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试卷例题 > 淮滨县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淮滨县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2021-03-22 10:04:01 浏览量:

  语文考试确实是复杂多变的,五年级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好课本的知识,还要多熟悉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将常见的题型以及答题方法技巧归纳好。以下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淮滨县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溃败/匮乏 嘱咐/瞩目 荷花/荷枪实弹

  B.悄悄/悄然 旋转/旋涡 缭绕/眼花缭乱

  C.诘责/拮据 孪生/痉挛 厌恶/深恶痛疾

  D.哽咽/咽喉 气量/量杯 轻薄/日薄西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滞留 眼中钉 粗制乱造 藏污纳垢

  B.镌刻 吸尘器 油光可鉴 黯然失色

  C.燥热 哈蜜瓜 和颜悦色 为富不人

  D.蹒跚    拌脚石    锐不可当 触目伤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2分)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河南特有剧种——“豫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6.填空、(2分)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作者是 。

  7.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野望》)

  (2)、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 (《赠从弟》)

  (3)、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

  (5)、在《使至塞上》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自己在朝廷上受到排挤,仕途不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使至塞上》)

  (6)、《钱塘湖春行》中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8分)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朱熹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闽北著书讲学,武夷山、建阳、建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近日在南平市召开的"朱子文化座谈会"上,与会者建议将朱子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为弘扬朱子文化,学校拟开展以感受朱子"崇文重教,明礼诚信,人格修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修养】(略)

  【活动二:融合互动谈养成】

  (2) 朱熹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求同学们围绕"学习中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展开调查。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种学习方面

的好习惯,并简述其好处。(3分)

 

  答:好习惯: 好处:

  (3)朱熹曾对礼义作过这样的阐述:"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班级准备开展"知书明理"主题讨论会,班长要求同学们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请说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材料:在2017年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荣获16金中的10金。在交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而中国选手因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答: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掌声》,完成9-13题(16分)

  掌声

  ⑴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⑵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⑶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⑷“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⑸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⑹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⑺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⑻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⑼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⑽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11)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12)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13)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14)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15)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16)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

  (17)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18)——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19)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20)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21)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

  (22)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23)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

  (24)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25)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26)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27)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28)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9.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答:

  10.体会文中画线句“我一下子惊呆了”和“我心中一惊”,说说两个“惊”字表现的人物心理有何不同。(4分)

  答:

  11.下列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⑵段中“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一句的作用是为接下来矛盾的突然出现蓄势。

  B.从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智慧,善于克制自己又能随机应变的老师。

  C.第(27)段写李晓成为作家和王娜娜在法国留学且正在读博士后这一结果,印证了这两个学生都不是“坏学生”。

  D.从这篇小说的主旨来看,是要告诫同学们要尊重老师,不要随意损害老师的人格尊严,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12.仔细揣摩本文第(25)段王娜娜发言的文字,体会它对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13.本文的标题若改为“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

  答:

  (二)阅读《文具盒》完成14-17题。(12分)

  文具盒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身上套。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英的眼泪又下来了。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个文具盒,英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睁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

  丽说,你真爱惜……

  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哭不?

  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

  英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

  14.小说开头第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5.面对三件捐物,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为什么选择文具盒?(2分)

  答:

  16.“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请解释“扎”在文中的意思,并说说“扎”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

  答:

  17.英原先执意选择文具盒,最后她又“想要一件红毛衣”,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愚公移山》,完成18--22题(10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 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B.其妻献疑曰/其一犬坐于前

  C.以君之力/以天下之所顺 D.杂然相许/人恒过,然后能改

  19.翻译句子(2分)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答:

  20.选文中"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答 :

  21.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作用是 。(2分)

  答:

  22.请从文中找出一组对比,简单说一下这组对比的作用(2分)

  答: 和 对比 ,作用是:

  (二)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23-24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3、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写景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1分)

  24、这首诗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入”好在何处。(3分)

  答:

  四、写作(50分)

  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以“我最敬佩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长大了。变得不再爱哭、不再孤独、不再空想、不再胆小……请以“我不再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填自

卑、骄傲、害羞、等待、贪玩、想家、粗心、放纵自己……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D 2.B 3.D 4.C 5.B (1-5题各2分)

  6.《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或斯诺(2分)

  7.(1)树树皆秋色,(2)松柏有本性,(3)馨香盈怀袖,(4)芳草萋萋鹦鹉洲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8分)

  8、综合性学习。(8分)

  (1)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2分)

  (2)(3分)示例一:好习惯:课前预习。好处:既可以将学习内容作一个初步了解,又可找出重难点,以便上课时解决。 示例二:好习惯:写日记。好处;既可以记录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也可以通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好习惯"1分,"好处"2分)

  (3)(3分)示例一:中国

选手虽然获得大多数金牌,但却在礼仪上输给外国小朋友。示例二:中国选手只注重比赛成绩,却忽视了礼仪。 示例三:中国选手既要学好学科知识,更要补上礼仪一课。 示例四:外国小朋友不论比赛输赢,都会向竞争对手赠送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尊敬。 示例五:外国选手除了在乎比赛成绩,还看重人与人的交往。而中国选手只在乎比赛成绩。(谈到一点即可,意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6分)

  9.高老师面对突发事件,巧妙地把黑板上的那句话变成说话课的题目,与学生交流,不仅使自己摆脱了窘境,而且把对抗化解成对话,使教师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3分。能答出①“突发”、“偶发”或“意外”,②“巧妙”或“机智”,③“对抗”、“对话”三个要点,每个1分)

  10.第一个“惊”是震惊,甚至有被学生捉弄之后的生气、愤怒。第二个“惊”是惊叹,意想不到,同时内心还隐含一丝对学生能明察秋毫、善解人意的惊喜。(4分。若第一个答出“震惊”、“震怒”、“生气”、“愤怒”等,第二个答出“惊叹”、“惊喜”、“意想不到”等即可给满分)

  11.D(3分。小说的主旨是启示老师们要理性、智慧地处理突发事件,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教育效果)

  12.这段文字揭开了前文所设置的悬念,为赢得第三次掌声做好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分)

  13.不好。理由:以“掌声”为题,内涵更为丰富,事件本身、人物情感及评价都融入在“掌声”这一文题中。而“一堂难忘的语文课”仅就事件本身而拟题,内涵显得单薄。(3分。意思相近即可给满分;若答“好”并阐述了理由的均不给分)

  (二)(12分)

  14.(2分)说明英缺少御寒的衣服,生活十分贫困。(大意对即可)

  15.(2分)娘选择红毛衣,因为它可以御寒,实用。英选择文具盒,是因为英要读书,需要学习用具。(每点1分。第一问能答“御寒”即可;第二问能答“要读书”即可。)

  16.(4分)“扎”在文中的意思是“紧紧地盯住”(或“专注地看”)。“扎”字生动地表现了英对文具盒的喜爱,对读书的渴望。(解释2分,只解释为“盯”“看”等给1分;作用2分。意思相近或大意对即可。)

  17.(4分)略。(开放性试题。回答此问题,首先要理解英“想要一件红毛衣”表现了姑娘爱美的天性,然后就此提出看法。对美的看法,不论是理解、赞赏,还是批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18.C(2分)

  19.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2分)

  20.不矛盾,"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2分)

  21.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2分)

  22.开放性试题,答案略。(找出对比一分,答出作用一分,只要言之成理,酌情评判。2分)。

  (二)23、思乡(1分)

  24: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的情景,又展现了作者激越、乐观开朗的胸怀。(3分)

  四、作文(50分)

  25.写作:参照中招评分标准。 略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