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试卷例题 > 浙江省黄岩区睿达实验学校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浙江省黄岩区睿达实验学校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2021-04-06 16:54:01 浏览量: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浙江省黄岩区睿达实验学校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浙江省黄岩区睿达实验学校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后来发生了分 qí(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莫怀戚《散步》)

  (2)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 )笑,却一声儿不响。(泰戈尔《金色花》)

  (3)(3)这时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wèi( )了我。 (魏巍《我的老师》)

  2、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1)当白昼的一切迷雾都________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

  (2)我们不能________于那片秋之收获,要把自己的汗水融入冬天的缓冲与再造,让我们憧憬的春天更富有魅力。

  (3)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________,充满快乐。

  A、消散 沉醉 五彩缤纷 B、消逝 沉醉 姿态万千

  C、消散 沉溺 姿态万千 D、消逝 沉溺 五彩缤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的警示语和标志。

  D.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4、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 (《咏雪》)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龟虽寿》中以老骥和烈士作比,表明自己也和他们一样老当益壮,仍然胸怀大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4分)

  乌龟请求老鹰教它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它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乌龟和老鹰》)

  这个小故事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填国籍)。读了上面这个小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6分)

  家,是什么?落叶说,土壤是家;潮水说,海岸是家;夕阳说,天边是家;归燕说,鸟巢是家。家,是游子心中日思夜想的天堂,是千万种事物的心灵归宿。

  (1)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你也仿照上面的模式,说说你心目中的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_______说,___________家;________是说,_________是家。

  (2)七年级(3)班正在举行“我爱我家”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30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篇选文,完成第7至 15 题

  (1)秋天的怀念(12分)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7、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在横线上写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8、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3分)

  9、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10、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3分)

  (二)三袋米的故事(17分)

  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②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④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⑤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

  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

  ⑥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⑦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⑧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⑨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选自文章阅读网,有删改。)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

  12.本文语言优美、清新自然。请你从第①自然段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品析。(3分)

  13.第⑧自然段: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4分)

  14.第⑨自然段:“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出儿子当时的“那份震撼”。(3分)

  15.“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父(母)爱的感受。要求情感真挚,不少于50字。(3分)

  三,古文阅读

  (一)(9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尊君在不(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元方入门不顾(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8.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3分)

  (二)(11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第子,学遂为通儒。

  19.解释加点的字。(4分)

  (1)窃入学舍( ) (2)听已,辄默记( )(3)冕因去( ) (4)琅琅达旦( )

  2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21.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示?(3分)

  四、作文(选作其中一题,40分)

  22、题目:我终于战胜了_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文体不限。②字数在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

  1、歧 匿 慰

  2、A

  3、C

  4、(1)则是无信,则是无礼。(2)青山郭外斜 (3)潭影空人心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伊索寓言 古希腊(或希腊) 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6、略(语言通顺,符合逻辑,言之成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7、第一处:“母亲喜欢花……”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任意答出一处即可得满分)

  8、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9、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10、①“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11.(共4分。)文章叙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讨饭(米)供儿子读书的故事(2分),表现了母爱无疆的主题(2分)。

  12.(选作,共3分。)(1)“轻轻地、细细地”表现对儿子的呵护,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了深厚的母爱。(揣摩词语1分,细节描写1分,句意理解1分)(2)斑驳陆离:形容土墙已经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了。噌噌:形容长得很快。本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儿子”家虽然十分贫穷,但儿子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揣摩词语1分,比喻1分,句意理解1分)

  13.(4分)因为这三袋米,凝聚着母亲的汗水和心血,是母爱的结晶(2分),母爱是无价的,金钱买得到粮食,但买不到母爱。(2分)

  14.(3分)示例:天啊!那位靠乞讨大米供儿子上学的母亲竟是我的娘。娘啊!您拖着残疾的身躯乞讨供我读书,那漫长的乞讨路上却印下了您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和殷切希望。儿子不知怎样才能回报您的恩情。(内容合乎情理2分、生动感人2分)

  15.示例一:每天早晨桌上的早餐,每次出门前那声亲切的叮咛,获得成功时给我肯定,遭遇失败时给我鼓励……我愿永远停靠母爱的港湾。(内容1分,情真2分)示例二:爸爸总是那么严厉,生活中让我独立、学习上让我自主,每次遇到风险总不让我退缩。其实,在他那威严的面孔下藏着一颗慈爱的心。(内1分,情真2分,共3分)

  三、古文阅读

  16、(1)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才 (3)丢下(舍弃 ) (4)回头看

  17、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

  18、机智善辩,率真刚正。失礼。客人毕竟是长辈,应尊重,而且他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们就应该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或:不失礼。客人毕竟有错在先,元方义正词严,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

  19、(1)私下(偷偷地) (2)完,毕 (3)离开 (4)早晨

  20、(1)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2)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

  21、学习就应该勤奋刻苦,心无旁骛,努力刻苦学习 事必有所成。

  四、作文

  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