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初一 > 语文课件《相信未来(食 指)》教案

语文课件《相信未来(食 指)》教案

2020-12-19 09:34:48 浏览量:

  语文课件《相信未来(食 指)》教案

  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他是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有人说,他是一代诗魂,他的诗歌曾深深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下面是由课件网小编整理的语文课件《相信未来(食 指)》教案,欢迎阅读。

语文课件《相信未来(食 指)》教案

  【《相信未来(食 指)》教案(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作品。

  2、熟练朗诵课文,背诵前三段。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增强学生联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走近食指,走近食指心灵。

  2、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真善美。

  教学过程

  1、按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出生在行军路上。“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后来插队,当工人,参军,在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遭受过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78年用“食指”笔名,意思是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因为“我一度被愚昧之人侮辱、嘲弄和背后指责” 。

  (2)写作背景

  那是“文革”前夕,在北京一些高干子弟中形成一个“文艺沙龙”――“太阳纵队”,发起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郭世英(郭沫若的儿子),还有牟敦白、张朗朗等,他们经常通宵达旦探讨当时敏感的一些哲学问题和文学观点。食指也曾出入这个沙龙,深受他们思想探索精神的影响。“文革”期间这个文艺沙龙被查禁,郭世英在1968年4月被北大的造反派“迫害致死”,张朗朗流亡南方,在好友王东白的本子上写“相信未来”四个字。食指则以此为题,写出这首《相信未来》。在那个狂热的年代里,当时多数人很迷惘,很失望,食指也很矛盾,但食指认为,年轻、热情、执著总会摆脱现实的羁绊。

  2、诵读全诗,要求读出情感,读出信念。

  重点诵读前三节,要求当堂背诵。

  诵读强调:第一节 相信 未来

  第二节 相 信 未来

  第三节 相信 未来

  第三节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3、分析鉴赏,揣摩意象。课堂讨论,多向交流。

  问题:仔细阅读前3节,找出诗中的意象。

  明确:第一节 炉台被蜘蛛网查封

  贫困的悲哀缠绕

  第二节 紫葡萄化为露水

  鲜花在别人胸怀

  第三节 排浪、大海、曙光

  问题:体会意象的特征及变化。

  明确:由灰暗、凄凉、沉重到明亮,有力量。

  运用反复手法,强调在困境中要理想不灭,相信未来。

  问题:顾城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评论就说:“在‘黑色的眼睛’这个深层意象中,受骗和觉醒被神奇地结成一体。”《一代人》中“黑色的眼睛”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短短两句话却用“一代人”作标题,如何理解?请结合第四节中的“眼睛”意象思考理解。

  明确:“黑夜”象征着那场空前的浩劫。“黑色的眼睛”有双重寓意:一指这双眼睛曾被“黑色”欺骗,被“历史风尘”蒙蔽;一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被蒙蔽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它在黑色之中渐渐培育起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具有了全新的品质,从而能拨开历史的风尘,看透岁月的篇章,成为“寻找光明”的生命意志的象征。

  这并非诗人一个人的经历,而是像顾城、食指那样整整一代人的经历,用“一代人”作题,规定了诗歌社会批判性的视角。两首诗中“眼睛”这个意象的内涵是一样的。

  4、联系现实,课外延伸。探讨交流,关注生活。

  问题: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有吗?

  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有吗?

  明确: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应该没了。

  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太缺乏了。

  问题:为什么还有大学生跳楼,马加爵杀人?

  明确:大学生跳楼――为情――他的鲜花依偎在了别人的情怀。

  马加爵杀人――为穷――他认为贫困只能带来悲哀。

  明确:虽有苦难折磨,青春仍要坚定信念,越挫越勇,相信未来。

  5、师生共同朗读全诗,大声读末节,最后一句要呐喊而出。

  6、布置作业:课后阅读食指的《热爱生命》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在周记上写出心得体会。

  【《相信未来(食 指)》教案(2)】

  一、知识和能力

  1.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 朗渎体悟,理清思路,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 通过诵读,领会诗歌的形象,体悟意境,把握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逾地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向命运挑战。

  【教学程序】

  一、 走近“大师”。

  (一) 走进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二)走进时代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在阴云密布的时代,《相信未来》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

  二、走进文本

  (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 二)、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1.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和理想糅在了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3.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提示:贫困、落后、动荡、黑暗。

  4.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

  提示:“美丽的雪花”,那是“严冬”的亮色,尽管轻盈,却给人寄望未来的美丽;“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只要大海能托住太阳,就有希望。(不必求一致)

  5.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6.第4诗节人称为什么由“我”变成“她”?

  提示: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拨去“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透过字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同时他又想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真实的、不可回避的。因此,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7.最后一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一节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地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8.如何理解本诗反复手法的运用?

  提示: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每一节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三、挑战自我

  “读然后知困”,要了解学情,最好让学生单个地朗读,尤其是短文本(长文本可以抽取典型的段落)。于是,在导入课文之后,我让学生朗读。朗读之后,我发现了学生的认知“真相”:因认知困难,导致了第三节出现不同的读法。读法不同,实际上反映了认知水平和解读文本能力的不同。学生朗读的困境,给课堂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宝贵的机缘。于是我便“随缘”,沿着这一任意路径(而不是程序上设置好了的路径),切入文本,作深层次的解读和延伸。

  问:下列读法哪种正确?为什么?

  1:……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2:……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提示:2

  师: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要知道怎么读,不妨先来理解这几个句子。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你们看看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

  A:“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

  B:“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

  明确:“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

  师:从修辞来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比喻。

  师:如果通俗地表述一下,这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师:你能如法炮制,把第二句也改写一下吗?

  明确: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师: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掌往上托起来,看看有没有大海的面积感、体积感。

  师:再看第三句,“曙光”跟“笔杆”有没有相似点?

  提示:早晨的光线射开来,看起来是一根根的,长长的,笔直笔直的,所以我们经常讲“霞光万丈”。食指以诗人的敏锐,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手握一枝笔,然后举起来,看看你的“手指”有没有“排浪”般的感觉,看看你的“手掌”有没有“大海”般的感觉,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笔杆”像不像海日射开的“曙光”。

  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节说白了,就是——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但真的这样说,有没有诗味了?

  明确:没有。

  师:“用手指、手掌、笔杆写字”这样简单的意思,一旦用“排浪”、“大海”、“曙光”来比喻,气象就变得壮阔起来,读来惊天动地。同时,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有谁能模仿这种特殊的比喻形式写几个句子?

  提示:在黑板那深邃的天空上,/老师镶嵌上文字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师:这几句如果要来得通俗一点,又怎么说?

  明确:在像那深邃的天空一般的黑板上,/老师镶嵌上像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的文字,/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师:句子确实通俗了,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失去了。以后读诗或者写诗,都要注意这一特点。刚才我们一起攻克了难关,现在理解起来可容易多了吧?请同学们把全诗再次朗读一下。

  四、探究无限:

  (一)、名句积累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潜《杂诗》)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5.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诸葛亮)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9.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10.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

  1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12.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13.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文心雕龙》)

  1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

  1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1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三国志》)

  (二)、 食指诗二首:

  1.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5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6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6.文学常识填空。

  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代表性的作品《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六十年代中后期,食指诗歌的出现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现代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他的诗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稍后出现的北岛、舒婷、多多、顾城、江河、芒克等为代表的、后来被笼统称为“ 朦胧诗 ”的现代诗歌的创作潮流。

  【能力过关】

  1、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和理想糅在了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2.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提示:贫困、落后、动荡、黑暗。

  3.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

  提示:“美丽的雪花”,那是“严冬”的亮色,尽管轻盈,却给人寄望未来的美丽;“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只要大海能托住太阳,就有希望。(不必求一致)

  4.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5.第4诗节人称为什么由“我”变成“她”?

  提示: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她”就是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拨去“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透过字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同时他又想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真实的、不可回避的。因此,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6、最后一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一节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地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7、如何理解本诗反复手法的运用?

  提示: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每一节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