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高一 > 高一上册语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一上册语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2021-09-09 09:02:47 浏览量: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一上册语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一上册语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一上册语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原文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小编说:工匠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气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名工匠,于工作中,于生活上,于做事做人的方方面面。

  高一上册语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常用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时评的题材特点;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学习文中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入理解工匠精神中所表现出的时代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传承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理解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

  教学难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导入新课

  1.看视频,谈感想:播放《王志伟: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用一生追求“工匠精神”》视频,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2.工匠精神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传承工匠精神?今天我们进入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学习。

  二、说,识别文体

  1.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4.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三、读,夯实基础

  1.阅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字词检测过关。

  【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与“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区别。

  【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注意与“鬼斧神工”的区别。

  【不谋而合】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臻于至善】臻:达到;至善:善的极致。指做到极致。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离群索居】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超今冠古】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四、想,理清思路

  1.这篇新闻评论论述的中心话题是什么?在提出话题方面有什么特点?

  中心话题是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开篇从时代特点和企业打造金字招牌的角度引出话题,紧扣“时代品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2.本文围绕“工匠精神”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1)“匠”的时代内涵及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作用与意义(第二段)。

  (2)工匠精神是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第三段)。

  (3)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第四段)

  3.在师生共同点评的基础上小结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工匠精神的话题。

  第二部分: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

  第三部分: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全文。

  4.联系标题和全文说说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雕琢时代品质的凭借,它关乎人生价值、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也关乎社会风尚、国家形象、时代精神,人人都要践行工匠精神。

  五、探,重点突破

  1.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分为两大组,每个大组分为若干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第一大组:作者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二大组: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

  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1)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类比论证:比如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假设论证:如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2)语言特色:整散结合,文章摇曳多姿,增强说服力。

  本文是一篇时评,但文章并没有给人面目可憎、枯燥说教的感觉,而是生动形象,绚丽多彩。这主要是因为文章语言丰富,整散结合。如第1段作者用到了“高精尖、炫彩酷”等具有

  时代特点的新词,使人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第2段中作者用“气质雍客、活力涌流”来写企业,使企业拥有了人的特点,生动地写出了厚植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第3.4.5段运用排比、对偶手法,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具有说服力。此外,本文运用大量成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六、拓,总结延伸

  现如今,对于“工匠精神”,上上下下在呼吁,国人在关注,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回归“工匠精神”?

  示例1:要使工匠精神回归,一定要破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要引起人们思想的高祖重视。比如舆论界要张张旗鼓的加以宣传,各级部门要循循善诱的加以疏导,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的加以引导,各行各业要自始至终的履行职责。

  示例2: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应当体现于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中。不管我们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我们都应该秉承工匠精神。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我们很多人的成长之路显得崎岖坎坷,所以在自然资源日匮乏的睡袋,在互联网思维“泛滥”的年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价值,把工匠精神融入我们实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的职责!

  高一上册语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知识点

  一、新闻评论

  1、概念:

  新闻评论是媒体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特点:

  (1)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3、撰写方法

  (1)要读懂材料。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2)要评在点上。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3)要评得有理。好的点评应该做到以礼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4)要评得生动。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4、新闻评论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5、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二、工匠精神

  1、来源: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

  “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天折了,路要步

  -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

  2、释义:

  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 spirit,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2016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三、写作背景

  本文原载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四、内容解读

  1、结构:

  第一段: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引出工匠精神

  第二段:匠是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从作家的话引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第三段:工匠精神是改变现实的力量;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第四段: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第五段:我们的时代面貌,取决于我们的表现。

  小结: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段,引出话题,提倡工匠精神;第二部分为第二到第四段,工匠精神的概念和内涵;第三部分为第五段,倡导工匠精神,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全文。

  2、论证思路:

  本文开宗明义,点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接着引用《说文解字》观点,点出什么是工匠精神,然后寻因溯果,层层深入,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该怎样,不该怎样。最后联系实际,回扣中心,升华主旨。

  小结:

  这篇新闻评论围绕“工匠精神"展开,通过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方式加以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