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初一 >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案例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案例

2021-04-21 10:19:00 浏览量: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案例。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案例

  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五代十国” 学习这一目要掌握五代十国的地理范围和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一目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五代十国的更迭。通过回忆唐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知道朱温降唐后当了唐的大将。907年他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五代十国时期开始。要掌握五代的朝代顺序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在黄河流域的五代是相继建立的,南方各地和北方山西的十国,则是先后并存的。②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军阀之间不断混战,导致人民困苦。③后周世宗的改革。要求掌握其改革措施。四个方面,即:a.安顿流亡农民;b.减免苛捐杂税;c。惩治贪官污吏;d.整顿军队。通过改革,后周强大起来,这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陈桥兵变” 这一目要求学生自己会总结“陈桥兵变”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兵变的人物和兵变的结果,培养解释历史名词的能力。“杯酒释兵权” 这一目主要讲述北宋初年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了解四个问题:

  ①北宋初年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可以利用《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知道北宋先后灭掉各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的过程。另外,还可以利用课本后面的《辽、北宋、西夏形势》地图,知道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并非我国全境。那时我国的北方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等,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所以说北宋没有完成统,全国的任务。②削夺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这是本目的重点,课本上对“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作了生动的介绍,看课本上赵普对宋太宗的建议(为竖排)、《杯酒释兵权》图画和有关的小字,加深理解。“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意为:夺去这些大将的权柄,控制他们的财政,收回他们的兵权。通过理解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有更深的印象。③北宋政府派文臣担任地方官,并派官员管理地方财政。④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北宋时把正规军称为禁军,阅读教材对“禁军”的注释。

  “王安石变法” 这一目学习时要掌握三个问题:

  ①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也就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可以从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辽和西夏的严重威胁等三个方面分析。分析财政危机时,可以联系上面一目的内容,思考北宋初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后产生了什么后果?得出这样的结论:出现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使得北宋开支巨大,人不敷出。课本上有关妇匕宋官僚》的图画和妇匕宋时期禁军人数的激增》图表以及有关小字部分,形象地说明了北宋政治的腐败和财政危机的严重。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求理解和掌握;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关于变法的内容可以按照课本上《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表要求把表格中“名称”一项,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内容必须理解和记忆。表格中的“内容”和“目的和作用”两项,必须理解,不必记忆。③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失败。要充分肯定变法的积极作用。王安石变法的中心环节是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的收入以达到富国的目的。各项措施实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一些弊端,但基本上都能收到它所预期的效果,使大地主的兼并和高利贷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自耕农从事生产的条件得到了一些保证。但贫苦农民从新法中得到的好处则很有限。虽然如此,变法增加了政府的收人,富国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并且多少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北宋的统治。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变法失败的原因课本上提到的两点,即:a.新法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情况;b.更主要的原因是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所以宋神宗死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新法就全部被废除了。课本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的图画都说明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上述内容中,评价后周世宗和王安石在历史上的贡献,可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陈桥兵变和王安石变法可出名词解释、简答题,考查归纳、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这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于10世纪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于11世纪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契丹的兴起” 这一目要了解四个问题:①契丹族的起源。课本上的小字讲到了有关契丹起源的传说,说契丹族的祖先是一个骑白马的少年与一位乘青牛的少女,这说明契丹在其原始社会时期,是由一个包括“白马”、“青牛”两个氏族的小部落逐渐发展起来的。②北魏时,契丹族同中原往来密切。③隋唐时期,契丹逐渐强大起来。④唐末以来契丹族的生活情况。最后一个问题是本目的重点,要注意结合课本上的图画和小字进行了解,对契丹建国前夕和建国初期的生活情况有一个比较生动、具体的印象。

  “阿保机建国” 这一目要了解五个问题。①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迭刺部的酋长。迭剌部接近中原地区,耕作条件较好,与汉族接触也比较多,经济发展快,逐渐成为契丹八部中最强大的一部。907年,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成为契丹族的最高首领。②阿保机提倡农业,接受中原封建文化。③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④契丹从石敬瑭手中取得幽云十六州。⑤契丹改国号为辽。历史上契丹的国号曾几次更改,947年改为辽,983年又称契丹,1066年又改为辽。

  “澶渊之盟” 学习时,可以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知道东京和澶州的位置,以及澶州城对北宋政权的重要性。关于澶渊之盟要认识到是在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平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产物。对于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得以安然脱险,还获得了战场上本来得不到的东西——“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澶渊之盟后,辽宋和好,每年双方互派使节拜年庆寿。宋对辽致书自称南朝,以辽为北朝。1010年,辽发生饥荒,北宋从雄州卖给辽两万石粮食。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也传到了辽。而辽为了消除燕云地区汉族人民的反抗情绪,取消了一些民族歧视法令。辽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学生理解这样一个道理:辽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战争,也有和平。尤其是有频繁的经济交流,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之间关系的主流。

  “西夏的建立” 学习时,回忆东汉和西晋时讲到的羌族。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唐朝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看《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明确西夏统治区域和都城兴庆的地理位置。“夏宋间的战与和” 这一目要了解三个问题:①夏、宋之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都很大,因此,1044年双方达成和议。②议和后北宋给西夏的“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负担。③议和后,双方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部分知识中,契丹、党项族的兴起与建国,开国皇帝可出选择、填空题,考查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澶渊之盟可出列举题、评价题,考查识记、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金与南宋的对峙》

  当辽和北宋的统治日趋腐朽的时候,生机勃勃的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女真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曾经不可一世的辽朝,转瞬间又灭了北宋。

  “女真的兴起和金的建立” 学习这一目,要结合《金灭辽、灭北宋形势》教学挂图,回忆唐朝时期黑水株羯的情况,在8~9世纪时,黑水株羯一直隶属于粟末株褐建立的渤海国。10世纪上半期,黑水棘揭发展为女真族。辽灭渤海后,女真附属于辽。辽为了削弱女真人的力量,把其中汉化较深的一部分迁到辽阳(今辽宁辽阳)以南等地。没有南迁的女真人,后来建立金朝。这一目应该弄清三个问题:①女真族的生活。看课本上《女真猎人》图画,以加深理解女真族擅长射猎的风俗,女真人勤劳勇敢,擅长骑马射箭,上山下岭,奔走如飞。《大金国志》中记载,他们“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②女真的统一。要注意是阿骨打的祖先而不是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10世纪中期时,生女真人包括几十个部落,处于原始社会。完颜部是其中较大的一个部落,它的生产发展最为迅速。11世纪中期,完颜部已经定居在按出虎水(即阿什河,在今黑龙江阿城东)。当乌古遒为部落首领时,完颜部强大起来,邻近的部落纷纷归附。辽任命乌古遒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完颜部的首领从这时起,取得了作为部落联盟世袭首领的权力。③阿骨打称帝建金。1113年,完颜阿骨打做了女真部落联盟的酋长。他发动女真人民“力农积谷,练兵牧马”,进行反抗辽朝奴役的斗争准备。那时候,女真受辽的控制。女真每年要以北珠、貂皮、名马、猎鹰等贡献给辽。辽的地方官也以各种名目勒索女真人民。辽与女真贸易,经常压低价格,甚至强行夺取,引起女真族的怨恨。阿骨打顺应女真人民反抗辽奴役的要求,于1114年正式举兵抗辽。他在军前誓师,历数辽的罪状,鼓励女真族同心协力抗辽。当时女真只有军队2500人,却打败了辽军。两个月后,又以刚满万人的队伍打败辽的10万军队。抗辽的第二年初,阿骨打在汉族知识分子杨朴的谋划下,于按出虎水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