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高一 > 高一历史教案:《文艺复兴》

高一历史教案:《文艺复兴》

2021-05-22 16:46:22 浏览量: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一历史教案:《文艺复兴》。
 

高一历史教案:《文艺复兴》

  导入:找寻曾经的辉煌

  师:共同赏析作品——《雅典学院》。

  这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力作之一,作品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院为背景。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右方前面以欧几里德为中心,用圆规在石板上计算;左方前景的中心是毕达歌拉斯。前景中心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还有苏格拉底,亚历山大等等,共50多位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在那里,他们似乎忘掉了尘世间的爱恨情仇,惟有理性的思考,讨论,争辩……。

  这幅画体现了作者对古希腊和罗马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1:对古希腊怀念、向往,对古希腊学者和文化的尊尚……

  生2: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的创造力。

  师:拉斐尔对古希腊文化的尊崇是不言而喻的,其实与拉斐尔同时代的许多作品中,都出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者巨人。例如:大家熟知的作品《神曲》,陪同但丁梦游三界的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但拉斐尔、但丁等人生活的时代与古希腊罗马相距有一千多年了。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学者一定要去崇尚和寻找久远的文明呢?

  生:是中世纪基督教封建的黑暗统治。

  师:你怎么说中世纪就是基督教封建的黑暗统治?并因此就一定要去崇尚寻找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呢?

  生1:因为那时上帝主宰一切,人是上帝的奴仆、上帝的羔羊,只能忠 顺地听从上帝的摆布。

  生2:还有,教会把现实世界说成是与“天国”对立的罪恶世界,人们只有弃绝现实的物质享受,克制欲念,才能求得死后进入“天堂”。

  师:诚如你们所说,当人们回首以往时,才豁然醒悟到那个曾经古典的希腊和罗马的世界原来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于是人们又开始寻找、学习和研究这个丢失了的经典文明。于是,这些学者们给了这个时代命名为——文艺复兴。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片段——找寻曾经的辉煌。

  (过渡):文艺复兴究竟是古典文化的完全兴起呢?还是文艺复兴的学者在找寻古典文化中的某种精神或价值观念?也许只有通过进一步的解读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我们才会更加明了。(常识告知……)

  千年沉沦与唤醒

  师:请欣赏两幅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同一题材的绘画作品——圣母和圣子。请同学们认真欣赏比较这两幅作品在背景、色彩、人物表情等方面有什么差异。

  生1:左图作品背景是灰暗的、整个画面的色彩也是单调的,人物较刻板,毫无生气,也豪无感情。

  生2:右图的圣母异常温柔美丽,完全是人间善良的母亲形象,她多么的平易近人,就是健康美丽的农家妇女和她可爱的孩子;背景是美丽的大自然,鲜花遍地、白云朵朵,映着柔和的微光。此情此景洋溢着人世间天伦之乐的幸福、美好的情调。一切都仿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一派天籁之声。

  师:两幅作品分别折射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或价值观?

  生:左图折射的传递了中世纪人和人性被压抑,现实被否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后者歌颂自然之美、人之美和人性之美。哦!原来神与人是这样的相似。从而突出和提升了人的地位。

  师:你们都快成美术欣赏大师了!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活着的人一直被压抑着,没有亲情、没有欢乐、没有现实。拉斐尔作品呼唤的是真实存在的人性与生命。这种尊重人、人性,注重现实的文化精神,就是人文主义。所以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在唤醒被湮没了千余年的人文主义。——标题

  师:人文主义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处处得以体现。

  比如:……蒙娜丽莎作品

  师生共同解读:这幅肖像家喻户晓,蒙娜丽莎是那么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们似见非见的薄纱后面呼吸。她的美丽和神秘深深地吸引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她的表情神色似乎永远随着我们的情绪而变化。"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你快乐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傅雷语)这缥缈恍惚、捉摸不定的境界便是她那种"神秘的微笑"之秘密。身份游走飘忽于商人之妇、妓女和画家本人之间的神秘而美丽的形象。在中世纪封建和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之下,哭和笑都是触犯上帝的罪行。这幅伟大的作品出自于达·芬奇之手。达·芬奇怪一扫过去肖像画上幽灵一般的阴霾,代之以人们丧失已久的欢乐,;摆脱了传统的宗教题材,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因此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和人性的肯定,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师:雕塑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杰作。最富盛名的作品——大卫和维纳斯……

  解读:大卫充满自信地站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前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他是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战士。有人对文艺复兴的雕塑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那种光华圣洁,那种青春凛然,所谓“人的觉醒”,所谓“生命的尊贵”,原来真可以是这样子被人用石头雕出来。人类不可能再发生这等奇迹,除非再来一次文艺复兴……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达比较间接的话,而有些文学作品对人的歌颂更加直白:如: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是典型的人文主义者:“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热情歌颂人的高贵和伟大。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是不言而喻的。

  小结:通过对文艺复兴部分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以试着对文艺复兴作一阶段性的小结。你认为文艺复兴是……

  生:文艺复兴是学者们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以文艺作品等形式宣扬人文主义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过渡):概括得很准确。很显然,文艺复兴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兴起,而是恢复古典生活的道德价值。那就是对人、人性以及人的价值的肯定。这种人文精神仅仅是学者们的呼唤吗?他是否体现了一定阶级的意识呢。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片段:

  谁在呼唤?——解读文艺复兴背后的历史

  (我们先看看,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把矛头指向了谁?)

  薄伽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说的是十个青年男女,为逃脱欧洲黑死病,从一座触目凄凉的死城,忽然来到阳光灿烂、歌声欢畅的人间乐园,这一对比是强烈的,就象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森严统治下解放出来。

  杨诺劝教(第一天故事第二)

  巴黎有个丝绸商,名叫杨诺,和一个犹太商人十分友好,几次三番苦劝他抛弃犹太教,改信正宗的基督教。最后,那个犹太教徒表示,如果非要他政变信仰不可,那他先要到罗马去考察一番再说,看看天主派遣到世上来的代表(教皇)气派究竟怎样。他果真赶到了罗马,在教皇的宫廷里他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甚至违反人道,耽溺男风,连一点点顾忌、羞耻之心都不存了;因此竟至于妓女和娈童当道,有什么事要向廷上请求,反而要走他们的门路……他又继续留意观察,把这些寡廉鲜耻之徒的贪得无厌、爱钱如命、买卖圣职等所作所为,全都看在眼里。触目惊心的情况使那个严肃的犹太人提出这样一个结论:罗马才不是什么“神圣的京城”,乃是藏污纳垢之所:教皇、红衣主教,这些人本该是基督教的支柱和基础,却无恶不作,无非要叫基督教早些垮台,有一天从世上消灭罢了。

  师生互论:很显然,作者矛头直指欧洲最大的封建势力的代表——基督教会。据薄伽丘讲,《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作品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

  文艺复兴与文明进程

  文艺复兴的意义:

  首先,文艺复兴发现了“人”。与中世纪对比,文艺复兴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带来的最突出的变化是关于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中世纪,神是中心,“优秀”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地理大发现”的主角哥伦布和卡波特都是意大利人。哥伦布不顾艰难险阻,投身于充满危险,、艰苦的探险事业,就说明他富于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

  其次,文艺复兴促进了科学上的革命。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

  其次,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恩格斯曾说过,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