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地理课件 > 初二 > 初二地理上册单元章节知识点

初二地理上册单元章节知识点

2021-03-08 13:21:16 浏览量: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下面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初二地理上册单元章节知识点。
 

初二地理上册单元章节知识点

  【知识点一】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位臵优越

  1、位臵:

  (1)半球位臵: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纬度位臵: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臵: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2、位臵的优越性:

  (1)从纬度位臵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这个温度带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 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从海陆位臵看,

  A..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为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B.我国沿海地区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与海外各国往来;

  C我国西部伸入亚欧大陆的内部,可以与西亚,中亚及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3、纬度位臵的优越性,可通过与俄罗斯、加拿大【两国纬度位臵较高】等国对比得出;海陆位臵的优越性,可通过与日本【岛国】、蒙古【内陆国】比较得出。

  二、国土辽阔

  1、我国疆域四至:

  (1)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度附近】

  (2)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东经135度附近】

  (3)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度附近】

  (4)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度附近】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小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3、我国陆上疆界长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4、我国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来、文莱、印度尼西来。

  5、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6、较大的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为台湾海峡,归属于东海;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为琼州海峡,归属于南海。

  7、我国的领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

  8、渤海近岸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镇、街道、民族乡)

  2、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四、关于人民币上的景观的所属省份

  1、三潭映月:浙江省

  2、桂林山水:广西壮族自治区

  3、泰山:山东省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至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主要原因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而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①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②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分析:

  二、人口东多西少

  4、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还多。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从黑龙江的漠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其东人口密集,其西人口稀疏。

  6、我国人口密度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澳门。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56个民族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二。另外的55个民族人口数只占了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被称为少数民族。

  2、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少的是珞巴族。

  3、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

  (1)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2)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3)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省

  (4)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彔自治区

  (5)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省

  (6)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省

  (7)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8)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

  4、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才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少数民族节日: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

  藏族——

  5、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是: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二、民族的分布

  1.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设立自治机关,各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内行使自治权。

  【知识点二】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 百分之十

  山地 百分之三十三

  高原 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 百分之十九

  平原 百分之十二

  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

  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8、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对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②对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③对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9、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10、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

  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4、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走向是:大兴安岭——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5、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三、季风气候显著

  1、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被称作季风。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作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作非季风区。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4、我国的降水集中在受夏季风影响的季节。

  5、我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一、众多的河湖

  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区域为外流区;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区域为内流区。

  2、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主要有注入太平洋的: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注入印度洋的: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

  3、我国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

  二、黄河的治理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全程5363千米是。

  2、黄河流经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3、黄河流经了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地形区。

  4、黄河冲击形成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并为三大平原提供灌溉水源。

  5、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孟津把黄河分为上、中、下游。

  6、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为暴雨,加是植被破坏严重,使得黄河在流经中游之后,泥沙含量大增。

  7、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8、治理黄河应标本兼治,治标的方法:加固堤坝;清理河道;兴修水利;分流。治本的方法: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恢复植被。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

  三、长江的开发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程6300千米。

  2、长江流经了青海、四川、西藏、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十一省市。

  3、长江流经了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4、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把长江分为上、中、下游上游的特点:多峡谷急流,富水能。中游的特点:多浅滩,多曲流。下游:水流平缓,江阔水深。

  6、长江比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

  7、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一半,被誉为“水能宝库”。

  8、宜宾以下可以常年通航,被誉为“黄金航道”。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