。内容是荒诞的,但荒诞中却含着真实,孙 悟空的结局不正是某些正直干部的结局吗?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