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历史课件 > 初一 >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案北方民族大融合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案北方民族大融合

2021-05-24 17:09:53 浏览量: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七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案北方民族大融合。
 

七年级教版历史教案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

  2.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过程。

  3.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

  4.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民族大融合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民族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2.正确认识处理好民族问题,对搞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2.民族大融合。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迁都等内容,采用讲述法为好。

  2.故事穿插法。有一些内容可用此法,比如迁都落阳的过程既可以讲述(指教师),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通过学生之口来解决问题。

  3.分析法。对于孝文帝迁都后的汉化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关系,可用此法。

  4.联系讲解法。孝文帝改革措施的一些内容可联系讲解。比如改汉姓、说汉话等。

  5.图示法。对于北魏及其以后政权的演变,可用此法,增加直观性。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我们前面讲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从总的方面来看是国家的大分裂时期。从南北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看: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两个主要特点。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特点:北方民族大融合。

  [导入语例示二]

  中国古代有几位知名的皇太后,像汉朝的吕太后、邓太后、北魏的冯太后以及唐朝的武则天等,都很有作为。冯太后是我们今天要涉及到的一位。她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临朝听政,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年。在这期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她辅助的小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为汉文化的忠实推行者。冯太后的称号是“文明太后”;小皇帝叫拓跋宏,就是北魏的孝文帝。后来,他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有哪些作为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前二段文字内容。了解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学生看书]……

  [教师讲述]建立北魏的是鲜卑族的拓跋部,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东汉末年,拓跋部开始强大,但时强时弱。一直到338年什翼犍即位后,情况才有好转。什翼犍曾作为“质子”,在后赵襄国(今河北邢台)住了十年,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在位期间,拓跋部开始进入了阶级社会。正在这时,376年苻坚征服了拓跋部。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使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386年,什翼犍的嫡孙拓跋珪在各部酋长的拥戴下,在盛乐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这时的中国北方,政权林立,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因此,北魏在其初期,为生存和发展做了种种努力。398年,拓跋珪正式称帝,一跃而成为北方最强大国家。

  北魏在征服中原过程中,开始注意吸收汉族地主进入政权。上谷的张衮、清河的崔玄伯等著名汉族豪强成了拓跋珪的得力谋士。崔玄伯的儿子崔浩,更是受宠一时。到拓跋焘即位后,在汉人地主官僚崔浩和道教首领寇谦之支持下,制定了“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的治国大纲,并进行了一些汉化的初步改革。北魏国力进一步增强,到439年,完全统一了北方地区。

  [教师引导]在刚才的讲述中,同学们应该注意到一点,那就是汉族地主在北魏的强大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北魏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与汉族地区接触也在不断加强。这一切都对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板书]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第一目下的小字内容。归纳一下,当时北方民族与中原地区在哪些方面都相互影响。

  [学生看书]……

  [学生归纳](1)服装方面的相互影响。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zhě)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子上衣和窄腿裤子;待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当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2)饮食方面的相互影响。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原来以畜产品为主,到了魏晋以后,农产品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同时,北方民族也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这是第三点。

  [教师讲解]随着进军中原,拓跋族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中原的封建文化,拓跋族进入中原,迁汉人到平城,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民族间错居杂处,原有部落组织已不能适应这种新局面;一部分汉人地主入仕后,力图按照封建方式改造拓跋族政权。这些因素,使北魏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这是从北魏政权的上层方面来看。

  从民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来看,这时候民族融合趋势也非常明显,刚才同学们已经从课本上的内容中了解到了在衣着、饮食、耕作技术方面的相互影响,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课本上的两幅插图中找到依据。先看“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一幅图。这是1957年于河南邓县学庄南朝墓葬出土的南朝乐队画像砖,也叫南朝乐舞画像砖。画面上共有四人,前两人双手执弯形长角,长角的一端放在嘴里吹奏,另一端系着飘带迎风招展。后两人右手拿鼓槌,左手拿鼗(táo)鼓(即拨浪鼓)。四人穿裤褶服,头戴卷荷帽,帽顶树立璎珞。四人边走边演奏,好像是墓主人出行时的乐队。这是当时民族间在服装上相互影响的一个例子。再看“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一图,这幅图选自敦煌壁画,图中的少数民族首领头戴白纱笼冠,身穿宽袖长袍服,右手拿着塵尾,左手握拳。其身后的侍者一人手持曲柄华盖,另一人持羽扇,他们的服饰和贵族的服饰相似,都是宽袖袍服,裤腿口肥大。这也能说明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的民族融合趋势。

  [教师过渡]上面学习的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北方各族交往频繁,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种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得到了加强。那么,北魏孝文帝迁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在他迁都洛阳后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加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详细内容。

  [板书]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本目下的内容。看后请回答:(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2)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一、北魏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二、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洛阳的人口达到五十万左右。

  [教师引导]我们在学习这一目前,我曾说过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使一种趋势加强,请同学们想一下,孝文帝迁都后,是什么趋势加强了?

  [学生回答]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教师小结]因此,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除了使洛阳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外,再就是原来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民族大融合趋势得到加强。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请问:孝文帝迁都时,是不是非常顺利?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提问]有哪些不利因素呢?

  [学生回答]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不愿离开平城。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像,再讨论一下,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旧贵族不愿离开平城?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答案一:平城是保守贵族的老巢,他们长期经营,是他们的利益所在。

  答案二:保守的鲜卑贵族反对改革,迁都洛阳,远离平城会削弱他们的地位,完全有可能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答案三:洛阳和平城相比,气候炎热,水土不同,保守派贵族不喜欢。

  答案四:鲜卑族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蔑视其他民族,对中原汉族和汉族先进文化有一种天然的排斥。

  答案五:迁都条件不成熟。

  答案六:……

  [教师引导]既然有这么多的因素阻碍孝文帝迁都,那他是如何迁到洛阳的?咱们课本上小字内容说是孝文帝以南征为名迁都的,哪一位同学能详细讲一下呢?

  [学生讲述]冯太后去世后,皇帝拓跋宏亲执朝政。他从冯太后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改革的好处,决心按照冯太后的教导去做:接受汉人文化,笼络各族人民,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

  有一天,南朝齐国的王肃投奔魏国,因他父亲雍州刺史王奂和兄长被齐武帝杀害。王肃满腹经论,韬略出众,与拓跋宏谈论治国之道,很有一番见地,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王肃特别强调,北魏要想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必须迁都洛阳。

  因为当时大多数旧臣反对迁都洛阳,所以孝文帝决定以巧取胜。一天,拔跋宏诏谕文武群臣上朝议事,谈到南下统一大业,征求众臣意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又经过占十,南征之事定了下来。一月之后,拓跋宏亲率30万大军和文武百官,行程2000里,渡过黄河,到达洛阳城。

  第二天,士兵们还在睡梦之中,便被号角声催醒。大家拖着疲倦的身子集合起来。拓跋宏宣布:“昨晚得报,北方柔然族伏名敦可汗率十万大军南下,犯我边境;南齐朝廷也派十万大军准备与我决战。我们必须先打破齐军,直捣建康,然后回师平城抵御柔然的进攻。”魏军将士听完这一番话,顿时响起一片哀叹声。有几位大臣提出回师平城,被拓跋宏严辞训斥。这时,王肃跳下马,跪请把这次行动诏靠天下称作迁都洛阳,以后再寻机班师平城。拓跋宏假装思索一阵说:此虽算不上上策,但也有可取之处。同意迁都洛阳的请站到左侧。因为当时秋雨连绵,道路泥泞,文武百官实在不愿意再往南走,因此大部分人都走了过去。有几个顽固分子看到大势已去,也慢慢地站了过去。于是,北魏的都城由平城迁到了洛阳。不热心改革的皇太子,想逃回平城,孝文帝的发现后,废掉了他的太子身份。

  [教师过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就是要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所以,迁都洛阳后,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孝文帝的改革具体有哪些措施?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这将是我们在下面要学习到的内容。

  [板书]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以前的改革

  [教师讲述]课本上讲到的迁都以前的孝文帝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主要是指北魏冯太后主持的改革。

  冯太后,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蓟县)人。生于440年,卒于491年,“文明”是她的谥号。太后的伯祖父冯跋建立的北燕是十六国中四个汉人政权之一。冯跋死后,其弟冯弘继位。在北魏的进攻之下,北燕灭亡,冯弘逃到高丽被杀,其一子一女被北魏俘虏。子冯朗在北魏官至刺史,女入宫后成为北魏太武帝的贵妃(左昭仪)。冯朗后来因事被杀,其女儿入宫受姑母的抚养,后来成为北魏文成帝的皇后。465年,文成帝死,年仅12岁的献文帝即位。第二年,冯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杀了控制朝政的丞相乙浑,开始执掌政权。孝文帝即位时年仅4岁,冯太后继续临朝称制,总揽大政。冯太后在位期间的主要改革措施有:一、建立俸禄制。北魏百官原来没有俸禄,冯太后增加民户的税收以充百官的俸禄,建立了“班禄”制度;同时严惩官吏的贪污行为。二、实施均田制,规定15岁以上的男夫分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分给露田20亩。露田加倍或加量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桑田、麻田用于种植桑、枣、榆、麻等。所分配的土地不得买卖。受田人死亡或年过70要将露田归还官府,桑田不必归还,可以世代相传。奴婢和耕牛也分配土地,奴婢的受田数量与平民相同,耕牛一头受田30亩,每户限4头牛。受田农户,一夫一妇要向政府交纳二石粟和帛(或布)一匹。三、建立户籍制度,规定受田农户中的丁男要负担征戍、杂役。这些措施都吸收借鉴了汉族的政治制度,促进北魏王朝的繁荣富庶,为以后的孝文帝改革打下了基础。

  (由于讲述过多,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故可以把冯太后改革的内容用投影打出)

  [教师过渡]冯太后的改革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向中原先进的封建制度接近,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主要是文化方面的改革,更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速度,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

  [板书]2.迁都后的改革措施。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一下迁都后魏孝文帝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都是孝文帝迁都后的措施。

  [教师引导]能不能言简意赅一些?

  [学生回答]可以归纳为六条。(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与汉族通婚;(5)采用汉制;(6)以礼、以孝治天下。(教师可用板书写出)

  [教师引导]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课本上只有一句话:即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具体内容在课后的小字内容提到了一些。现在请大家集体朗读。

  [学生朗读]孝文帝改革后,经过民族融合,传统的汉文化得到发展。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经济,难以言传。”

  [教师分析]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在冯太后改革的基础上,大力革除鲜卑旧俗,雷厉风行地推行汉化政策,加速了封建化进程。这是北方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请同学们看恩格斯的一段话:

  [投影显示]

  “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同学们,冯太后、孝文帝的改革,正是体现了这样的历史发展规律,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民族融合的成果,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使民族大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有助于吸引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改革后,社会较为安定,国力增强,出现了魏晋以来少有的繁荣景象,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故事中得到验证。

  明朝冯梦龙的《笑史》里讲到北魏孝明帝的母亲胡太后到国库去,见布帛丝绢堆得满满的,就听任跟随她去的官员们自己去背。谁能背多少就要多少。其中被封为章武王的王融与被封为陈留侯的李崇,贪婪地想多背一些绢帛,但却都超过了搬运能力,以致趔趔趄趄地摔倒了:李崇扭伤了腰,王融跌坏了脚。胡太后于是让手下的人取回他俩背去的绢帛,使他俩空着手出了国库。

  这个故事在《新编笑林广记》的“贪婪笑林”里出现。从表面上看,是讽刺王融、李崇的贪婪,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表明北魏的富有,即经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孝明帝的在位时间是516年到528年。孝文帝的离世是499年,孝明帝在位期间正是孝文帝改革大见成效时期。因此,这个故事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

  [教师过渡]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阶级矛盾缓和,民族融合加强。但是好景不长,到北魏末年,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很快导致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北魏开始分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板书]3.北朝的演变

  [教师讲述]北魏末年,尔朱荣叛乱,后尔朱荣被杀,其部将高欢起兵消灭了尔朱氏势力,534年,立魏宗室元善见为孝静帝,并迁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由高欢掌握军政大权,史称东魏。535年,割据关中的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由宇文泰掌握朝政,都长安,史称西魏。后来,高欢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为帝,是为文宣帝。国号齐,史称北齐。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废帝自立,是为孝闵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下面,我们用图来表示北朝的演变。

  [教师总结]同学们,到现在为止,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我们就学习完了。下面我们先把这一段历史的朝代更替复习一下,使同学们对这一段历史的线索有一个大略的掌握。请同学们看投影。

  [教师继续]具体涉及到本课,我们的主题是北方民族的融合。我们应把握的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促进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反过来,孝文帝的改革,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实现。为了揭示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与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的内在联系,我们特用一个图示来加深理解。

  [投影显示]

  [布置作业]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A.曹魏 B.前秦 C.北魏 D.北周

  答案:C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

  答案:C

  3.在改汉姓的改革措施中,“元”姓是由鲜卑族的( )姓转化而来的

  A.丘穆陵 B.拓跋 C.贺赖 D.独孤

  答案:B

  4.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三、板书设计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以前的改革

  2.迁都后的改革措施

  3.北朝的演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