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件范文网>化学课件 > 初三 > 九年级下册化学辅导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辅导复习知识点

2021-03-08 14:20:59 浏览量: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能够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下面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九年级下册化学辅导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辅导复习知识点

  【知识点一】

  一、金属材料(考点一)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

  二、合金(考点二):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注:混合物)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试要求

  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及常见酸的反应

  初步认识置换反应,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

  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作简单的判断,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2 2MgO 2Mg O2 2MgO注:MgO:白色固体

  4Al 3O2 2Al2O3 4Al 3O2 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 2 O2 Fe3O4 2Cu O2 2CuO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酸→盐 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 Mg MgSO4 H2↑2HCl Mg MgCl2 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 2Al Al2(SO4)3 3H2↑6HCl 2Al 2AlCl3 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Zn ZnSO4 H2↑2HCl Zn Zn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Fe FeSO4 H2↑2HCl Fe Fe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M(金属)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M(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 CuSO4==Cu FeSO4(“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 3CuSO4 Al2(SO4)3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2AgNO3 Cu(NO3)2 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 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课题三、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考试要求

  知道一些常见的铁矿和铝矿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考点一、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Fe2O3 2Fe 3CO2

  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书上图8-20需注意:

  ①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③尾气的处理:因为CO有毒,所以尾气中的CO气体要经过处理,变成无毒的气体。可点燃使其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

  4、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5、石灰石的作用: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考点二、含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

  含杂质的物质质量与纯物质质量的转化:

  纯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的物质质量×纯物质的纯度

  考点三、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改变铁的单一结构,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考点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1、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2、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知识点二】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

  考试要求:

  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知道水、乙醇、汽油等常见溶剂

  考点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⑶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二)

  ①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②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课题二、溶解度

  考试要求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初步了解溶解度曲线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注意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有关溶解度曲线:能看得懂溶解度曲线图,能根据图上的数据进行计算

  考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考点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100g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

  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②在20℃时,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外在因素)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适用于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海水晒盐)

  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用于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3

  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试要求

  初步学会有关溶液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100%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1、公式:

  2、计算类型:(考点一)

  ⑴根据概念计算:直接利用公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或三个量中的其他任意一个量)

  ⑵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

  ⑶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结合进行一定的拓展(这是中考的主要命题均势0

  3、100 S

  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100%(C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质量分数就不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点二)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固体)量(液体)、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

  考试要求:

  认识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能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课件范文网 友链、商务、投稿、客服:QQ:1870841073 邮箱1870841073@qq.com

Copyright @ 2006 - 2020 课件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课件范文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2459号-1