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地理课件 > 初二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五篇

2022-07-29 11:05:11 浏览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五篇

  立志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并且相信自己,因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其他人更不会相信你了。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

  1.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的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4、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地形特征)

  山环: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5、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窗户小、墙体厚等特点。房顶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窗户小、墙体厚有利于御寒保暖。

  7、东北农业发展

  有利条件:(1)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2)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条件:(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2)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8、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热量成为制约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东北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3)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0、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被称为“北大荒”。

  (1)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2)采取的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11、地位: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目前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12、重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2)铁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13、部门: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靠近原料产地)。

  1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决措施:(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实施产业转型;(3)调整产业结构;(4)发展多样化工业。

  2.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世界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等。

  3、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4、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原因:(1)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干燥,容易开挖;(2)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6、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7、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8、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1)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2)地表*露,缺乏植被保护;(3)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9、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10、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3.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

  1、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广场。

  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经纬度位置:40°N,116°E

  3、北京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河流由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

  4、主要城市职能

  (1)政治中心:我国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 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文化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国家图书馆,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

  (3)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跨国公司等。

  5、北京古城的变迁与水源有关。

  6、北京是我国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

  《世界遗产名录》:明清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明十三陵等。

  历史文化传统: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7、北京旅游名胜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世界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院。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

  南锣鼓巷是我国完整的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8、北京的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9、北京的交通网络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10、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11、(1)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北京。“首钢”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2)皇城根遗址公园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街之间构筑了一条绿色走廊。

  4.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黄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 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3、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 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5.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知识点人教版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气候:亚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特点: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形成我国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4、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南京明孝陵。

  3、水乡风貌: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4、特色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1)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2)便捷的交通(3)较为完善的服务措施(4)经济发达,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大。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