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试卷例题 > 2021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科10月份月考试题

2021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科10月份月考试题

2021-03-22 15:15:45 浏览量: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下面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2021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科10月份月考试题。
 

2021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科10月份月考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树杈(chā) 脸颊(jiá) 羚羊(líng) 意见分歧(qí)

  B.不禁(jìn) 撒谎(sā) 沉寂(jī) 絮絮叨叨(dāo)

  C.憔悴(cuì) 匿笑(nì) 祷告(dǎo) 侍弄花草(shì)

  D.蹲下(zūn) 霎时(chà) 攥着(zuàn) 尊君在否(fǒu)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祷告 并蒂 各得其所 翻来复去 B.脸颊 决别 爆怒无常 絮絮叨叨

  C.捶打 荫蔽 形影不离 水波粼粼 D分岐 委曲 满不在乎 喜出忘外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 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2)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 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3)我本来愿意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 地揭露我的无知。

  A.劝慰 奥妙 千方百计 B.劝慰 奥秘 千方百计

  C.劝告 奥妙 想方设法 D.劝告 奥秘 想方设法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受到社会的关注。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6、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比喻)

  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

  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7、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8、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9、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10、仿写下边句子:(2分)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志消沉时,她会使你眼前飘荡一片青翠;

  母亲是      ,当你    ,她会 。

  二.综合性学习(6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开拓者阅读的视野。为此,某中学七年级拟开展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对联集锦】对联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阅读下面的对联,选择相应的店铺对号入座。(3分)

  A.理发店 B.裁缝店 C.油漆店

  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 )

  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

  ③虽是毫末技巧,却是顶上功夫。 ( )

  2【新新词语】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人类使用的语言大家庭里也时常会出现新成员,你知道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吗?(3分)

  ①给力—— ②伊妹儿—— ③886——

  三、默写:(8分)

  (1) ,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龟虽寿》

  (2)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邀我至田家。(5)绿水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7)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 2分 )

  A.尊君在否 B.待君久不至 C.君与家君期日中

  2、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内集( ) (2)俄而( )

  (3)欣然( ) (4)拟 ( )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22分)

  (一)体会爱心

  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

  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觉,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在汽车上,母亲告诉孩子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

  在定西的老乡家里,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她们,因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用来洗衣服,最后又用这盆脏水去喂猪。

  女儿说:“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

  妈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

  “我给它们喝柠檬汁,给它们喝牛奶。”女儿一脸稚气歪着头回答。

  后来妈妈问她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儿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净。”

  “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

  “不喝。”

  不过那晚小女孩哭了,不是因为她太渴,这儿太苦,而是因为妈妈训斥了她。这户老乡家数月来仅有的蔬菜便是土豆,为了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特地买来了韭菜。但当小女孩看到他们用水洗菜、揉面时,她拒绝吃饭。

  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拗不过口渴的难耐,于是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

  每天早晨天气都有些阴沉,似乎一场雨即在眼前,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最终都破灭了。土地已干得裂出了道道缝,农民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

  母女俩要回北京了。女儿已和这儿的孩子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虽然那些孩子灰头土脸,衣着破旧,因为他们从未尝到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的泪。

  挥手告别黄土地,把那里的贫穷落后留在身后,却会把一种体会留在心里。年轻的母亲要让女儿体验的,我想应该不只是水的珍贵。什么是爱心?那不只是打电话到新闻媒体去告诉他们“我要献爱心啦”,也不是在镁光灯的闪烁下向某慈善机构捐款,而是不漠视、不鄙夷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

  1.本文记叙的事件是什么?

  2.为什么说本文写的这位母亲“特别”?结合现实生活谈谈。

  3.“爱心”的含义是什么?

  4.本文主要运用 描写手法写小女孩,表现了小姑娘 的性格特点。

  5.通过读上文,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二)我的老师 (10分)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7.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2分)

  8.第③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 ,其正确的写法是 。(2分)

  9.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4分)

  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刘老师笑谈残腿。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沉浸其中,时而激动,时而悲痛。

  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学生受到鼓舞,感到亲切。

  10.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2分)

  四、作文:(50分)

  生活中有许多高兴事,难忘事,也许是我们不经意的偶遇或是受到了某人的关心和帮助,然我们懂得了真情的所在,那就请拿起你手中的笔记下这美好的时刻。请以:那次我真的

  要求:

  1、补全题目然后作文。

  2、主题鲜明,最好写真人真事有真情实感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4、字数不得低于600字,字迹工整清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