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高一 >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归 去 来 兮 辞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归 去 来 兮 辞

2021-07-22 09:53:34 浏览量: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归 去 来 兮 辞。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归 去 来 兮 辞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阅读与鉴赏”中也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摒弃官场归隐田园的一篇宣言书,描绘了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自然风光及惬意的田园生活,表达了陶渊明饱经忧患,看透了官场的污浊、黑暗、卑鄙,不与之同流合污,而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情趣和理想。教师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以诵读为主要手段,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领悟作者热爱自然、返朴归真的高尚情趣,从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审美境界。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体会感悟作者不 为五斗米折腰、独善其身、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理,(2)欣赏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点: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用典自然,想象丰富。(3)在了解辞赋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渊明)那么,关于陶渊明你了解多少呢?在你的印象中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启发谈话,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同时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急于了解历史人物面貌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让学生用循序渐进 的方法自读课文,完成思考题。

  1 、一读——正字音。

  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 、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3 、三读——感悟音乐美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

  读出语速——快、中、慢;

  思考题:

  (1)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什么?(来自骈文的运用)

  (2)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

  (3)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4)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 惆怅”“崎岖” ,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 “欣欣”“涓涓”。与《荷塘月色》对比)

  4 、四读——体验感情美

  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如:可让学生分析探讨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

  (第一段的“ 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5 、五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点拨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从字词句篇到情感意境,循序渐进地理解、感悟、探究作品内涵,提高诵读鉴别的能力。)

  三、品评鉴赏,体悟情感

  1 、通读序文,小组讨论: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归隐?

  (三点理由: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二是“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2 、研读课文,理清层次。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最后的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

  (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这种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接下来四句,“引壶觞”到“之易安”,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作者正如“出岫之云”“倦飞之鸟”,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这一段由路途写到家门,由家门到居室,再由居室到庭院,甚至目光远及。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的、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接着表示要与世隔绝,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作者以听家人的知心话为快乐,以琴书为伴侣,嚣嚷、喧吵不入耳中,可以说是乐以忘忧了。接下来的描写是一段颇带诗意的描绘。春回大地,农人告诉他将要从事春耕了。并且在农事闲暇,乘兴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注意它的句意承接,“或命巾车”后承“亦崎岖而经丘”,“或棹孤舟”后续“既窈窕以寻壑”。前者是陆路,后者是水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既是实景,又是心景,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虽有点沉郁,但细品全段,基调还是静谧而愉说的。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

  (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

  3 、合作探究

  (1)对陶渊明的人生感想如何理解呢?对我们现代青年来说是否可取?

  (我们不能笼统、简单、肤浅地把作者的这两句话打上消极二字就算,我们应该深入地理解。这是作者历经曲折的人生后的真实而复杂的感慨,作者曾经品尝过官场人心的险恶、官场生活的庸俗,映照一下归隐后平民生活的质朴、真率、自然、自由,确实愤激于官场的龌龊,眷恋自由自在的人生。而且,在作者看来,在官场那种看别人脸色行事的生活,是一种生命的扭曲与糟蹋,只有在这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可是我耽误太久了、久违了,所以这是一种真率的抒发,是一种复杂的感慨,是一种包含正反感受的深刻的体验。作者并没有自命清高,自命高蹈,而是真抒胸臆。这种率真、愤激的抒发至少比有些士大夫的矫揉造作的高义谈玄更有意义些。生活在激流勇进的时代中的现代青年,更应该奋发有为,而不应该消极避世。)

  (2)本文具有怎样的文体特点?

  (本文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多变化。从风格上看,辞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多用铺张手法;内容上辞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辞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3)从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角度看,本文有什么突出特点?

  (①发乎真情。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不是发自内心,又出于真情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那种回家途中愉悦畅快之情表现得多么真切!②情托于物:好的散文总是写得自然真切的。而要写得自然真切,必须要有寄托物,以便将自己的思想、见解、感情诉诸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写得真切、生动、感人,韵味悠长。而这一点,本文堪称典范。)

  4 、背诵课文。

  (背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 、延伸阅读,探究问题。

  ( 1 )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 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是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 2 )探究问题

  研究性问题:本文序文说,本文写在乙巳岁十一月。但具体的时间有争论。有人说本文写在陶潜辞官归隐之初(如课本注释就如是说),是追叙和实录之作,到家前是追叙,到家后是实录;有人说写在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也就是说,本文是在荫生退意后但未退之前的想象之作,写完本文不久作者才辞官归隐的。请你推敲一下本文的写作时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理?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参考:后者更有道理。王若虚曾指摘本文在谋篇上的毛病,说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象而言之。但从问途以下,都是直叙的话,显得自相矛盾。即所谓前“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对此,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援引 周振甫 先生的见解:“《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景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筹'、‘或植杖而耘籽'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喻矣。” 钱 先生认为本文自“舟遥遥以轻飏”至“亦崎岖而经丘”,“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其谋篇机杼与《诗经·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象家中情状相类。这样来体会《归去来兮辞》的谋篇特点是确当而深刻的。陶渊明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如果都作为追叙和实录来看,反而失去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的空灵意趣,而且如 周振甫 先生所说,也不符合写作时间的实际。须知陶渊明是一位很富于创造性想象的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就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幽美逼真的世外桃源,而成为‘乌托邦’的始祖。……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兮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

  2 、布置学生进一步收集陶渊明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随笔,在全班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评议,引导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学生交流评议的过程,既是相互取长补短,共享学习资源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欣赏能力提高的过程。)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

  1 、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本教学设计中,多次安排学生自主阅读,从字词到句读,从韵律到情感,都让学生在自由诵读中循序渐进地逐步感受,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用学生的阅读代替教师的讲解,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注重语文学习与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学作品,正确品评古代文学作品。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评析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奋发有为和洁身自好相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提高。本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争鸣,其目的不在于形成统一认识,而是通过辩论交流,让学生与作者作品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逐步养成勇于探索、乐于交流的语文学习品质。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