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初三 >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十五 《孟子》二章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十五 《孟子》二章

2021-04-06 17:24:38 浏览量:

 任何的限度,都是从自己的心坎开端的。每一奋发尽力的背地,必有加倍的弥补。以下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十五《孟子》二章。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十五 《孟子》二

  十五 《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第一段:

  1、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⑴翻译。

  ⑵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2、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

  ⑴翻译。

  ⑵辩证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⑴翻译。

  ⑵假设推理,从反面来论述。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恶有甚于死者。

  ⑴翻译。

  ⑵因果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⑴翻译。

  ⑵“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点拨] 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⑶递进论说,升华主题。

  第二课时

  (二)第二段:

  1、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⑴翻译。

  ⑵正面举例。

  (三)第三段: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⑴翻译。

  ⑵反面举例。

  2、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

  ⑴翻译。

  ⑵排比、对比。

  (四)总结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2、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好处:深入浅出 逻辑严密 气势充沛 主题鲜明

  五、赏读•延展:

  分析下列各句中“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后的感受。

  欣赏•感悟•表述

  孟子:义我所欲也 与生俱来的一种本心——羞恶之心。

  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士为知己者死的“仗义”。

  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 忠君报国的“忠义”。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 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

  六、结语: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重点词句含义(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

  4、课文内容、主旨的挖掘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一处很优裕的地方,生活着一群健康活泼的梅花鹿,它们无忧无虑,悠闲、安逸,食物应有尽有,慢慢地,它们变了,变得懒了,变得衰弱不堪,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只狼,狼把它们当中最弱小的鹿吃掉,接着吃次弱的,接着又吃了一批身体不灵活的。狼的侵入,使这群梅花鹿受到极大的震动,在生死存亡面前,它们一只只都警觉起来,醒悟过来。它们不再过以前那种安逸懒散的生活,它们与狼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搏斗,最终弱小的梅花鹿被淘汰了,较壮的梅花鹿生存下来了。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我们能否悟出一个道理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三、研习课文: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2、第1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排比。

  列举事实,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3、第2段和第1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根据上述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4、第二自然段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5、“是人”是指什么人?

  (指上段所列举的六个人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人或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

  6、作者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须经历哪些方面的磨练?

  (思想上:苦其心志

  生活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上:行拂乱其所为)

  7、人经受艰难痛苦磨练的目的是什么?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第三段论证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

  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

  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才能奋发有为。

  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9、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

  10、结合课文分析,概括各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1-2):就一系列典型事例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段(3):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

  第三段(4):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拓展

  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