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语文课件 > 试卷例题 >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21-03-23 15:33:19 浏览量:

  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4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书写题(2分)

  1.抄写下列文字。要求:抄写无误,字体端正美观,大小匀称,间距适当,格式正确。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摘自《春》

  二、积累与运用(8分)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着落 咄咄逼人 B.混为一谈 分岐 C.云宵 感慨 D.荫蔽 宽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B.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C.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D.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做人一定要正直。

  4.名著阅读

  (1)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曾多次深情地回忆起他的“长妈妈”,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2分)

  A.《狗·猫·鼠》 B.《二十四孝图》 C.《五猖会》 D.《琐记》

  (2)请你结合《朝花夕拾》各篇中对长妈妈的描述,说说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默写填空(8分)

  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

  6.遥怜故园菊,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 ,不逾矩。 (《为政》)

  8.《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作品,完成9-10题(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天净沙·秋思》的体裁是 。(1分)

  10.对这首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D.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甲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文】

  颍川太守髡①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②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③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④为恭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⑤,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髡: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②府君:对太守之称。③臭:气味。④伛:驼背。⑤孝己:人名,相传为殷高宗武丁的儿子,因遭后母谗言,被放逐而死。后文“伯奇”“符起”也是人名。

  11.【甲文】和【乙文】都选自《世说新语》,是 朝 (人名)组织编写的。(2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文中客人发怒是因为他觉得陈太丘没有遵守约定,丢下他自己离开了。

  B.【乙】文中客人说元方“因伛为恭”,言外之意是说元方顺势敷衍,回答没有诚意。

  C.【甲】文元方“入门不顾”,虽使场面显得尴尬,却也显示出他直率的性格。

  D.【乙】文中客人对颖川太守和陈仲弓有偏见,元方对他严加斥责,怒不可遏。

  14.【甲】【乙】两文均是元方与客人的对话,【甲】文被编入“方正”门,而【乙】文被编入“言语”门,编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4分)

  四、现代文(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4分)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5.在不同的阶段,“我”对去“看花”的态度是不同的,根据文意在表格的空格里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时间去“看花”的态度原因

  雁阵北归的时候“不,我不去!”(1)

  树叶“唰唰啦啦”飘落时(2)看到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被母亲一直以来的关心、理解、宽容、鼓励等打动

  母亲去世后的一个秋天(3)(4)

  16.比较下列两句话的表达效果的异同。(4分)

  A.“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①段画线句)

  B.“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第③段画线句)

  17.下列各句朗读处理不妥当的一项是( )( 2分)

  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一句中,“悄悄地”重音轻读,能突出母亲对我的担忧之情,也表现了母亲的隐忍。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这句中“绝”和“竟”重读,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重永远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C.“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一句中“出去了”重读,这样就和本段开头部分“母亲进来了”相呼应,突出了我对母亲的想念。

  D.课文末段中“热烈而深沉”后面朗读停顿可以稍长一些,这样有助于突出“泼泼洒洒”,从而表现出菊花开得正茂盛以及作者此时内心对生命的无限感慨。

  18.谈谈你对文章的标题《秋天的怀念》含义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3分)

  冬日暖阳

  1冬天风大,摇着树的影子。我看见了三十年前的我,和同学们挤在学校前的一面土墙上,用后背在砖块上蹭痒。昏黄的阳光笼罩大地。

  2操场一角有一位老人,戴绒线帽,穿黑色棉袄。他用红薯糖做糖塑,卖五分钱一只。一只火炉,火炉上一只铝锅,加热后的红薯糖,像柔软的琥珀,温润光泽。老人拿一只小勺,舀一勺糖,他抖动手腕,液体的糖从小勺中流出,流到铁砧上,铁砧上有一只竹片。围绕这只竹片,掌勺的手,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淡墨写意,时而惜墨如金。

  3竹片拿到手里,上端的糖塑栩栩如生,晶莹剔透。要么是花脸典韦,要么是手提哨棒的武松。这是位名fù其实的民间高人,他熟稔四大名著里的形象,用糖来一一勾勒。糖塑再好,无奈舌头贪婪,昔日英雄,几分钟后,终将在舌尖上落难。

  4一群孩子簇拥在周围,高举手中的五分钱。我挤在其中。突然,身后有人清晰地叫了一声:“查一路,你没有爸爸!”回身一看,竟是我的同桌,我踩了他的脚尖,没容我解释,他已经拔剑出鞘了。一下,就击中了我。

  5是的,这年的秋天,我父亲死了。这是我的疼痛和短处。我成绩优异,品行端正,长相清秀,老师喜欢。可是我没有父亲。我羡慕那些有父亲的同学,他们的父亲大都是农民,高大剽悍,孔武有力。扛着锄头在教室外巡视,透过破窗向教室里偷看,用目光打压他人,呵护儿子。

  6待在那里,我试图抓住什么来抵御内心的疼痛。我没有哭,因为我没有哭的习惯。但无力反击他的话语,因为说不出话来。这年我才八岁。

  7老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用小勺敲打着锅沿,又用小勺指着我的同桌,大声呵斥:“臭小子,这么小就知道往人心窝里捅刀子,不要想吃我的糖塑,你滚一边去!”他最终没有给他糖塑。

  8轮到我时,他递给我两只。举起其中一只,是举棒的悟空。这只很大,悟空刚劲神武,一棒冲天,横扫阴霾,是送给我的。放学路上,我把它举起来,对着太阳。阳光透过糖塑照过来,深红的,暖暖的。我看了很久,风很大,人并不觉得冷。

  ⑨我把它插在窗台上,有时候我把它拿到屋外对着阳光扬起脖子,阳光变成了深红色,暖暖的。微信公众号:沈姐的语文课堂。我想把它留很久。可是,第二年的春天,它粘住了几只飞虫。母亲说,吃了吧。我舔了一个上午,吃下了一个冬天的心情。屋外,阳光热烈而凶猛。一切都会好起来。

  ⑩那一年,我九岁。

  ⑪人生的路上,我努力去遗忘别人曾经给予我的伤害,而将那点点滴滴的温暖一一攒起。积攒多了,心里就有一轮太阳。心中有了一轮太阳,站立在风中,寒冷来袭,爱与激情不会离我很远。

  19.看拼音写汉字 名 fù其实( ) (1分)

  20.阅读全文,请以“糖塑”为线索,概括相关的内容:(3分)

  (1) →我和小伙伴买糖塑→ 老人送我糖塑→ (2) → (3)

  21.第②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 修辞手法,作用是 (3分)

  22.联系全文,体会第9段加点词的妙处:(4分)

  我舔了一个上午,吃下了一个冬天的心情。

  23.第⑩段“那一年,我九岁”独立成段,最主要的用意是:( )(2分)

  A.与下文 “人生路上”的叙述思路相呼应

  B.强调我如此小的年龄就要承受失去父亲呵护的伤痛。

  C.我对卖糖老人如冬日暖阳般的关怀终生难忘。

  D.与前文“这年我才八岁”相照应,表明我又大了一岁。

  五、写作(40分)

  24.题目:夸夸我的同学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2020.11

  一、书写题(2分)

  1.略

  二、积累与运用(8分)

  2.A(2分)

  3.B(2分)

  4.(1)D(2分)

  (2)淳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2分)

  三、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默写填空(8分,添字、漏字、前后字颠倒、错别字,有一处扣1分。)

  5.一夜征人尽望乡(2分) 6.应傍战场开(2分)

  7.七十而从心所欲(2分)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分,前后句各一分)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作品,完成9-10题(3分)

  9.曲(元曲)(1分) 10.C(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11.南朝 刘义庆(2分)

  12.(1)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他)而离开。(2分,关键字“期”、“委”各一分)

  (2)您的话怎么(为什么)这样荒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2分,关键字“何其”、“故”各一分)

  13.D(2分)

  14. “方正”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意思,注重德行(1分)。【甲】文主要写元方懂得为人的道理,编者是借元方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所以编入“方正”门(1分);【乙】“言语”侧重人的机辩及语言艺术(1分)。文中元方面对客人质问“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的时候,列举了殷高宗、尹吉甫、董仲舒三位高明之君分别放逐孝子的例子,有力地反驳客人,言语非常机智聪明(1分),所以编入“言语”门。

  四、现代文(27分)

  15.(1)双腿瘫痪后,我内心绝望。(1分)

  (2)“好吧,就明天。” (1分)

  (3)“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1分)

  (4)母亲去死后,我自责愧疚,促使我懂得母亲的心愿,懂得了好好儿活的含义。(1分)

  16.相同点:A句和B句都是“妈妈”建议推我去北海看花(1分),希望我早日摆脱瘫痪给我带来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看花是母爱的体现(1分);

  不同点:B句多了一个“吧”,语气更加委婉,更能表现母亲的“央求的神态”和母亲小心翼翼的心态(1分),B句是“看看”,A句是“走走”,也呼应下文“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体现她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1分)。

  17.C(2分)

  18.(1)回忆的往年发生在秋天(1分),我怀念秋天去世的母亲。(1分)

  (2)暗示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母亲去世的悲痛,真正体会到了母亲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生命存在的意义。(懂得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境)(2分)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