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高一 >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五篇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五篇

2022-07-13 11:20:09 浏览量: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五篇

  伟大的理想惟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实现。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五篇。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丝织业

  中国又最早养蚕缫丝织绸。距今四五千年已养蚕并有丝织品。

  商朝织机。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设苏杭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那时使用的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西汉“丝国”“丝绸之路”;

  唐朝起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2.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3.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①宋明理学的形成:北宋时,儒学家们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②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程颢、程颐(北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二程把XX和XX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A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境界;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③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XX。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5.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隋唐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